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在中國的烈士陵園裡為啥豎起一座日本士兵紀念碑?真相讓人落淚

11月
02
2019


分類:歷史
作者:方白真


老黃說史
顧名思義,烈士陵園是為那些為中華民族事業而犧牲的先烈們設置的安身與紀念之地。烈士陵園是後人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賢們所建的紀念性建築的統稱,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烈士陵園不計其數,且各有其名。所以,烈士陵園裡安息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吉林省汪清縣烈士陵園裡,卻豎有一塊日本人的「烈士紀念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走進汪清縣烈士陵園,人們就會發現這樣一塊特殊的紀念碑——「國際主義戰士伊田助男紀念碑」。其實,這個名為伊田助男的日本人,是日本入侵東北的士兵之一,關於他的身世與經歷,至今仍是一片空白,因為,戰爭年月,不可能從敵人那裡獲得有效信息。伊田助男死後之所以能享受如此高的待遇,是因為他生前做了一件震驚中日雙方的大事。

1933年的東北,已是日本人的天下,但是,頑強同屈的中國人並沒有被嚇倒,有幾萬之眾的血性男兒一直活動在敵人的心臟,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

當時,活動在吉林省汪清縣大梨樹溝一帶的,是周保中將軍領導的「抗日救國游擊軍」。1933年的3月,東北大地春寒料峭,缺衣少食、缺槍少彈的游擊軍與裝備精良的日本關東軍鱉剛村一旅團數千敵軍在馬家屯展開了激烈的遭遇戰。那是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鬥,游擊軍雖然頑強的戰鬥力與獻身精神,無奈,彈藥消耗太厲害,部隊只有在戰鬥間隙冒險打掃戰場,從敵人的屍體上尋找彈藥。
3月30日那天,在一場激烈的較量後,戰場又歸於沉寂,周將軍麾下的將士們又衝出陳地「突擊採購」了。搜尋者意外地在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發現一輛滿載著近10萬發子彈、發動機被破壞了的日本軍車,這真是「雪中送碳」之舉啊。開始戰士們以為日本軍車是被我軍擊毀的,但是,卻沒發現被彈擊的痕跡。

正當大家疑惑不解時,有人在河邊同時發現一具日本士兵的屍體,還有一張用日語寫就的紙條。後來,經過翻譯,才發現那是一封留給「抗日救國游擊軍」的信。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親愛的中國游擊隊同志們:
我看到你們撒在山溝里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游擊隊。我很想和你們會面,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定自殺。我把我運來的10萬發子彈贈給貴軍。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祝我們神聖的事業早日成功!
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
共產黨員伊田助男
1933年3月30日
原來,這車彈藥是伊田助男特意送給中方的禮物。為了表達對這位中國人民的好朋友的感激之情,1933年的清明節,抗日游擊軍和馬家屯的群眾把伊田助男的遺體和在這次戰鬥中犧牲的抗日游擊軍烈士合葬一處,並在墓前隆重追悼。會上倡議把馬家屯小學更名為「伊田小學」,「伊田助男」的名字,也傳到了共產國際的大會上。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是,中國人民仍然沒有忘記這位在關鍵時刻向中國軍隊伸出援助之手的國際主義戰士——2005年9月3日,中共汪清縣關工委在縣烈士陵園為伊田助男立起了抗日烈士紀念碑,以此紀念伊田助男在抗日戰爭中所做的貢獻。
如今,每逢清明,都會有人到汪清縣烈士陵園來悼念這位長眠於中國大地上的日本人。

延伸閱讀

馬上就能用到了

埋下「大禍根」!

為何將7個女兒嫁給同一人?真相暴露人性醜惡

還不去採摘?別出心裁

歡迎試乘試駕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