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繁榮的陝南安康地方戲種(三)

11月
18
2019


分類:人文
作者:林彤荷


漢水銀杉
弦子戲又名弦子腔,亦稱高腔,因主奏樂器弦胡當地習稱弦子得名。流行地域以平利縣為中心,旁及鎮坪、嵐皋、安康、旬陽、白河部分地域及湖北竹溪、竹山、房縣一帶。據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李調元《劇活》記載:「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謂秧腔,秧即弋之轉聲。京謂京腔,粵俗謂之高腔,楚、蜀之間謂之清戲。」在清代,陝南地區及與之交界的鄂、川一帶,民間有「一清二黃三越調,桄桄跟著胡啾鬧」的俗語流傳,一清即清戲,亦為高腔。而弦子戲在當地舊有高腔之稱,今湖北竹鄖一帶仍直呼弦子戲為高腔。

據《安康專區戲曲發掘組資料》記載: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平利藝人李敬模將當地流行的「蓮花落戲」(實為只用鑼鼓說唱,不用弦樂伴奏的高腔戲)配加弦胡伴奏,並吸收當地曲子、二黃、道情、八步景、越調藝術養分,產生弦子戲這一皮影戲小劇種。從淵源關係上看,弦子戲的形成實際是自江西流入陝南一帶弋陽腔的變種,即弋陽腔一清戲一高腔一弦子戲。

清道咸年間,弦子戲在平利一帶發展較快,除李敬模之子李興業、李正業繼父志組班流動演出外,尚有通曉詩文的塾師王朝炎延師辦班。同治年間(1862-1874)弦子戲發展形成高潮,從今存這一劇種為數不多的清代抄本中亦有《白良關》,註明同治元年;《滿春園》,註明同治二年;《飛虎山》,註明同治八年等。至清末,有李、王、樊三姓家班先後發展到十餘個,唱家約百餘人。
弦子戲音樂古樸、悠揚。弦樂以粗竹筒、梧桐木板、彎形老竹根和牛皮弦制的弦胡為主,唱腔擊節同時使用兩套由梨木竹板製成的小牙子(又稱擅板、蓮花落)。其它打擊樂與二黃基本相同。唱腔粗獷渾厚,半說半唱。每段唱詞末句的最後四個字要像念白一樣,謂「千說」,然後開始放「丟腔」,再根據不同人物引出「喊腔」、「女喊腔」、「苦平腔」、「武嘹子」等四種合聲腔調。這一演唱形式顯系保留了老高腔戲遺風,並結合山區人喊山、唱山歌等習慣而形成的獨特唱腔風彩。傳統劇目中一部分繼承高腔舊本,大多數按皮影戲演出特點,吸收二黃、越調等劇種劇目加以改造或以《列國》、《三國》、《說唐》、《楊家將》小說及當地民間傳說故事加工套編而成。常演劇目有《女媧盜鏡》、《大香山》、《下河東》、《紫金鐲》、《鎖陽關》、《送香茶》、《沽酒》、《要嫁妝》等。
八步景又稱八擺景,皮影戲小劇種,流行安康、旬陽、平利、嵐摹等縣山區。其劇種稱謂似與皮影戲演出形式頗有關聯。
據老藝人相傳,早在明代中葉有外地逃荒饑民流落陝南,他們用竹塊製成「筋頭板」,說唱自己的悲慘遭遇,望人們生同情之感,施惻隱之心。這一形式後經藝人們豐富,加工,形成以皮影戲演唱的八步景劇種。實則,八步景與高腔戲「其節以鼓、其調喧」、「乾唱、幫腔、用鑼鼓伴奏」等藝術特點基本相同一致,而藝人們傳說八步景起自明代中葉也正是高腔前身—弋陽腔形成之後,以及今湖北竹鄖地區高腔皮影戲保留有「八步景調」等實際狀況,可以斷言,八步景系古老的弋陽腔在陝南又一遺聲,與高腔具有產源關係,同弦子戲為一脈相承的姊妹劇種。清末,安康關廟鄉曹宴奎、曹宴喜兄弟二人,祖上數代皆唱八步景皮影戲,他們的高陛班有近百年歷史。此外,安康吉河王姓、平利大貴唐姓、旬陽趙灣黃姓的家庭班、父子班在當地都有一定影響。他們農忙務農,農閒演出,向不遠離本地,實為土生土長。
八步景皮影班一般由4-5人組成,「攔門」一人須包唱全部角色,余者除手操樂器外,口中則要「喊合」(吶號子),又
叫「拉簧」的合聲幫腔調。所有唱腔向無絲弦或吹樂伴奏,謂:「乾唱」。演唱時較為費勁,主唱者要有一口耐力很強的好嗓子才能鎮住台。樂器有鼓、大鑼、大鈸、馬鑼、嗩吶(吹奏曲牌用)、喇叭(銅管長號,用以增加氣氛和作戰馬嘶鳴效果)等唱腔板式有:「老黃板」(慢板,多用於人物登場時慢步走動時唱);「小黃板」(快板,用於點兵,座帳等及角色相互對唱),「月黃板」(善表達悲傷、沉痛情緒);「反黃板」(用於敘事,節奏較強);「哭黃板」(有的稱「氣死黃」,用於氣憤,哭訴情緒唱段)以及「還魂板」、「麼板」七種(後兩種又稱作雜調)。其幫腔,即「拉簧調」最為別致,既悠揚動聽又蒼勁有力。
一般在唱詞首句和收尾使用。藝人們習稱「翻皮襖」或「卷篙薦」(重複使用之意),有時與越調、道情或弦子戲皮影打對台,為壓住陣腳,吸引觀眾,每一句台詞都使用「拉簧」,氣氛異常熱烈。傳統劇目有像《長安認父》表現家庭生活的折戲,也有如《綠牡丹》等能演出十天半月的連台本戲。為適應皮影形式,歷史劇、大本戲居多數。台詞通俗易懂,合撤押韻,鄉土氣息濃厚。

延伸閱讀

人渣不分男女

卻一分為五現僅為三線綜合實力僅次於武漢

2018—三亞快樂之行

不言人難

大運河的山泉湖泊命運各不同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