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曼生十八式如此經典卻許多

3月
16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彤香


宜興紫砂小芸
稍微了解紫砂的朋友都聽過「曼生壺」,是清代畫家陳鴻壽設計,紫砂藝人楊彭年和其妹楊鳳年製作的十八種經典的紫砂款式,而因陳鴻壽字曼生,稱為「曼生壺」和「曼生十八式」。
曼生壺的定義
後來的壺藝人無不在曼生壺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和改良等等,越來越多的「曼生壺」在市面出現,所以在2004年,西安碑林研究院發表了《曼生壺研究》的論文,首次給曼生壺規寫了一個定義。即一下三個條件中滿足一條,才算真正的曼生壺。
1、陳鴻壽創作銘文並且親自鐫刻在壺上
2、陳鴻壽創作銘文,由其幕客進行書刻,並且在壺上註明此銘文作者為曼生
3、銘文為陳鴻壽的賓朋所作,陳鴻壽刻畫的。
但是,我們曾瀏覽陳鴻壽編年後,對比上述的三點其實是一個相對狹義的定論。曼生壺的定義中有賓客參與制壺的因素,這樣看來,曼生壺的定義應該再廣一些:陳鴻壽在潥陽縣期間,只要是阿曼陀室製作的紫砂壺都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曼生壺。而不是以銘文來定義一把壺的作者。而且曼生壺的產生,是陳鴻壽和幕客們集結的智慧結晶。

曼生壺是如何產生的
陳鴻壽是清朝人,那時候朝代興盛,奢靡這風蔓延下,送禮這個風氣便得以傳遞,紫砂壺是時下的熱品,加上陳鴻壽的經濟能力並不是特別好,卻重情重義,為好友出資刊行了多部書籍,而清朝書刊之貴,價以百字而計。
也有一因素是陳鴻壽的個人喜好,曾閒時用自製的套壺試宜興紅茶,寫下詩句:「君自訪碑我讀畫,仿佛襟袖臨風斜。湘簾著地放衙,陶壺新試陽羨茶。」這都說明了曼生壺產生的初衷。
阿曼陀室到底是誰的室名
這個問題向來爭議不斷,有人說是陳鴻壽的,也有人說是他和楊兄妹的共用室名,我們經過多方考證,發現了其中奧妙。
楊彭年和楊鳳年都是陳曼生的幕客,而不是對等的合作夥伴。在當時的風俗來說,等級差異還是普遍存在的,定論「阿曼陀室」是楊彭年的室名完全沒有道理可循。而陳鴻壽選擇楊彭年他們也是看重製壺的手藝。徐康的《前塵夢影錄》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楊彭年手藝的話:「良工楊彭年,善制砂壺,創為捏嘴不用模子,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一門眷屬,並工此技。」就可以看出陳鴻壽對他們足夠欣賞了。
曼生壺的制壺起源於嘉慶什麼年
陳鴻壽制壺的時間不早於《陶冶性靈》,曼生壺的設計繪成應該在嘉慶十八年,陳鴻壽做事非常嚴謹,藝術眼界又當代一流,其藏品之精彩。制文玩之講究,並不是誇大。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把仿唐井欄壺,款為「嘉慶乙亥」(嘉慶二十年)已經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曼生壺。沒有發現過嘉慶十八年前的。
曼生壺存世有很多嗎
從目前的資料統計看,曼生壺存世的數量不會很大,本就是清朝舊物,不說存世數量,單完好保存就是一個不穩定的,清朝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要保證完好無缺必然是很難的。最可信的史料數《陳曼生先生手札》中記載了曼生曾嘗試自製宜興紫砂壺茶壺數百件.
怎麼分辨曼生壺的真偽
關於曼生壺的真偽鑑定,這裡有三個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1、對比史料記載中陳鴻壽的書法風格特徵來分析
2、從紫砂壺的工藝角度進行鑑定,就需要到文博單位和紫砂業界人員的支持,共同鑑別了。
3、從文史記載的年代來分析,大致得出陳鴻壽制壺的時間。


還有其他對於曼生壺的疑問,各位壺友可以在評論區寫下,讀者和我都可以共同對疑問作出解答!

延伸閱讀

電影《哥斯拉2戰鬥吧!怪獸

浙南黃金海岸線

國航位列全球最安全航空第五

休閒採摘快樂行積贊有禮

為何會傳言十人學九人瘋?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