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時入侵印度日本在印度暴露其劣根性!

8月
23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何風美


樂酷歷史
中國在抗戰開始之前,已經經歷了清王朝末期的腐朽落後,再加上多年革命戰爭,各個軍閥割據,本身國力就很弱,各個勢力又不團結,所以,當時偌大一個中國,卻讓日本人輕易打破了國門,很囂張的打入了我們國土的腹地,侵略了很多年。甚至他們還很狂妄想要在短時間內完全占領中國,然後進而占領整個東亞,甚至稱霸世界。這樣說來,日本去打當時更加落後被動的印度,應該更容易,可是為什麼剛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軍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在二戰時期,印度相對來說,比中國更加落後和軟弱,按理說,日本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軟柿子,應該優先捏死才對。事實中國和印度作為亞洲最大的兩個國家,肯定是日本人的最大兩個目標。在日本入侵中國的同時,他們也打過印度。本來印度應該是完全抵擋不了日本人的進攻的,沒想到的,日軍竟然一上來就吃了大敗仗,就此撤軍回國了。
首先說,雖然日軍攻打的是印度,其實他們面對的真正跟他們打的卻是英國軍隊。當時的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英國在東南亞也就只剩下印度緬甸殖民地了。所以,日本入侵印度的時候,對手是跟他實力相似,各方面差距都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本來就是派了大量兵力駐守在印度的,英軍實在他們的殖民地,而且是以逸待勞。日軍確實因為,德國納粹在歐洲戰場上陷入了被動的僵局,要求日本進攻日本,開闢新的戰場來牽制一下,臨時應戰,準備並不是很充分,兵力也不是很充足。因此,在戰爭的一開始,日本的兵力各方面是不占優勢的。
再者,就是雙方的將領差別很大。英國的指揮將領是赫赫有名的蒙巴頓將軍,日本方面是牟田口廉。這兩個人一個是非常傑出的指揮官,另外一個,雖然在日本被稱為「小東條」,確實沒有什麼軍事指揮才能,只是擅長畫大餅式的精神鼓勵,這樣,戰爭勝利的天平,再次往日軍的對立面傾斜了一點。
最後,因為倉卒出戰,日軍選擇的入侵時間也是有問題的,剛好處於雨量最大的雨季,日本士兵一時間很難適應當地的氣候,再加上水土不服,連日大雨,很多人都得了瘧疾,還沒開戰,就倒下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士兵,反觀英軍方面,長期駐守,相對來說,更適應當地的環境。此時,戰爭的結果,在沒開戰之前,就基本上已經確定了。
毫無懸念,盲目自大的日軍,在天時地利人和皆無的情況下, 很快就潰敗了下來,氣勢洶洶的10萬大軍,只剩下三萬多人,灰溜溜的撤軍回國了。當時本就資源短缺的日本國內政府也不可能有效支援這支遠征軍,食物衣服都供應不上,甚至得病受傷的士兵,連基本的藥物都沒有,可以說他們是未戰先敗在了自己的手上。本來還做著占領印度的美夢,結果此戰之後,日本就也沒有入侵過印度了。
欺軟怕硬,這是日本人的本性,一開始氣勢非常大足,然而遇到了更加強大的的英軍,就慫了,為了給比他強大的英軍面子,就再也沒招惹過他原本認為弱小的印度。就像日軍侵華一樣,在我們弱小的時候欺負我們,等我們緩過勁來的時候,整體的形勢對他們不利的了,他們就不敢打了,就認輸投降了。他們永遠只會欺負弱者,懼怕強者。

延伸閱讀

獨家,支付寶機票人人都坐得起國際商務艙

2018劍網3兒童節一村不容二虎成就怎麼做?一村

文摘,油耗7.5L或10萬起

春節吃膩了怎麼辦?南京人給出的關鍵詞是「什錦菜」

為什麼不封她為皇后?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