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這裡

2月
13
2020


分類:旅遊
作者:林彤荷


WHat武漢
兒時的夥伴,寄來了初夏枝頭最早的空心李子。
一掰兩半,咬一口,酸了鼻尖。
山里人情,把心頭的故鄉叫醒。
曾奔走在群山峽谷之間,索尋野豬和黑熊的蹤跡,兒時的英雄夢想在樹林裡暴露無遺。曾坐在江水岸頭,把野豌豆的屁股和籽掐掉,像小兒子伢做口哨吹吹。
那一吹喚來了船鳴和號子,江山秀麗,人傑地靈。
醉宜昌。
出東站下樓梯,駐足一秒深吸空氣,微涼有香氣。回故鄉,尋味蹤跡,拾印象碎片。
記憶里的老宜昌熱鬧在解放路。北門、東門、大南門直通於此,老城區第一條商脈輝煌百年。
老峽州飯店見證歷史上宜昌政治風雲,奶奶輩現今還脫口而出到「百貨大樓」。兒時觀看的第一場電影都在解放電影院,5塊錢的激動已成往事。
解放路人流如織,自然濃縮了整個宜昌人的胃。
老字號抻條面打頭陣,過早一碗招牌炸醬麵加煎蛋是默認的標配。豆芽墊底,炸醬炒出豬油香,麵條Q彈爽滑,入口飽滿。一天下來,老居民樓門口的面碗摞的比人高。走兩步路,來杯鄭信記的紅糖涼蝦加彭桂花的桂花瓷娃子,記憶中的清潤,開啟一天的神清氣爽。
聞丑香、文子面,四新橫路上牛肉麵吃不厭。阿信鍋貼是一絕,老二中的伢們都坐在肖家巷李媽米線。
▲聞丑香門口正打圍搬遷,明年四新路41號有緣再見
▲李媽米線牛腸牛肉大快朵頤,混合豆子、海帶和醃菜,滾燙起鍋
中山路滴湯包和熱乾麵,朱哥甜栗門口的隊排不見。隆康路的米線和仙一品,被貼罰單也要吃。
胡姐的蘿蔔餃子上了央視,吃她家滷豆幹才是正經事。氣象台的蘿蔔餃子老闆娘愛嘮嗑,致祥路的袁姐都是現炸,紅蘿蔔絲絲好麻辣,加糯米加香菜是秘制。
西陵後路的矮子餅,永遠也搶不到芝麻桂花餡兒。北門的滷菜配紅油小面,香的口水直往肚裡咽。
解放路走到一馬路,南湖賓館旁藏著美食街。資深吃貨都是從去青少年宮的路上培養滴,在福綏路上鍛造身體每一塊膘的「含金量」。胡記的包子甭管嘛兒餡,牛肉、包菜、蘿蔔沁紅油,毛記鍋貼限量供,買到就要燒高香。屈媽醃菜喝碗菜豆花,順手帶一瓶稀辣醬。慈媽排檔的乾鍋大排外酥里嫩,只管你啃的帶勁兒。
137坡上燒烤搬到了英傑對面的旭東小區,座上客的肉筋就沒有點50串以下的。天上飛藏到了樵湖嶺,最佛系的菜館怎麼炒看和尚老闆心情,節節根炒臘肉還是牛肉他說了算,上菜附送念經。
▲店裡吃飯到了晚上要靠手機打光,佛系依然惹人愛
臘蹄鍋、炕洋芋,不把辣椒我不吃。宜昌人愛吃辣椒滲透到性格里,淳樸熱情,是山里人的溫度。在外漂泊久了,最是挂念那一口家鄉人情味。
都說宜昌宜居,最適合養老。生活節奏的有條不紊,讓宜昌人習慣了有事好好坐下來再談。清兒八早沿江走一道,入夜跳曲巴山舞。BRT快速便捷,坐公交不會擠得腳不沾地。公園廣場瞎溜達,再到巷子口搓個麻。
▲夜晚濱江公園的打氣球,一擺好多年
小時候最喜歡在夷陵廣場看噴泉,幾個膽子大的伢衝進水柱里淋個落湯雞,被媽媽打屁股時還會笑笑。對面的兒童公園更承載了每代人的童趣。
餵鴿子時既期待又害怕的等它們飛上肩頭,玩碰碰車時把隔壁同學逼停到牆角,盯著小商店裡頭大小不一的公仔娃娃,拉扯著媽媽的手不願走。
人工湖上的大白鵝小橋,和每個孩子的合影遺忘在了影集裡,那些和爸媽最親密的時光也隨鐵皮手劃小船擱淺在了一邊。
兒童公園裡仍舊有小屁伢的笑聲,只是再也見不到初次牽手的16歲少男少女。
相比之下東山公園,正在離新宜昌人遠去。
老火車站關了,的士願意爬坡到白龍井路的少了,過了隧道一片幽靜。過去在「橋天下」遊樂場蹦躂的大汗淋漓,兒子伢爭著和「美齡號」合影,小學時在老師的帶領下帶著自製的小白花去烈士陵園掃墓,浩浩蕩蕩的隊伍總感慨階梯爬不完。
記憶里隨尖叫呼嘯而過的過山車,帶著斑駁的銹跡宣告再見。一抬頭,我們再也望不見那摩天輪。
兒時過生日,最期待爸爸帶我到與老火車站隔街相望的宜昌商場買連衣裙。那時峽州賓館還叫「一招」。中學時定會約要好的女生,去地下商場淘動漫周邊和小飾品。
那時候一中還沒有封校,晚自習之前會溜到得勝街吃個牛肉炸豆餅和涼麵。每屆學子畢業都會對門衛耿耿於懷。雙休瞞著家裡去宜昌劇院上面的溜冰場,聽著周杰倫的可愛女人認識新朋友。

