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 入坑“瓦格納”指(好)南(難)


3月
30
2022

“他們說不夠流行,就不夠資格。他們說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

綜藝欄目《聲入人心》的熱播,打破了對於古典音樂高冷的固有偏見,也讓我們發現:古典音樂並不遙遠,它也是可以被大眾欣賞和接受的。

如何邁出欣賞古典音樂的第一步?中國國家大劇院首任院長陳平說:進入古典音樂, 瓦格納是必經之路。

你也許從未聽過瓦格納的歌劇,但你一定聽過瓦格納的音樂。那首新人步入教堂時的《婚禮進行曲》,就出自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

歐洲古典音樂界的傳統盛會“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即由瓦格納 《尼伯龍根的指環》開啟,時至今日已有一百餘年。封面圖片就是曾參加過音樂節的名人,其中包括尼采、托爾斯泰、希特勒、毛姆、加繆、霍金等人,都與瓦格納頗有淵源。

1.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我想和家人一起欣賞瓦格納的音樂

在疾病確診之後,霍金沉浸在瓦格納的音樂世界中,並不斷從音樂中獲得慰藉。他把瓦格納稱為“適合我所處的黑暗和世界末日情緒的人。”他認為瓦格納是“設法用音樂轉達感情”,並稱贊道:“瓦格納比任何人都強。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一起欣賞瓦格納的音樂。”

霍金最愛的瓦格納的作品是《Die Walkure,Act 1:Vorspiel》。1964年,他和他的妹妹菲利帕前往拜羅伊特看尼伯龍根的指環,霍金看完後感歎道:“我當時並不知道《指環》那麼好,其中的《Die Walkure》給我留下了極大的印象。”

瓦格納劇院內部,拜羅伊特音樂節就在這裏舉行

正如 拜羅伊特音樂節音樂總監蒂勒曼提到的那樣:如果我們越近距離了解瓦格納的音樂作品,就感覺越好奇、越勇敢,也越敏感。沒有什麼比瓦格納的音樂更能給人帶來深切而重大的體驗。

接近理查德·瓦格納最好的方式是什麼?也許是從 最接近瓦格納思想的人——演繹他音樂的指揮家 克裏斯蒂安·蒂勒曼開始。

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導演烏韋·埃裏克·勞芬伯格評論道:“蒂勒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瓦格納詮釋者。他參透領會了瓦格納不可思議的複雜音樂,並將其近乎完美地表現出來,帶給我們音樂上的極大滿足。”

蒂勒曼現為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是古典音樂界公認的繼卡拉揚之後湧現的德奧重要指揮家之一,有著“小卡拉揚”的稱號。他也是瓦格納音樂節——拜羅伊特音樂節的音樂顧問。

在第一次被引入中國的著作《我的瓦格納人生》中,蒂勒曼從一個專業指揮家的角度,破除了大眾的種種誤讀和猜測,為我們呈現了音樂領域的瓦格納。

電影《萬物理論》

2.

入坑瓦格納之曲:《漂泊的荷蘭人》

在蒂勒曼看來,入門瓦格納並非難事,也許是一次偶然的巧合,便叩開了瓦格納的大門:

“能在家裏或學校裏初次體會一下瓦格納是非常理想的。只需要一個好的(或壞的)音樂老師,就能夠決定你的一生是否將伴隨著古典音樂度過,是否將伴隨著瓦格納度過。

這不是說後天不可以彌補。電視上轉播的歌劇,拜羅伊特的公開放映,在慕尼黑和柏林舉行的“大家的歌劇”,或者是工作中某個同事買了歌劇院的套票而某一天臨時有事去不了——機會到處都有。你只需要好好利用。

關於這樣的幸運機會有很多故事:例如,一個在超市收銀的女生得到了一張歌劇票,當她聽到《羅恩格林》的序曲,不知道什麼突然打動了她,讓她成為了歌劇和瓦格納的狂熱擁護者。我很喜歡聽這樣的奇聞逸事。”

在眾多瓦格納寫就的音樂戲劇中,我們該選取哪部作品作為開啟瓦格納之門的鑰匙呢?蒂勒曼建議道,可以從他的《漂泊的荷蘭人》開始。這是 一部狂風暴雨式的、緊繃的、黑暗的音樂作品。故事發生在17世紀中葉的挪威海岸,在瓦格納所有的歌劇中劇情無疑是最扣人心弦和激動人心的。

克裏斯蒂安·蒂勒曼

事情的起因在於一個荷蘭人嘗試繞過好望角,失敗後說了褻瀆上帝的話。他為此受到了懲罰,注定要在海上漂泊,直至世界末日,除非他找到一個忠心愛他的女子打破他身上的詛咒。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拯救者森塔,而森塔在他上岸之前就已經愛上了他的畫像。年輕的獵人埃裏克也很喜歡森塔,這時就出現了我們所熟悉的三角戀愛。

