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為何非常好?1960年

7月
13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林彤荷


轉瞬繁華萬里

目前,我國警察隊伍有170多萬警力,能夠滿足維持社會治安的需要。認真的說,根據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警察隊伍的數量在不斷的變化。在五六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只有70餘萬人。但五六十年代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極少發生重特大案件。那麼,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警力有限的警察隊伍,如何維護社會治安的穩定呢?
在建國之初,我國廢除了臭名昭著的舊時代警察。舊時代警察的成分非常雜,包括一些地痞流氓和社會上的混混,因此在群眾中的形象非常差。由於舊時代警察一直使用黑色警察,被群眾們蔑稱為「黑狗子。」建國之後,我國徹底非常了舊時代的警察制度,組建了新時代的警察隊伍。截止50年代的中期,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我國警察隊伍逐步成熟。
50年代中期,我國警察隊伍的總數達到了70餘萬人。當時,我國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6億以上。按照美國學者沃克的理論,每1萬人中,必有擁有25名警察,才能維護社會治安。如果低於這個標準,社會秩序就會出現動盪。美國、英國等很多國家,都沿用了這一理論,按照這一理論建設自己的警察隊伍。
按照沃克的標準,在五六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和人口總數的比例,連每1萬人中15名警察都不到。隨著人口的增長,這個標準還在下降。但是,我國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根據公安機關的統計,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整體發案率不到萬分之三。在城市內情況稍好一些,警力相對密集。
但是在廣大的農村,警察數量的密度很低。從50年代到80年代,在農村地區出現了公安特派員。一兩名公安特派員負責整個鄉鎮的社會治安,一個鄉鎮可能有一二十個村莊,好幾萬人口。但很少發生案件,社會非常平穩。根據一位退休老警察的回憶,自己所在的公安局,一年時間內,都沒有接到重特大案件,整個管轄區基本上都是盜竊和鬥毆類型的案件。
一些50年代出生的老年人回憶,當時的日子雖然窮,但治安非常穩定。那麼,在警察隊伍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保障社會治安的穩定呢?首先,在五六十年代,群眾的生產力低下,物資比較匱乏。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滋生違法犯罪活動的土壤。此外,經過長時間的教育,五六十年代,絕大部分地區的民風都是非常淳樸的。
此外,當時的社會流動性非常小,如果作案以後逃跑,在外地很難立足。例如一個地區突然來了一個外地人,這是非常顯眼的。鑒於這一系列的原因,雖然我國警察隊伍的數量有限,但社會治安良好。一些老年人對警察隊伍的白色制服記憶猶新,言而總之,在五六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受理的各種案件數量並不多。但是進入70年代末期,我國社會治安開始面臨挑戰。
70年代末期開始,我國的社會治安開始面臨挑戰。當時,我國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群眾的生活開始富裕起來。與此同時,由於能力和機會不同,貧富差距開始明顯出現。鑒於這樣的情況,盜竊、搶劫、殺人等案件的數量逐步增多。與此同時,在70年代末期,我國待業青年超過了2000萬。
這些待業青年中的很少一部分,組成了一系列的流氓團伙和犯罪組織。當時,各種西方書籍和影視劇開始進入國內。這些書籍和影視劇中,含有大量的色情、暴力等內容,很多年輕人照貓畫虎。從70年代末期開始,強姦、殺人等重特大犯罪活動逐步增多。1979年,我國警察隊伍受理刑事和治安案件70多萬件。到了1981年,這個數字已經接近90萬件。
當時,我國警察數量只有60餘萬人。與五六十年代相比不升反降,但人口總數已經大幅度增加。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警察隊伍的數量已經無法滿足維護社會治安的需要。在80年代初期,上海、河南、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地,連續發生了各種重特大案件,出現了「大白天幹壞事」的情況。在很多地區,女青年不敢上夜班,白天也需要家人跟隨。
在一些偏僻的街道和小巷裡,路人會經常遭遇流氓們的搶劫。甚至連公安人員或者部隊官兵,如果落單的時候,也會遭到流氓們的挑釁。鑒於社會治安已經出現諸多問題,警察隊伍的數量,暫時無法滿足各方面的需求。為了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穩定持續發展,1983年8月,我國警察隊伍開始了第一次嚴打行動,俗稱為83年嚴打。

延伸閱讀

20斤一隻的滷鵝了解一下

看完才知道自己多渺小

為什麼明星大都是剖腹產?告訴你明星不順產的原因

一場政變頻現重口味大戲聯合國秘書長空難殞命

4A級以上景區門票全免!文末還送寧夏特產!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