中學畢業,我像很多人一樣離開了宜昌,去看夢想中更廣闊的世界,而一部分人選擇留在三峽大學,在圖書館看世界,在體育館和操場上揮汗,在SOGO城和西苑埋下青春,為的是離家不遠。
宜昌大,引來了萬達、CBD、水悅城。宜昌小,出門就有北山便利。西陵劇場成了均瑤廣場,星火路叫珍珠路,330已成城區。白天歡騰過後,夜晚不喧囂,彌留溫馨。
喝著長江水,吃著西壩胖頭魚,說著二馬路的話,到伍家崗走親戚。紅磚房還在,街巷裡都是鄰居,兩把木椅子,足以話人生。

一半山水一半城。山有了水,才有靈氣,水有了山,才有血肉。
依山傍水造就了宜昌的底蘊與靈秀。山水養出來的宜昌人隨和講禮信,音容笑貌里溶了山水的精氣。
從濱江公園下到江邊,輕舟盪波,靜聽江水潺流,百鳥啼鶯,驚了蝴蝶。江水輕輕拍岸,浮萍與水草有沾濕的清馨,手伸進水裡,清涼叩心。知了知夏,天然塔下老婆婆坐在石頭上縫衣裳,人們對歌槌洗,看磨基山倒映在江面,,山水一色,酌一口宜紅茶,悠然釣魚。
在沒有跨江大橋的年代,318國道上經過宜昌的車,需在紅花和白洋靠輪渡過江。三十多輛車在渡船上常常驚心動魄,隊伍一排就是三小時。
那時候,7路公汽的始發站牌上還寫著「九碼頭」,回程經沿江大道中段,昔日熟悉的女聲報站「三碼頭到了」,老宜昌人看著這個曾經碼頭文化的發祥地,恍如隔世。如今大部分遊人不再通過水路進入宜昌。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歷經百年風華的九碼頭煥然新生。
兒時吃過不少靠山水滋養的野味。
春天拿椿芽加點木姜子涼拌,特別香。將灰面和稀,裹一片蒿草葉放油鍋里炸成粑粑,看動畫片可以一碟子清盤。橘色松樹菌炒榨廣椒沫子再掉兩塊肥腸,著實下飯。山胡椒調辣子,過早時佐饃饃,開胃。地鮮皮里的沙和渣渣,媽媽要洗上半天。刺槐花打蛋湯的間隙,放幾片嘴裡生吃,一股清香縈繞。
每年五一正是吃蒽桃的時節,路邊小販挑的篩籃里裝滿了青紅顆粒,忍不住吞涎。七八月放暑假,地方果果兒那是最好的東西,頂著大太陽在火車道旁扒,叫一個興奮!八月楂和樹莓泡子在最熱的一季靠碰,厚實的果肉甜在心間。苕金果和夷陵酥,摻上芝麻那是真正宜昌伢們小時候的零嘴子。
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三國古韻傳唱它的歷史故事,葛洲壩和三峽續寫它的磅礴氣勢。
當你在社會的浪潮摸爬滾打,在陌生的城市夜夜舉杯,當你被霓虹燈火迷亂了眼眸,當歡歌艷語充斥耳旁,夢想中的城市終於接納了自己。可煙雲過眼,不管我們走的多遠,始終走不出故鄉山水的記憶。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的鄉愁和炊煙一樣濃。


延伸閱讀

他創建了特警部隊其父當過慈禧貼身侍衛

頭條新聞,這三種姓氏卻不用說

探詢還有一個美麗傳說韓愈與八仙韓湘子

帶你領略各種高能彈幕!

必看,詩歌欣賞《給夢一個家》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