他的作品如鏡子一般反射我們生活的本質

11月
18
2019


分類:人文
作者:韓雁靜


中國攝影網馬丁·帕爾(Martin
Parr)身上的標籤有很多:馬格南圖片社前主席、最負盛名的英國當代攝影師之一,等等。他的身上也充滿了同樣多的爭議:他對紀實攝影的顛覆,古怪而又充滿諷刺的畫面語言……就像布列松曾經評價他:「我只有一句話可以對你講,你來自完全不同的星球。」當下,帕爾已經近56歲,或許作為一位攝影藝術家來說,已經到了研究者可以從頭開始梳理他的創作脈絡的時候了。
瓦爾·威廉士(Val
Williams)是一名策展人兼作家。她是倫敦藝術大學攝影歷史與文化專業的教授、倫敦藝術大學攝影系主任。從文化地緣的角度看,一位英國人可能更容易了解另一位英國人的思想。這十幾年,帕爾一直是她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在採訪與馬丁·帕爾有關的近百位人士,以及多次採訪帕爾之後,她開始撰寫一本比較系統的書籍,名為《珍藏馬丁·帕爾》,這本書裡面不僅披露了帕爾自己的論文和回憶錄,也分享了英國國家圖書館內英國國家影音檔案館(British
Library National Sound Archive)、大曼徹斯特檔案館(Greater Manchester Archive)、倫敦傳媒學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的倫敦藝術大學攝影和檔案研究中心(UAL Photography andthe Archive Research
Center)等資料。因此可以說,這是一本讓人對帕爾「解惑」「解誤」的研究型書籍。
本文刊載於《攝影世界》2018年1月刊
令人不快的影像
馬丁·帕爾的攝影作品,容易令人們感到些許不快。他將我們的日常食物、穿著,以及我們遊覽過的地方均以戲謔的手法表現出來;同時,他又極其細緻入微地展現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有些人也許會認為帕爾是將人們缺乏良好生活品味與判斷力的現實狀態,通過攝影
這種方式向人們展現出來,尤其是他在後期選擇使用彩色攝影膠片記錄現實世界浮華的名利場,這一點更為明顯。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帕爾僅僅是記錄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他們認為帕爾所記錄的社會問題包括鬆散的社區紐帶、對於物質消費的狂熱追捧、全球休閒度假的旅遊熱潮、英國中產階級的名利場,以及在1980年代出現的「次階級」虛影幻景等現象。
也許,馬丁·帕爾只是同生活在1950和1960年代的那些郊區兒童一樣,一直是局外人、旁觀者,他不屬於任何地方,沒有同盟,也幾乎沒有任何個人偏好。
拉斯維加斯,2000 年,選自《小世界》(Small World)系列作品。
在布里斯託大不列顛號蒸汽船上舉辦的保守黨慶祝派對,1986 年9 月,選自《生活的成本》(The Cost of Living )系列作品。
非凡旅程的開始
當馬丁·帕爾從英格蘭南部的薩里郡(Surrey)北上,到曼徹斯特理工學院學習攝影時,對他來講,那一定是一段意義非凡的旅程。帕爾出生地在薩里郡的埃普瑟姆(Epsom),生活雖富足卻單調。位於英國西北部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對於帕爾而言,似乎是另一片文化地域。這裡擁有不同種族移民的莫斯賽德(Moss
Side)地區,當時英國國內潛藏的種種社會問題也開始在那裡慢慢顯現出來。
當帕爾抵達曼徹斯特的時候,維多利亞時期的曼徹斯特幾乎消失殆盡,街區被夷為平地,那些宏偉的19世紀建築物均受到破壞。曾經熱鬧的產業工人社區,只剩下孤零零的幾座酒吧,雖然由於某些歷史條款規定仍保持著原樣,卻失去了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7 歲的馬丁·帕爾
馬丁· 帕爾1968 至1969 年在學校的成績單。他的輔導老師這樣記錄:「他對於攝影很有天分,也有能力進入藝術領域,但是如果他對於學習的態度依舊如此差的話,那麼想要實現他自己的潛力恐怕機會渺茫。」
帕爾的家位於英國薩里郡阿什特德,萊瑟黑德路40號。
帕爾創作的第一張照片, 拍攝於1966 年的薩里郡切斯頓,照片中的人物是他的父親,站在一條冰凍的小溪上。
1970年代早期,帕爾的攝影實踐看起來似乎像是一場愚蠢的冒險。因為在當時的英國,攝影仍舊被分為商業攝影、時尚攝影、新聞攝影,對於嚴肅的紀實攝影師來說,很難得到機會。
那時,倫敦舉辦了兩場非常重要的攝影展:1968年,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 t o r i a a n d A l b e r t Museum)舉辦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攝影展」,以及1970年在重新開張的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舉辦的「比爾·勃蘭特(Bill
