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只派出800人先鋒營不敢相信

11月
24
2019


分類:歷史
作者:蘇友真


暢暢侃侃說
1950年,為了殲滅海南島的10萬守島國軍,第四野戰軍派出了40軍和43軍兩個強軍。由於四野軍師編制龐大,一個軍就有5萬人,因此用來攻打海南的我軍兵力超過10萬,外加原本就在海南中部活動多年的瓊崖縱隊,在總兵力上我軍是略多於守軍部隊的。但是海南戰役有一個細節卻引人注意,那就是渡海作戰的先頭部隊僅為40軍的一個加強營,人數800人。這麼做的目的何在,面對10萬守軍,只派區區一個營的官兵登陸是不是太冒險了呢?

按照一般理解,既然四野準備了10萬登島部隊,就該瞅準時機將主力部隊大舉登陸,快速推進攻克海南。但是實際的戰爭過程沒有想像的這般簡單。客觀來講我軍在49年戰爭後期完全控制住了局勢,基本上每戰必克。但是由於海戰方面的明顯短板,於金門之戰時吃了一個大虧。三野一個師損失在金門島,這是無論如何不能在海南重演的。
而海南之戰之所以到了50年3月才發動,也是因為金門的敗仗使得四野謹慎起來,一直在做後勤準備而沒有貿然進攻。如果不是韓軍長的堅持,四野渡海時間還會進一步延遲下去。在這種背景下,登陸海南的行動變成了分批次的作戰,並非一上來就將2個軍10萬人全部運到對岸發起攻擊,而是決定先派少數部隊悄悄過海,建立前進基地並與島上的瓊崖縱隊形成配合,再引導後續的2個軍主力進行大規模登陸。
基於四野的這種作戰方案,3月5日由40軍派出了第一支先遣部隊,人數僅為800人。這個渡海數量僅僅是一個營的兵力,從渡海的過程判斷,確實是有非常大的危險。但是10萬部隊渡過瓊州海峽這樣的作戰任務,是我軍第一次真正的大兵團橫跨海峽作戰,如果不先探明水文地理因素,直接就把10萬人一次性投放登島,承擔的危險和後果更是難以承擔。因此派800人(幾天後另有43軍的一個營,1000餘人再次登島)先渡海試探,為主力部隊鋪路,這個險確實是值得冒的。
事實上這先遣的800人確實遭遇了困難,國軍防線布置了海陸空一體的火網,在登岸過程中,40軍的這個先遣營遭到敵人猛攻,有三十多名戰士傷亡。所幸大部分官兵還是成功地在白馬井以南海域實現登島,並與前來接應的瓊縱合兵一處。而登陸之後,就如同之前的金門之戰,我軍的船隻又全數被敵機炸毀,沒了退路。
這次登陸雖然冒險,卻證明了作戰方式的正確性,正是有了先遣部隊的實際登島經驗,才為後面40、43兩軍整團、整師的逐步登陸探明了路徑。到4月24日,全部登島部隊總共分為4批,安全上島。50年海南大戰,與其說是在島上殲滅國軍部隊,其實登島才是戰役的核心,登島成功事實上就基本意味著海南戰役的勝利。除被四野迅速殲滅的2萬多人外,國軍殘部在5月1日全部乘船撤離了海南。

延伸閱讀

手捶150000次鍛造出非遺鐵菜刀

別讓自己的心太累!

富貴進門財運亨通

再多試錯都值得只要你奮發向前

應邀參加美國舊金山第六屆智慧城市科技與藝術高峰論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