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用?

7月
17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林彤荷


天道在心
如果有人今天問:長城要不要拆掉?肯定所有人都覺得這人瘋了,但在100年前,這個問題真的被廣泛討論過。
1912年,隨著溥儀宣布退位,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終結。一股「掃除舊事物,喜迎新世界」的浪潮席捲全國,拆除城牆的行動,可謂聲勢浩大。
「阻礙交通」、「不利空氣流動」、「有同圈養,貽笑外人」……當時,中國所有的城牆在那個除舊革新的火熱年代都顯得格格不入。長城,作為全國最大的城牆,自然也被拎出來討論是否也一併拆除。
其實「長城無用論」古人也有所認識——它最著名的一個支持者就是康熙皇帝。當年,他巡視東海,看到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的長城,心中感慨頗多,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萬里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
當時用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
古今中外,不乏建造了巨大城牆保護自己的文明——羅馬的哈德良城牆、中國的長城、薩珊王朝的戈爾干城牆、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就建造目的來說,它們全都失敗了——沒有一個能保護最初的建造者江山永續。
可如果你把視野拉大,從一個民族數千年生存發展的立場來看,長城絕對是華夏文明生存不可缺少的。
到底為什麼建長城,還得從地理條件說起。東亞的廣袤陸地被一條隱形分界線一分為二:東南季風區,氣候溫潤,水土肥厚,適宜農耕;西北非季風區,降水稀薄,地廣草豐,適合放牧。
東南汪洋,西南群山,整個北方成為身處腹地的古代中國最薄弱也最易被入侵的地方,而北方是遊牧勢力的地盤。
進入冬季後,北方草原植被銳減,生計艱難,遊牧部族便頻頻南下放牧,進入較溫暖的農耕區。
問題是,他們真的只是把牛羊馬趕過來,吃兩口草過冬嗎?當然不是,劫掠是難以避免的,如果遇到了遊牧強勢的時期,繼續南下,就會威脅國都,嚴重者甚至改朝換代。
公元前8世紀左右,一支草原部族——犬戎,頻頻這樣騷擾西周政權。為了對付犬戎,周王朝建立起烽火台傳遞軍情,台台相扣,一有敵情,便點燃烽火。這種「點式長城」,成了那個時代最高效的警報裝置。
隨後,西周東遷,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656年,強大的齊國要攻打楚國,楚大夫屈完前去論戰,齊桓公上來就請屈完參觀了一套最先進的齊國戰車,瘋狂以秀肌肉的方式暗示楚國放棄抵抗。
屈完看了齊國的裝備,卻不慌不忙地說:「君上若能以德服人,大家肯定都會跑來歸順,若您非要動武,那麼楚國就拿方城作城牆,把漢水作護城河,您的戰車再厲害,恐怕也不好使吧!」
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長城——楚長城閃亮登場。
楚長城古稱「方城」,全長近500公里,今天位於河南省南召縣華山村境內的楚長城遺址,當地人稱其為周家寨或者長寨。
時隔2600多年,楚長城的大部分早已沒了蹤影,只有在人跡罕至的山野密林中還殘存著一些碎石堆般的城垣。
楚長城遺址
就像火器使騎兵失去了優勢一樣,楚長城的出現,讓中原的其它國家意識到,無論多麼強悍的戰車,在高大的城牆面前都會無計可施。於是乎,大家開始紛紛在自家領土邊界修築長城。至今,在我國許多地方還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齊長城——山東萊蕪;
魏長城——陝西大荔;
趙長城——內蒙古包頭;
燕南長城——河北易縣;
燕北長城——河北沽源;
秦昭王長城——寧夏固原……
齊長城遺址
公元前214年,已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築長城抵禦匈奴,蒙恬將軍在之前燕、趙、秦長城的基礎上,修出了西起甘肅、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到了漢代,正是依託秦修築的長城,阻止了匈奴騎兵的任意出入,漢朝才有安定的環境發展農業、繁衍人口,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漢武帝再也不肯繼續忍讓匈奴的遠征。
匈奴被漢趕走後,蒙古高原又崛起了一支遊牧民族——鮮卑族。
公元386年,鮮卑首領拓跋珪帶領族人一路南下,越過長城,抵達河套平原,建立北魏政權。公元398年,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都稱帝,中國進入南北朝對峙格局。
而草原上其他的遊牧部族也從來沒有消停,北部的柔然和東北的契丹開始頻頻侵擾北魏。
此前深受長城之苦的鮮卑族人,在突破長城並建立中原政權後,反而更青睞修築長城。從423年到426年,北魏長城從河北赤城以東的燕山腳下,一直修到了今內蒙古巴彥淖爾的陰山南麓,全長1000多公里。
北魏長城
公元618年,隋朝二世衰敗,唐朝取而代之。本已被隋朝打殘了的突厥在中原朝代更替的過程中緩過氣來,重啟南下劫掠的進程。20萬突厥騎兵摧枯拉朽,基本毫無阻攔就來到長安城外。
唐太宗李世民自知不敵,發揮個人魅力跟突厥首領展開談判,能拖就拖,最後雙方達成了「渭水之盟」,用豐厚的物質換取了匈奴撤軍。
反正對於突厥人來說,和中原打仗的目的就是劫掠財物,既然唐朝皇帝願意交出財物換取和平,那麼結果是一樣的。
但是李世民可不這麼想——「渭水之盟」不過是緩兵之策,為的是給唐朝休養生息的時間,好補充起義階段損失的軍力。
公元630年,兵強馬壯的唐朝軍隊越過長城,發起對突厥的總攻,將其徹底瓦解。唐軍士氣大漲,國內對繼續征伐的呼聲也很高,於是李世民下令乘勝追擊,將盤踞在北方和西北的大小勢力逐一收服。
中原王朝的版圖也首次超越祖先以長城划下的禁區,實際控制了西北地區,唐太宗也被大西北的各族首領們尊稱為「天可汗」。
唐代全盛的疆土,讓長城毫無用物之地
而眾所周知,今天能看到的長城,多數是明代的遺存。貧苦農民出身的朱元璋,他著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箴言中,高築牆就是第一要務。
在深入草原、面對蒙古殘部的數次作戰中,朱元璋的明軍都遭遇了慘敗,這也讓他意識到,要想安穩,唯一的辦法還是修長城。
1373年,修嘉峪關;1374年,修雁門新關;1381年,修山海關……朱元璋的常勝將軍徐達轉身當起了工程師,先後主持修築了32道關隘。
嘉峪關
然而,這固若金湯的長城防線,阻止不了自內而外的腐朽,明王朝對長城的痴迷,到底也沒能拯救其滅亡的命運。
再往後,到了現代化的戰爭中,長城就真正退出了軍事應用的舞台。

所以,狹義的說,長城的確沒有用,因為它從未保證任何王權永固;但廣義的說,長城的確有用——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是這道巨大的屏障所帶來的防禦保證,讓中華民族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發展的時機。
雖然歷史上它總是被攻破,但駐守它的子民和它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卻永遠無法攻破,這便是長城的價值。

延伸閱讀

吵嘴打架中

美國生物遭亞洲物種威脅這次不是鯉魚

端午節假期上海市內游必去的七個地方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死忠粉

好戲引人入勝秘辛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