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深層原因發人深省趣味無窮

9月
18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韓風秋


解放軍報融媒體
近日,有媒體報導,「俄軍擬恢復甦軍時期的政治機構,計劃在現有教育機構基礎上成立軍事政治總局」。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稱,俄國防部下屬的社會委員會副主席亞歷山大•卡尼什5日表示,在俄軍現有人事總局基礎上組建這樣的政治和思想機構是十分有必要的。新的軍事政治總局必須擁有充分權利,在軍隊範圍內實施嚴格的垂直管理:

從連到各軍兵種,直至國防部。這一機構不應是人事總局簡單的重命名。

眾所周知,政委首次出現在俄國臨時政府期間。1918年4月8日,根據列寧的倡議,在紅軍中建立了最早的專門政治機關,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下令,在軍事人民委員部下面成立全俄政治委員局,同年7月,政治委員制度被全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以立法的形式給以確立,隨後,蘇聯軍隊各級部門都設立了政治部門與政委,這些政工人員成為蘇軍勝利的保障。但此後政治部門又幾經變化與調整,地位也幾經沉浮,甚至數次被取消。
1940年政工人員被完全取消,由指揮官助理負責政治工作。衛國戰爭開始後,政工人員重返部隊,他們主要任務是防止打敗仗的部隊士氣下降。戰後,總政治局成為了蘇共在軍隊中的一部分。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部隊中的政工人員地位再次下降。蘇聯解體後,政工人員也從軍隊中消失。
那麼,1991年就實施去黨化、撤銷總政治部、廢除政委制度的俄羅斯軍隊,如今為什麼要恢復政委制度?在這一重大變革背後,都有哪些軍事政治考量呢?
筆者認為,首先這是俄軍對軍隊政治屬性的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以暴力為後盾的統治和管理組織;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本質上是經濟利益的鬥爭;政黨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並為其根本利益而鬥爭的政治組織,是政治鬥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暴力工具。顯然,經過20多年的大亂到大治,俄羅斯人對軍隊作為國家政權穩定和國防安全的基石的認識更加清醒。特別是近些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政治上不斷對俄羅斯施加外部影響,在經濟上不斷對俄羅斯加重製裁,在軍事上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讓俄羅斯越來越認識到建設一支絕對忠於國家現政權的軍隊的極端重要性。正如俄國防部下屬的社會委員會副主席亞歷山大•卡尼什說的那樣,「在全球信息對抗的背景下,軍隊政治和思想工作的作用大幅增加,因此必須對軍隊進行根本性改革,有專門機構來負責軍隊的道德和思想工作。在這項工作中應考慮到國內的社會和政治局勢,從而增強國家的國防能力,提高部隊戰備水平」。
其次,這是俄軍對軍隊戰鬥力生成規律的重新認識。在軍隊戰鬥力構成要素中,人是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而人的政治傾向、思想素質、道德水平和戰鬥精神等則直接影響和生成軍隊的戰鬥力。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軍隊經歷了二次車臣戰爭、喬治亞戰爭、敘利亞反恐戰爭等四次大的戰爭,打勝了二次,戰敗了一次,最後的一次還在鏖戰中。這20多年間,俄羅斯軍隊曾經狀況不斷,違法亂紀現象嚴重,貪污、盜竊、嗜酒甚至吸毒屢屢發生。特別是倒賣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犯罪行為,一度在俄羅斯軍隊中十分猖獗。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通過政治工作加強政治思想、道德操守和軍隊紀律等方面的建設。正如俄軍事專家亞歷山大•赫羅連科解釋的那樣,「從解決當前軍隊面臨的複雜問題角度看,這一計劃是正確的」。

再次,這是俄軍對歷史傳統的重新認識。中國老百姓有一句俗語,「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基因,盲目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其結果往往會像「邯鄲學步」一樣,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政委制度在蘇聯紅軍中曾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蘇聯紅軍中的黨政工作文件彙編有這樣的一段話:「未來的歷史學家將會驚訝的發現,我們的領導者在估計勝利的可能性時往往會更加認真計算的是布爾什維克的數量,而不是大炮和機槍的數量。」這段話對政治工作特殊作用作出了很好的詮釋。今天,俄羅斯軍隊重建政委制度,無疑是對歷史傳統的一次再認識。儘管俄羅斯新的政委制度不可能恢復到蘇聯紅軍時期那樣,但有著傳統底蘊的政治工作一旦在俄羅斯軍隊復活,必然會讓俄羅斯軍隊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綜上所述,俄羅斯軍隊恢復政委制度,是未雨綢繆之舉,是因應嚴峻複雜鬥爭形勢的產物。如能扭轉思想多元、紀律渙散的不利局面,解決好「聽誰指揮、為誰而戰」的根本問題,俄軍必將成為一支思想高度統一、作風高度一致,令對手望而生畏的強大軍隊。

延伸閱讀

比閃瞎眼的人過的好?

李華棟——己亥墨象—當代中國畫筆墨百家學術觀摩展

超級美味又營養

彌留之際還念叨著

私房【擴散】「最美街道」終選投票開始啦!快來給雙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