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收藏者要懂得判斷全手工紫砂壺

12月
01
2019


分類:人文
作者:林彤荷


費事之考察團
紫砂大師顧景舟說,一件完好的宜興紫砂壺,必須是作品本身能夠抒發藝術語言,令人油然而生一種美好的藝術感受。一是要給人一種美的外在形象,二是要散發美的情趣,三是要有美的藝術內涵。如果能做到三者皆備,便達到了精氣神融會貫通的境界,就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那才是一件上乘的作品。而要達到這三點就是紫砂製作者花費心思設計,用手工一點一滴的製作出來,往往全手工的紫砂壺更具有藝術感和美感。
說到手工,很多人會問某件紫砂壺是否為「手工」的。其實紫砂壺還沒有用機械方式生產的。紫砂壺只有「半手工」與「全手工」之分。在收藏家與業內專家看來,它們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至少從成型工藝上來說,紫砂壺可分為:「全手工」與「非全手工」兩種範疇。而傳世經典與名家精品,一般只屬於前者。

手工紫砂壺作品的製作,對作者本身的「基本功」要求甚高,原先砂紫廠規定的三年全手工學徒期,就是為了強化「基本功」。「全手工」成型工藝,不僅要求作者對製作材料、工具的充分了解與相當熟練;還有工藝手續煩瑣與周期性長、容易變形與很難形成批量。同一作者的同樣「全手工」作品,也會存有不同的變化。再有是數量有限,具有收藏品位與藝術品位,所以 深受收藏家們的推崇與歡迎。
「全手工」的概念,在各個時期與各人理解中會不盡相同。但道理是一樣的:都需要高超技術與高等藝術合二為一的創作精品。鑑定全手工的簡易方式是:茶壺四周可經細緻查驗,找不到模具痕跡;壺身內壁, 細看有泥凳的木紋印;造型工藝過渡自然,神韻氣質豐滿;燒成後的「水色」較好,具有極好的審美觀賞性。「全手工」,不僅是表現作者綜合能力的唯一方式,同 時也應是傳承陶瓷產業真實技術的唯一選擇。
而「非全手工」作品相對而言,就容易很多;比如「擋坯」成型,首先它對「打泥片」的要求,就不是那麼「苛刻」;對「泥性」及工具的熟知程度,要求也不是太高;由於大部分成型步驟要藉助「模具」,那 對「基本功」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再加上可以開發很多的品種及可以大量的複製等眾多特點,所以「非全手工」作品,具有普及性的使用價值與商業價值。

延伸閱讀

預告|「放曠林泉」高鴻書畫作品展

揭密靈山奇緣靈山門派介紹

可惜今天才發現小秘密

可能是胃腸道疾病拉響的警報

牛津做學問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