Brandt)攝影展」。對於當時的藝術界來說,攝影已被邊緣化,且不被主流藝術所接納,因此這些攝影展被視為異類。儘管在美國,攝影早已被學術界所接受,並舉辦了多次影響深遠的展覽,但是英國的藝術博物館仍舊視攝影為一種平庸的、不受歡迎的藝術形式。
2001年,當攝影展層出不窮,而油畫展或雕塑展卻成為特例的時候,人們很難想像,曾經的攝影展是在多麼侷促的環境中存在的,甚至有時只是一個臨時搭建的處所——大學教學樓的走廊、劇院的大廳或攝影器材公司的前台接待處等。這些地方成為唯一能夠一覽
著名攝影師作品的場所,如赫爾穆特·牛頓(Helmut Newton)、唐·麥庫林(Don McCullin)及大衛·貝利(David Bailey)等。此外,這裡也成為能夠有機會欣賞如馬丁·帕爾這樣新晉攝影師作品的地方。
帕爾的個人攝影作品首展是在曼徹斯特肯德爾米爾恩(Kendall Milne)百貨商場的走廊里舉辦的。但他也是1970年代早期,能夠抓住機會參與畫廊巡展的首批年輕英國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在約克的印象(Impressions)畫廊、倫敦東區的半月(Half Moon)畫廊以及考文特花園的攝影師(Photographers)畫廊中都有展出。
消費是社會的切口
馬丁·帕爾一直對那些不斷變化的領域感興趣,人們不同的選擇和品味令他著迷,在他所拍攝的作品中也暗示出頹廢與某種歇斯底里的社會情緒。
1972年,帕爾在合租的公寓中獨創了一種桌面遊戲,當時他與一同就讀於理工學院的三位年輕人住在一起。帕爾把自己發明的桌面遊戲命名為「愛立方」(Love Cubes ),由一套木頭方塊組成,每一個方塊上貼著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中有一位年輕的男人或女人。遊戲的創意是讓參與者為方塊配對,猜一猜哪些人是在一起的情侶或夥伴,並把貼有照片的相對應的方塊組對配在一起。
「愛立方」是一個奇特的遊戲,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那時便開始著迷於人類的偏好和品味,比如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們選擇對方?這也表現了帕爾對於一些社會行為的困惑,他有強烈的意願希望把這些不解記錄下來。直到如今,我們仍舊能夠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這些。
貝蒂家的美髮店,索爾福德,大曼徹斯特郡,1985 年,選自《銷售的意義》系列作品
新布萊頓,默西塞德郡,1983 年6 月,選自《最後的度假勝地》系列作品
花園開放日,1986 年9 月,選自《生活的成本》系列作品
1995 年9 月,選自《常識》系列作品
27年之後的1998年,當帕爾遊歷英國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他好像是一位踏入異域的陌生人。大風中在海濱蹦跳而過的一群紐卡斯爾女孩指責他是窺私狂;一位遊客給他上了一堂政治課,講述外來移民的危害;而一位房主則跟他分享了自己與家鄉不斷疏遠的感受。
也許那群紐卡斯爾的女孩一語中的:帕爾一直在觀察,在記錄細節,在四處遊走且不被察覺;他是人類面孔、姿態以及輕率的社會行為的收集者。
帕爾的攝影作品在本質上是一種強烈好奇心的映射,主要受到1970和1980年代美國攝影
的影響,而對他產生影響的攝影師包括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比爾·歐文斯(Bell Owens)、喬爾·邁耶羅維茨(Joel Meyerowitz)以及加里·溫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對他的創作產生影響的還有一位英國彩色明信片攝影師約翰·欣德(John
Hinde),以及眾多匿名攝影師的作品,如在發展中國家、東歐以及西歐等國家拍攝的人像作品、海邊紀念品等。
儘管有人評價帕爾的攝影作品看起來違背社會道德,尤其是他在1980年代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如拍攝於1983年6月的《最後的度假勝地》和1986年9月拍攝的《生活的成本》等,但無論從理論還是政治的角度看,這些作品擁有的生命力及內涵的多樣性都超越了其表面意義。他的作品不僅能夠用來定義社會觀點或者強調文化表達,而且如鏡子一樣反映我們生活方式的本質特性。
內容摘自《珍藏馬丁·帕爾》
瓦爾·威廉士著
唐小佳譯
中國攝影出版社
「閱讀原文」與馬丁·帕爾面對面
中國攝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閱讀與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延伸閱讀

當然是在浴缸里!

2萬塊的三星w2018算什麼?

駐墨爾本總領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旅遊安全

「他們從不投降解析

vivoNEX旗艦手機價格配置全曝光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