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依然無法自拔

8月
25
2020


分類:科技
作者:韓風秋


科技日報
貓,是精神鴉片嗎?
最近一篇浙大碩士論文《烏有之貓:「雲吸貓」迷群的認同與幻想》,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除了選題角度清奇以外,文中認為吸貓是精神鴉片的觀點,才真讓網友吵得不可開交。
作者認為,吸貓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當代青年信仰缺失、精神空虛的時代現狀。
不過,古人在貓面前,可能同樣是精神空虛的。
雖然,貓科動物曾是人類祖先最大的天敵,死在它們手下的同胞不知能繞地球幾圈。
但人類卻依然沒有長記性,反而把貓當主子般供養了起來。
或許我們換個角度想,有沒有可能是貓對人類施了什麼法?
在一萬年前,這些四腳毛球獸就首次將可愛的魔爪伸向人類了。
2004年,考古學家在地中海賽普勒斯島上發現了一個9500年前的墓葬坑。
坑裡除了有一具成人屍體以外,竟還有一具貓咪屍體。
由於貓並非海賽普勒斯島的土生種,因此可以肯定是人類將貓通過船運至此地的。
而且根據考證,這隻貓就是專門用來陪葬的。
所以至少從那時起,人類就已經開始與喵星人生活在一起了。
那麼這麼多年來,人與貓這種特殊的聯繫是如何建立的?
事實上,貓並非馴養動物的理想物種。
人類豢養其他動物,大多有利可圖,它們身上有皮毛、會產奶,還有狩獵、看守、搬運、種地等各種工作能力。
這樣對比下,養貓就是最「不實惠」的了。
它們厭惡群居,喜歡獨來獨往,性格一點都不討喜。如果家中門窗沒關它們分分鐘就離家出走,導致貓財兩空。
難道僅憑可愛,喵星人就能讓人類不顧一切?
人類和貓這門親事能成,大概最需要感謝的是老鼠作紅娘。
大概距今一萬年前開始,原始的農業就逐漸出現在了新月沃地帶。
從採集經濟過渡到種植經濟,充足的糧食讓人口激增。
但只要有糧食的地方,就必有伺機竊取人民勞動成果的嚙齒類。
雖然在野外敵不過別的野生鼠類,但來到人類的地盤它們卻壯大了起來。
那時候可沒有老鼠藥,人們根本奈何不了無孔不入的老鼠。
這些老鼠一進入糧倉就大肆破壞,讓人類苦不堪言。
它們不僅偷糧食,更是喜歡把古人的木質家具當磨牙棒,被它們咬壞的建築不計其數。
而最可怕的,還是老鼠身上攜帶的病原體。
在歷史上,死於經老鼠傳播的疾病的人數,就比兩次世界大戰的還要多。
黑死病(鼠疫)大流行幾乎重置了歐洲人口
有老鼠,便是貓出現的最好時機了。
一些非洲野貓(F. lybica),就在人類聚集的地方看到了機遇。
首先,種群數量龐大的家鼠,本身就是一個大誘惑。
除此之外,城郊的垃圾堆對它們來說,也同樣有無限的吸引力。
正是這兩種充足的食物來源,才促使這些野貓三翻四次地徘徊在人類的地盤。
而人類也是從那時起,開始包容接納這些野貓的。
以捕鼠能力著稱的喵星人,簡直就是糧倉最好的守護者。
久而久之,在新月沃地帶人類就與貓就成了搭檔,從此結盟。
之後,隨著農業的火種從新月沃地帶向外撒播。
非洲野貓的後代,也快速占據了每片新區域中對應的生態位。
現階段的研究認為,現代家貓在所有野貓類群中僅與非洲野貓歸為一祖
不得不說,貓選擇了這個新生態位是充滿智慧的,跟著人類它們基本不愁斷糧。
所以,從一開始並非人類主動馴化貓,而是貓自願選擇了與人類共處。
只是,那時候的喵星人大多還是「自由公民」,並未完全馴服。
貓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有些類似於現在闖入城市的乾脆面。
但也就是在與貓相處的過程中,人類也愈發感受到貓的魅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貓確實蠱惑了人類。
首先,這源於喵星人被加了buff的「顏值」。
可愛也有具體的定義,圓圓的臉蛋、更短的吻部、大大的眼睛
即便不做任何基因改良,原始的野貓也是所有可愛特質的完美組合。
這一系列外表特徵像極了嬰兒,所以也叫「嬰兒圖式」(Baby Scheme)。
它可以觸發人類的憐幼特質,讓人類忍不住母愛泛濫。
而這種憐愛,是普遍的、本能的、具有進化意義的,可促使成人對嬰兒的照料。
但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現在卻被貓星人徹底利用了。
不信你可以採訪一下身邊的朋友,是智人幼崽可愛,還是貓可愛。
這裡,還需要提到一個關於貓叫聲的冷知識。
原來,貓為了自己的鏟屎官,還形成了一套用「喵」組成的獨特語言體系。
喵叫,雖然是貓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卻不是它們與同類交流的工具。
貓本身就是種非常安靜的動物。
通常需要幾百個小時,研究人員才能觀測到野生種群中喵星人的一聲喵叫。
然而在家養寵物貓中,我們聽到喵喵叫的頻率卻非常高。
研究認為,貓會根據自己主人的反應,摸索開發出一套獨特的「喵語」。
每一聲喵叫,都是喵星人在與鏟屎官互動的過程中習得的,就是為了獲得關注,與主人溝通。
2003年康奈爾的一項研究就證明了此事。
研究員錄下了12隻不同貓的叫聲,然而只有它的貓主人能認得並聽懂這些叫聲的含義。
這完全就是喵咪與鏟屎官之間的「暗號」,換個人或換隻貓都可能發生「雞同鴨講」的事故。
除此之外,家貓的叫聲中還含有一種特殊的頻率,這是大多數貓科動物沒有的。
而這種叫聲的頻率,與人類的嬰兒的哭聲就非常相似,同樣能激起人類的保護欲。
所以說,喵咪是把嬰兒的啼哭聲模仿的惟妙惟肖。
人類聽到這種叫聲後會變得坐立難安,恨不得將它們捧在手心,日夜呵護。
從這種種行為看來,貓確實利用我們的憐幼天性。
它們詭計多端,占據了我們原本應該花在自己後代身上的時間、精力以及其他資源。
而這第一批受蠱惑的人類,很可能就是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
