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爸爸媽媽為什麼永遠不懂我?

7月
09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安春


京師心理大學堂
-你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影?
-我喜歡看比較深刻的故事片。
-那多無聊啊,就像流水帳,我喜歡看動作片和恐怖片,刺激!
-……
-你平時聽什麼音樂?
-就聽聽民謠或者鄧麗君、蔡琴啥的老歌。
-也太平淡了吧,我每天都聽搖滾、電音,嗨到爆!
-……
-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是啊,應該多走走路,每天走一萬步。
-你說的這個是運動嗎?運動就應該是跑步健身揮汗淋漓!
-……

這樣的分歧在生活中很常見吧。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生活習慣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們常說「代溝不可彌合」。
但或許這些差異並不只是「老古板」vs「少不經事」那麼簡單,而是因為追求的理想情緒體驗不同,其背後則是社會文化的深層影響。
「明明也沒遇到什麼特別糟糕的事情,我卻總是感到難過。」
「我覺得最好的情緒狀態應該是有一點開心。」
上面的第一句描述你一定很熟悉吧。在生活中,我們時刻監控著我們實際的情緒體驗,並總結出自己情緒反應的特點。個人特質對實際的情緒體驗有很大的影響,通過「樂天」、「多愁善感」、「沒心沒肺」、「喜怒無常」這些描述個人特質的詞,就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實際情緒體驗的特點。
但第二句描述,你或許很少在生活中提起。我們習慣於表達情緒,但你是否想過對你來說理想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呢?你或許只是簡單覺得「情緒積極就好」,但究竟是怎樣的積極呢?越開心越高興越好嗎?消極情緒就應該徹底避免嗎?
雖然我們可能沒有認真思考過最好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子的,但每個人內心中都隱藏著相關的觀念,這些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且研究者發現,不同於「實際情緒體驗」受個人特質的很大影響,「理想情緒體驗」更多是由社會文化所塑造。因此,研究者對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理想情緒體驗進行了比較。
放肆的狂笑還是平和的舒暢?
第一點差異體現在理想積極情緒的「喚醒度」,也就是生理上的興奮程度。理想情緒體驗通常都是積極的情緒,但在興奮的程度上卻存在文化差異,西方人更追求興奮、刺激、熱情、興高采烈,而東方人更偏向平靜、安詳、從容的「穩穩的幸福」。
理想積極情緒的一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一個文化中領袖人物的官方照片。官方照片通常會通過文化所認同的積極情緒表情塑造領袖積極的形象——若文化追求興奮,應該會露齒大笑;而若追求平靜,更可能是微笑。因此,研究者收集了中美兩國政界、商界、學界的領袖人物的官方照片,發現美國的領袖人物在官方照片中露齒大笑的比例是中國領袖的6.25倍。
不僅是領袖的官方照片,這種積極情緒表情的差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體現。例如,美國的暢銷故事書中比中國的故事書中有更多的開懷大笑的圖片或描述;而中國人的社交媒體頭像則更可能是自己抿嘴微笑的照片。
對此似乎可以有更為一般的解釋,比如「美國人更張揚,中國人更內斂」,其實這和理想情緒體驗的差異本就是相通的。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強調自我,內含著一種影響、改變周圍的人和環境以契合自己的偏好、信念的傾向,為此就需要高的生理興奮性來表現自己;而東方偏向集體主義的文化強調關係,傾向於改變或壓抑自我以適應環境,因此低的生理興奮性反而更為舒適。
這一文化差異擴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偏好。所以相對來說,歐美人比東亞人更喜歡燃片、嗨曲、跑步健身,也更喜歡刺激型而非舒緩型的飲料或香水。
越快樂越好還是平衡為上?
上面說的是東西方文化在理想積極情緒的「喚醒度」上的差異。需要注意的是,伴隨的生理興奮更強的積極情緒,並不一定就更「積極」。心理學中用「效價」描述一個情緒狀態的消極-積極屬性,而「效價」與「喚醒度」是相互獨立的。不過要說西方人的理想情緒比東方人更積極,其實也沒有問題。研究者發現,不同於西方人追求積極情緒的最大化,東方文化中更重視積極和消極情緒的平衡。
最大化積極情緒很好理解,每個人都趨樂避苦,趨利避害,人活著不就是應該讓自己覺得快樂嗎?所以應該迴避不好的事情,從消極情緒中儘快脫離,凡事關注好的方面,能享樂就去享樂。
什麼叫情緒的平衡呢?大概可以通過幾個成語理解一下——居安思危、砥礪前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高興快樂雖好,但不能太過;消極狀態也是生活中應該有的部分,並非一無是處,反而能成為一種動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習慣生活有苦有樂,苦中作樂,樂中思苦,追求情緒平衡的內核就是這樣的中庸之道。
