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信用埋怨激憤有圖為證

6月
11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吳麗秋


張宏傑
清代中國,在外交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中國風格和特色,總結起來一是好面子,輕里子;二是喜歡耍態度,喜歡慷慨激昂地講大道理,但不善於有一說一地就事說事。這兩點前兩篇文章已有敘述。第三點,不重契約精神,不願意堅守條約,喜歡勾兌,迷信個人關係。
確實如郭嵩燾所說,晚清外交的基本方式就是欺詐和耍蠻。中國文化中契約精神並不是特彆強,晚清中國人對待條約,內心並不作數,總想著先簽了,再鑽空子。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喪權辱國,然而道光皇帝認為這個條約並不可怕,他的算盤是以此條約「暫事羈縻」,以後時勢如果變化,可以隨時不作數。不光是皇帝這樣想,大臣們也大多是這樣計劃。比如葉名琛就說「當日准其五口傳教,原不過一時權宜之計」。
洋人是壞人,所以,糊弄洋人,就是愛國,在道義上似乎沒什麼不對的。
但是洋人似乎不太好糊弄,他們雖然被中國人界定為夷人,也就是半人半獸,但智商似乎並不差,而且性格很執拗。後來中國負責辦理外交的官員曾經抱怨地說:「洋人性多堅執。」老外的性格是非常較真兒,愛認死理。《南京條約》規定洋人以後可以進廣州城住,但是廣州官民一直堅持反對,拒不執行《南京條約》相關規定。這一節,加上其他因素,又導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天津條約》的過程,更是充分體現出清政府的「糊弄」外交風格。咸豐皇帝在簽約過程當中公然對大臣們稱,「自古要盟不信,(以前答應的條件)本屬權宜。」也就是說,和鬼子們簽約,只是退兵之法而已,別當回事。大臣們更是如此。在《天津條約》的談判過程當中,為了迅速完成任務,負責談判的大臣桂良竟然這樣對皇帝說:
此時英、佛兩國和約,萬不可作為真實憑據,不過假此數紙暫且退卻海口兵船。將來倘欲背盟棄好,只須將奴才等治以辦理不善之罪,即可作為廢紙」
《天津條約簽約圖》,左起花沙納、伊近利、桂良。
在天朝大臣的眼中,條約不過只是數張「廢紙」,並不會對天朝構成束縛。但是洋人卻感覺非常憤怒。後來英國外交官威妥瑪指責中方外交人員總是進行欺詐外交:「今日騙我,明日敷衍我,以後我斷不能受騙了。中國辦事那一件是照條約的。如今若沒有一個改變的實據,和局就要裂了」。還指責中國「中國所辦之事越辦越不是。就像一個小孩子活到十五六歲倒變成一歲了」。
也許很多讀者認為我大清君臣的做法合情合理。確實,在敵人的暴力威脅下簽定的條約,肯定是「不平等條約」,我們沒有去侵略你們,是你們跑來侵略我們。從道義上,我們理直氣壯。但問題是,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條約,對待手裡握著強大武器的敵人,後果有點嚴重。咸豐皇帝撕毀天津條約的結果,是英法火燒圓明園,事後中國賠償英國軍費400萬兩、法國200萬兩,俄國人以「調停」有功為名,逼使中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中國為此丟失了1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整整70年近代中國史,喪權辱國之條約莫此為甚。
應該說,鴉片戰爭以來,外國人憑藉武力,一再侵略欺凌我國。因此中國人在外交中心懷義憤,是自然的。但問題是,既然要自林於世界民族之林,就不應該以巨嬰態度思考,因為巨嬰式的一再埋怨、激憤和自我欺騙於事無補。而應該以成年人的心智來應對窮凶極惡的侵略者,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才是真的愛國。可惜,近代外交官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一部分人過於顢頇,這些話對他們來講是夏蟲語冰,他們根本聽不懂。而另一部分人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在外交上「寧左勿右」,為了自己的官位,寧可損害國家利益。
本文最早發表於微信公號「搜歷史」,內容有刪節。
作者簡介:
張宏傑,1972年生於遼寧,蒙古族。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任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人的性格歷程》《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等。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延伸閱讀

免簽了1.2萬人

旅行更美妙備上這8件小神器

火遍日本的國產劇范冰冰數量最多!小秘密

探詢芙蓉街最近怎麼了?又挖出老濟南四百年前的秘密

跟著主播「全民免費游蒲城」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