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盛於宋」宋代藝術空前繁榮別出心裁

8月
08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彤香


航航帶你看畫
提到宋代,在很多教科書中給人的印象就是「積貧積弱」,不知道的是宋朝的美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位。
在宋代,雖然政治軍事方面並沒有什麼傑出的成就,但是在文化輸出上算是歷史最高了。


在唐代,「貧眼所驚」之華麗器物,在宋代已經百姓尋常之物。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唐人做富貴詩,多記其奉養器服之盛,內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彈者皆有之,何足道在?」。宋人嘲笑唐人貧眼沒有見過世面,那是因為宋代民間財富比前代所取得的飛躍性進步。
宋朝的文人除了讀書、做學問之外,他還可以很悠閒,可以很瀟洒,最重要的是他們有一種生活品味。所以宋代出了特別多的文人墨客,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可以念出一大串,是曾想,哪個朝代像宋代這樣這麼多。
「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宋代被賦予這麼高的評價,藝術空前繁榮,因為極其重視文教,學術文化的成就極高,是被稱為領先世界美學千年的時代!
宋代畫在歷史上算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宋代歌頌梅花、枯木,從許多宋畫中可以看出宋代對大自然生命的尊重和欣賞,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美,美無所不在。
宋畫主要可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三大分類,寫實又寫意,追求暗藏在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義理。但兩宋畫風有別,北宋山水畫多燦爛輝煌轉,質感強烈,時而柔和溫雅,氣勢宏大。在蘇軾的提倡下,慢慢走向最求自我表現,追求意境,務求神似。南渡後,多描繪秀麗江南山水景色,構圖簡約,但花鳥畫則更趨嚴謹精緻。

至今宋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力都沒有消失。唐朝的美是大紅大綠,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最為著名的花鳥畫之一莫過於宋徽宗所作《芙蓉錦雞圖》。宋徽宗雖然作為帝王沒有什麼值得大稱讚的地方,但是在藝術上的貢獻就有不少了。宋徽宗的詩帖(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會讓你驚訝,一個帝王可以愛美到這種程度!
宋徽宗輸了帝國,卻贏了美,他建立統治者的另一種品格,從不會蠻橫粗暴,不炫耀權力和財富。宋有一種「柔的文化」,當時西夏遼金都比宋強,但宋比他們晚滅亡,南北宋三百多年,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還長。
再說說宋代的觀賞瓷器,老百姓用的日常器皿,那也是一種我們現在常說的極簡美呀。
宋汝窯,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像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做到那麼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

宋代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後,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宋人合稱為生活四藝(亦有稱「四事」者),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宋代流行點茶法,將茶壓輾成粉末後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日本抹茶道就是然自宋代的點茶。點茶是唐朝和宋朝時期的一種煮茶方法。點茶也常用來在鬥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燒香一詞很通俗,按俗解後面馬上要跟上磕頭二字才是,實際上焚燒二字義本無別,似乎說焚香便雅了許多,實際上只是語言習慣而已。這裡的燒香絕不是指佛寺道觀或祭祖打醮之類的香,而是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情調的焚香。
宋代發展更達到鼎盛,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人雅士相聚品香讀書,一邊享受氤氳香氣,一邊讀經談畫論道。歷代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皆惜香如金、愛香成癖,甚至有文人感嘆「無香何以為聚」。
焚香爐
中國插花藝術始於隋朝之前,主要作於祭壇佛前供花,唐代時花藝在宮廷內大受歡迎,到宋代更普及至一般文人雅士,發展極盛。宋代插花藝術突破唐代的富麗堂皇,以清、疏風格,追求線條美,內涵重於形式,體現插花者得人生哲理與品德節操,被稱做「理念花」,對後世的花藝風格影響頗大。
「掛畫」最早是指掛於茶會座位旁的關於茶的相關畫作,演變至宋代,掛畫改以詩、詞、字、畫的捲軸為主。文人雅士講究掛畫的內容和展示的形式,作為平時家居鑑賞或雅集活動共賞的重要活動。
宋代美學一改唐代的自我張揚與奮進拓取,進入一種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且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歸返自然,意趣天成的生活方式。

延伸閱讀

也不會放棄這個群島

不是金缽

提前買下一塊原石

能念《地藏經》是大福報!

蘇州博物館迎「奇妙夜」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