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苦苦支撐到秦滅六國

5月
15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蘇萱秋


春秋史官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魏斯、韓虔、趙籍為諸侯,魏、韓、趙正式位列諸侯國,與春秋時期的老牌強國秦、楚、燕、齊並稱為戰國七雄。這一年,被後世史學家作為春秋和戰國的時間分界線。
三家分晉後,魏、韓、趙三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魏國最先發起變法,國力大增,通過兩次河西之戰向西拓地七百里,成為戰國前期第一強國。趙國通過胡服騎射,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北卻匈奴,西滅樓煩、林胡,成為戰國中期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強國。
韓國從頭到尾都沒什麼存在感,被秦、楚、齊、魏夾在中間,國土最為狹小,完全沒有幾乎拓展土地。從戰國前期到秦滅六國,韓國除了在韓昭侯執政時硬氣了一把,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打醬油,淪為秦趙魏齊的附庸,在夾縫中求生存,苦苦掙扎了一百多年,率先被秦所滅。
韓國雖然國土狹小,卻有兩塊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第一是上黨高地。上黨是中原腹地唯一一塊高地,南有王屋山、中條山,西北有太岳山,東有太行山,在群山環繞下形成上黨盆地和晉城盆地,太行八徑就占了四徑。占據了上黨,退可閉關自守,進可爭奪中原,因而有「天下屋脊」之稱。
第二就是河洛地區。秦國要東出函谷關爭霸,只能沿著中條山、王屋山與黃河之間的狹長通道順流而下。但是很不幸,河洛地區是韓國的地盤,它與上黨盆地南北呼應,完全封死了秦國的東進道路。
韓國掌握著上黨和河洛,就有了同各國翰旋的資本。第五次河西之戰後,魏國霸權衰落,秦國強勢崛起,一心想要東出崤山爭霸中原,韓國成為擋在秦國腳下的絆腳石。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東出函谷關,在伊闕大敗韓魏聯軍。韓國精銳盡失,徹底成為秦國的附庸。
此時,秦國的掌權者是穰侯魏冉,他對韓魏兩國的山區地形不感興趣,垂涎於中原的富饒之地,故而他的封地在今山東定陶。韓國根據秦國的國策迅速調整戰略,與秦國簽訂友好互助協定,約定秦軍可以越境攻擊除韓國外的任何地方。
韓國的妥協讓步,讓魏國吃了大虧。公元前276年,白起越過韓境攻魏,攻占魏國兩座城池;前275年,魏冉越過韓境兵圍魏都大梁,魏國被迫割城十座;前274年,齊魏聯盟,魏冉再次攻魏,斬首四萬,奪城四座。
魏國在接連吃虧後終於反應過來,是韓國在中間搗鬼,於是與趙國聯盟進攻韓國的華陽城。韓國向秦國求救,秦昭襄王派魏冉、白起、胡陽率軍救援。白起率大軍從咸陽出發,每日行軍百里,僅用八天便趕到華陽,大敗魏趙聯軍,斬首十三萬,生擒三名魏將,又將兩萬黃河趕入黃河。
華陽解圍後,韓國故技重施,趁秦趙交惡,讓秦軍借道上党進攻趙城閼與。閼與是太原和邯鄲之間的重要通道,趙國險些被一分為二,多虧有趙奢救場才倖免遇難。
有魏趙兩國吸引火力,韓國有近三十年不曾被秦國入侵,很是過了一段舒服日子。不過,一個人的出現,讓韓國的好日子到頭了。范雎入秦後,秦昭襄王立即罷免了魏冉,採用「遠交近攻」策略向韓魏開刀。
在魏冉被罷相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65年,白起進攻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前264年,白起進攻南陽太行道,封鎖太行山道;前263年,白起攻克野王,切斷了上黨和河洛之間的聯繫,韓國被一分兩段。關鍵時刻,上黨太守馮亭獻地於趙,緊接著爆發秦趙長平之戰,趙軍大敗,四十五萬大軍被坑殺,秦軍以慘勝告終。韓國也因此免除了亡國之禍。
長平之戰後,秦國繼續執行遠交近攻策略,對韓國頻頻發動進攻。公元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前254年,韓桓慧王朝於秦;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前244年,蒙驁攻韓,取城十二座。
接連喪師失地,韓國不堪其重,與秦國媾和已不可能,於是又生一計——疲秦。韓王派水利專家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引涇河入洛河,以達到「疲秦」目的。但沒想到的是,秦國國力強盛,鄭國渠非但未能疲秦,反而成為秦國的利民工程,此後關中成為沃野,水旱從人,秦國得以富強。
公元前234年,秦王遣韓非入秦,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數年後又獻出南陽。韓國割地求和並沒能挽救它的命運,公元前230年,秦王使內史騰攻韓,韓王安被俘,韓國就此滅亡。
縱觀韓國立國173年歷史,大多時間都在充當牆頭草、騎牆派、戰略緩衝地角色,在秦與三晉之間搖擺不定,依靠本國的地理優勢左右逢源,以此苟延殘喘到秦滅六國。韓國占據上黨、河洛,坐擁天下形勝之地而不思變革,縱然有山川之險也是枉然。正如孟子所說「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 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用在韓國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延伸閱讀

最懂得責任和家庭是你嗎

私房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他的陵墓千百年來無人敢動

恆源將發布智能與新能源物流車

馬犬缺鈣對馬犬有哪些危害?

永遠是你最佳的攝影夥伴一起來欣賞陽光的藝術吧!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