所以在西方文化中,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很少同時出現,但在傳統東方文化中這種「矛盾」狀態卻很常見,比如痛並快樂著、笑著流淚、既興奮又忐忑,幾乎事事都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理想情緒體驗的文化差異告訴我們什麼?
任何比較都是相對的。知道自己可能比大多數西方人追求的理想情緒體驗都更平衡、平和似乎對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啟發。但去思考自己的理想情緒體驗,去考量背後的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卻會對理解我們的生活偏好有所助益。
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理解我們?
「代溝」部分來源於理想情緒體驗的差異。長輩和晚輩成長在不同的社會環境,相比之下,老一輩人更符合上面說的東方文化傳統的特徵,而年輕一代的觀念帶有更多個人主義的色彩,因而總體而言追求的理想情緒狀態向西方文化的特點靠近了一步。所以年輕人經常覺得老一輩的生活方式單聊無聊,覺得老一輩不懂得享受生活;而老一輩經常覺得年輕人太重感官、膚淺,又浮躁、經不起挫折。其中的根源是老一輩追求的理想情緒狀態是平衡、安詳,而年輕人則更看重積極情緒、興奮刺激,而這種差異很大一部分是由所成長的社會文化塑造,並不是老古板或少不經事,所以應該更多地相互理解。
雖然理想情緒體驗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塑造,但同樣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不同文化間的比較,只是比較總體傾向,中國人總體來說比美國人更不追求興奮刺激,並不是說每一個中國人都只聽《高山流水》,每一個美國人都喜歡動次打次。所以,並不是說追求興奮刺激就背離了中國特色,也不是與同齡人的喜好格格不入就有什麼問題。反而是強迫自己去達到並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情緒狀態會對身心健康和幸福感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應該時常想想自己追求的理想情緒狀態是怎麼樣的,並從事能實現這樣的情緒體驗的活動,懷著相應的心態去生活。
學堂君
有些人泰山崩於前面不改其色,有些人策馬奔騰活得瀟瀟洒灑。雖然表現的形式與感受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我們都有相通的情緒。你嘴角微揚,我笑到露牙花,但沒有關係呀,我們都感到開心就好~
參考文獻
Tsai, J. L. (2017). Ideal affect in daily life: Implications for affective experience,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7, 118-128.
Tsai, J. L., Ang, J. Y. Z., Blevins, E., Goernandt, J., Fung, H. H., Jiang, D., & Lin, Y. (2016). Leaders』 smiles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deal affect. Emotion, 16(2),
183-195.
Miyamoto, Y., Ma, X., & Wilken, B. (2017). Cultural variation in pro-positive versus balanced systems of emo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 sciences, 15, 27-32.
Sims, T., Tsai, J. L., Jiang, D., Wang, Y., Fung, H. H., & Zhang, X. (2015). Wanting to maximize the positive and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mixed affective experienc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ntex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2), 292-315.
Chen, R. (2015). Weaving individualism into collectivism: Chinese adults』 evolving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valu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46(2), 167-179.

延伸閱讀

就在東莞隱賢山莊不敢相信

接受日本媒體採訪解析

2018年度好書榜

為何會最終失敗?其子被擒後

發現竟有補腎奇效!解析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