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別不信

10月
19
2019


分類:歷史
作者:朱彤香


一度歷史觀
韓國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家,明明只有幾十年的建國史,卻偏要打腫臉充胖子,到處搶注中國的傳統文化,來彰顯自己民族的歷史悠久!與此同時,為了割斷或者隔絕與中華文化的聯繫,又做出了一些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廢除漢字,創立朝鮮族文字。而這樣做的結果,卻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每一個韓國人的身份證,都會用漢字來進行備註,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在古代的朝鮮,一直是使用漢字的,從箕子朝鮮一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漢字一直都是朝鮮的官方語言,即便是在日本人統治期間,也是日文,韓文,和漢語並立。

不過,現代的韓語最早要追溯到公元1443年,當時執政的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在這一年的12月頒布了《訓民正音》一書,正式確立了韓語的完整體系,整個韓語體系共有28個字母,其中元音字母11個,輔音字母17個。
即便如此,當時確立的韓文還是遭到了士大夫的激烈反對,朝鮮王朝世宗時期的著名學者崔萬理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他認為「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大累哉?」
正是在有了像崔萬里這樣的士大夫的極力抵制,所以,漢語一直是朝鮮的官方語言,而韓文只是在兩班之間的私函、地方官衙或婦女之間使用。

但是隨著清政府在朝鮮的統治力下降,特別是韓戰和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朝鮮淪為了日本人的附庸。伴隨著日本人地不斷洗腦,也因為中國政府的腐敗無能,讓朝鮮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地位,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改良運動在朝鮮半島掀起了巨大的風浪,首當其衝的就是朝鮮的文字運動。
為了徹底割裂朝鮮和中國的關係,當時的朝鮮政府發起了廢除漢語的運動,強行推廣《訓民正音》,並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韓文學習的風潮,將流傳了數千年的漢語徹底掃進了朝鮮的歷史垃圾堆裡面,不管是大街上的漢語招牌,還是古代名人的漢碑,都在這場運動中遭遇了浩劫。
在政府的強有力干預之下,廢除漢字的運動進行得十分地順利,韓語很快就成為了朝鮮的官方語言,即便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韓戰結束之後,漢語的地位也沒能夠得到恢復,甚至作為中國近鄰的朝鮮,也沒有恢復漢語的正統地位。

隨著人口普查的實施,大多數的朝鮮人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而在之前的數千年裡面,只有貴族才能夠擁有自己的姓名。這個時候,韓國政府才發現,韓語裡面的幾十個音節並不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特別在姓名上面,由於很多人的姓名發音都相同,要是不加以區分的話,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跟韓語的特殊情況有關係,韓語作為一種表音文字,同一個音可以對應許多的文字。用漢語名字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lijing」這個拼音,可以對應「李靜」、「李晶」、「李靖」、「李婧」、「李菁」、「李敬」等數十個名字,要是直接用「lijing」這個拼音來對接某個人的話,你根本就弄不明白到底哪一個才是他真正的名字。好在漢字是表意文字,只要看見文字,就能夠清楚地知道是誰了。

所以,當韓國人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懵逼了,最後只好在身份證上備註一個漢語名字,這樣才能夠正確地識別出自己了。
其實,不單單是韓文這種表音文字,如英語、俄語這樣的表音文字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在其漫長的使用過程中,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而韓國人想要在極短的時間裡找到解決之道,似乎並不現實,因此只要退而求其次,用漢語來備註,這也是韓國人的狡猾之處!
參考資料:《訓民正音》、《朝鮮文學藝術大辭典》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延伸閱讀

讓孩子親手種一棵草是什麼體驗?太神奇了!

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冬季如何在室內種植蔬菜?室內種植胡蘿蔔?如何在室

從廣州到紐約用很少錢坐一次國際商務艙!知乎最佳推

NEX外形就是這樣震撼全面屏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