考古證據顯示,古埃及人首次有目的地培育家貓。
從那時起,野生或半馴服的貓才開始住進人類的家庭。
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壁畫中一隻在女人椅位下吃魚的貓
古埃及人對貓的寵溺,讓現今所有「貓奴」都自嘆不如。
那時候貓已經躍居神位,成為貓神「貝斯特」(Bastet)。
在埃及,殺貓的人甚至是要被處以死刑的。
我們都知道在古埃及只有具備經濟實力的主人,才能製作木乃伊。
但考古學家,就曾在尼羅河畔找到了30萬具貓木乃伊。
而且,這些貓木乃伊旁,還會放上一些魚形玩具作陪葬,無比風光。
之後,雖然古埃及文明滅亡了,但它們的遺產——乖巧的貓咪卻遍布全球。
所以說在貓的馴化史上,古埃及人真是做了一件大事。
從埃及出口的喵星人,開始踏入遍布歐洲。
而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喵星人也被帶上了甲板,順勢占領全球。
幾個世紀以來,貓已經是航海文化的精髓。
除了為水手們排解寂寞外,最重要的還是貓能夠控制老鼠。
要知道,老鼠在船上的危害可不小,偷糧食不說還容易咬壞繩索、木製品與電纜等,後患無窮。
即便是現在,西方許多迷信的老水手依然會因為一艘船沒有貓而不願意遠航。
這時候回過頭看一下你就會發現,貓星人與人類的發跡史是吻合的。
從農耕文明到大航海時代,家貓也實現了「全球化」。
人類征服世界,而貓憑藉征服人類來征服世界。
但即便是與人類日夜相處,貓卻幾乎從未放下高貴的身段。
比起點頭哈腰汪星人來說,傲嬌的貓怎麼看都不像被馴化過的物種。
左邊是現代寵物貓,右為非洲野貓
而從遺傳學的角度上看,家貓與野貓的相似程度,也大於狗和狼的相似程度。
這時對比一下汪星人就一目了然了,狗的外形與性格是天差地別。
美國養狗俱樂部記錄在案的狗就有190種,而世界犬業聯盟記錄的犬種就更多了,達340種。
在長達兩萬年的狗馴化史中,人們會給狗分配高度專業的工作,所以定向育種使狗的外形高度分化。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犬種為大丹犬,最小的則為吉娃娃
反觀家貓,差別就沒有那麼大了。
根據美國愛貓者協會的記錄,目前美國只有42種貓。
與工作犬不同,人類幾乎對貓沒有什麼期待,無非就是讓它陪伴人類與抓老鼠。
它們用自己原來的外形,就已能完全勝任這些任務。
所以人類,也就不那麼熱衷於改造它們的身體。
即便是大規模養貓的古埃及,也沒有特意去選擇擁有特殊形狀的貓咪。
直到近現代,人類才真正開始對貓進行家貓新品種的培育。
或許真正的馴化,現在才剛剛開始。
*註:基因漂變產生的性狀既沒有利,也沒有害,因此可以被保留下來成為種群的固定特徵。
而一旦將貓星人放歸野外,它們很快就會退化回野貓的樣子,捕獵能力依然強悍。
這就猶如放虎歸山,殺傷力依然不小。
時至今日,相當大一部的家貓還是「自由公民」,不依靠人類豢養依然能開枝散葉。
回到野外,這些天生的殺手本性就會顯露出來。
作為哺乳類中最專業的獵食者之一,流浪貓對當地某些野生小動物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貓已經至少造成了63個物種滅絕。
而據美國鳥類保護協會估計,全美國每年大約有5億隻鳥被貓所捕殺。
從全球範圍來看,每年大約有14億至37隻鳥類因貓的撲殺死亡。
所以貓,也成了僅次於棲息地破壞的「二號鳥類殺手」。
遺棄寵物貓,受害的可能還是其他小動物。
千萬年來,貓費盡了心思變成了最討人類喜愛的模樣。
到我們這一代,貓已經全然不用取悅於人了。
它們只需坐在那喵兩聲,就會有人對它點頭哈腰,俯首稱臣。
即便告訴了你這都是喵星人的陰謀,人類依然願意執迷不悔。
*參考資料
Vigne J D, Guilaine J, Debue K, et al. Early taming of the cat in Cyprus. Science, 2004.
Kurushima J D, Ikram S, Knudsen J, et al. Cats of the pharaohs: genetic comparison of Egyptian cat mummies to their feline contemporari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2.
Nicastro, Nicholas. Perceptual and Acoustic Evidence for Species-Level Differences in Meow Vocalization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d African Wild Cats (Felis silvestris lybica).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2004.
Scott R. Loss and Peter P. Marra.Population impacts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on mainland vertebrates.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2017.10.12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延伸閱讀

10種鴨血做的美食,下飯配酒兩相宜

沒想到最特別是烤鼠肉

死因太尷尬

17年前舊照出土!陷整形疑雲…網公開范冰冰少女嫩

省博物館獲68元獎勵大代誌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