這部作品傳遞的信息清晰而簡單:在你的生命中如果特別想要得到某樣東西,那你永遠也得不到它;如果你太想得到某樣東西,只會傷害自己。荷蘭人經過七年的漂泊和孤注一擲才能登陸一次——他有什麼可失去的?然而,他期望一個不完全屬於他的女孩獻出全部。漂泊的荷蘭人被命運驅使永不寧靜的本性,在一開始就為結局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這部作品其實反映了瓦格納對於人生的思考,當時瓦格納的職業生涯在馬格德堡和裏加以失敗告終,在德累斯頓也即將遇到麻煩。究其原因,在於想要的太多,在於他受到極大的野心驅使。我們不能確定,但他若真如大家說的那樣認同荷蘭船長這一角色,那麼他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學到點什麼。他應該對自己說:我不想以那種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我必須過得小心些。如果這樣我們還會看到《漂泊的荷蘭人》《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和《尼伯龍根的指環》嗎?也許就不會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曾說:“人生苦短,藝術長青。”現實中的瓦格納不像藝術中的瓦格納那樣睿智。

不過,《漂泊的荷蘭人》只是瓦格納音樂世界中的冰山一角。不止入門,蒂勒曼在《我的瓦格納人生》中也為我們提供了接近瓦格納的捷徑。他將所有瓦格納的歌劇系統地整理,從音樂起源、角色與樂隊編制、劇情到瓦格納的個人奮鬥史,從台前到幕後,帶領讀者領略全景式的瓦格納的音樂世界。

3.

只有藝術家才能從世界的手中拯救世界

瓦格納的音樂戲劇都是關於權力和愛情,權力或者愛情。

沃坦的女兒布倫希爾德違背了他作為眾神之父所定下的法律,使沃坦的王國分崩離析,他必須為此懲罰她;馬克王試圖讓康沃爾和愛爾蘭之間永遠保持和平的計劃被愛情魔藥挫敗了;布拉班德的艾爾莎在她被認為已經死去的弟弟、布拉班德正統的戈特弗裏德公爵再次出現時恢複了正常生活,卻付出了永遠失去羅恩格林的代價。

瓦格納的英雄們常常來自於外界或上天,這都是節目中的一部分:要說清楚這些天鵝騎士、注定永遠漂泊的船長和純潔的愚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並不容易。他們是誰?他們要做什麼?他們最終去了哪裏?這些問題常常都籠罩在神秘與奇跡之中。

在蒂勒曼看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他們帶來改變,暴露出沖突,從過時的規則和形式中解救社會,打破禁忌。他們都是他們的創造者理查德·瓦格‘另一個自我’的顯現,他們象征著瓦格納藝術家的靈魂——施托爾青這樣的角色更加傾向於市民階層,帕西法爾這樣的角色更加具有宗教色彩。 ”

理查德·瓦格納說, 只有藝術家才能從世界的手中拯救世界。在瓦格納自己的玄學體系中,他通過他的藝術(近似於第二次生命,至少是可以擁有第二次生命的完美幻想)創造另外一個世界來拯救舊世界。

當然,瓦格納提出的要求非常高。這位拜羅伊特的大師所講的是創造世界。從一開始他就扮演造物主的角色。秉持這一信條,理查德·瓦格納在浪漫和現代之間,在神話故事和精神分析之間找到了平衡。蒂勒曼說:

“他是最後一批真正尋求超自然的人,也是第一批深深觸動我們潛意識和無意識思維的人。瓦格納走向極端。他的音樂戲劇中充滿了謀殺與暴力,以及亂倫、複仇、背叛、淫穢、色情,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然而在經歷過瓦格納之後,我們回到家裏,會覺得自己更堅強。我們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在沃坦和他的同伴身上,懂得了生活是如何讓人筋疲力盡。在瓦格納的作品裏生活總要繼續。”

瓦格納雕像

在《眾神的黃昏》結尾究竟發生了什麼?先是世界毀於火焰,然後又重新開始。在季比宏人的宮殿旁燃燒著葬禮的柴堆,為了紀念死去的齊格弗裏德,布倫希爾德往柴堆中扔了一個火把,然而火焰卻突然黯淡下來,瓦格納在這裏寫到:“萊茵河水漫過河岸,水從燃燒的火上流過,一直到大廳的門檻。”好像自然的力量在相互對抗,毀滅世界的大火就這樣熄滅了。誰又能知道,布倫希爾德和她的坐騎格蘭德跳過火焰是不是為了躲到水中?反正被描寫為“黑色精靈”的阿爾貝裏希特幸存了下來,萊茵河的女兒們也躲過一劫——忽然間景象又回到了十四五個小時之前,《萊茵的黃金》開頭“在萊茵河的河床上”。

這個信息很不普通。它沒有傳遞給我們任何關於忍耐的老生常談,也沒有向我們講一些“生活雖然充滿不幸,但總要繼續,所以我們無需擔心”這樣的陳詞濫調。反之,它包含著極大的挑戰。對於其他歌劇作曲家來說,可以像古希臘悲劇那樣抒發情緒: 首先是悲痛,然後是恐怖,最後當托斯卡從聖天使橋上跳下的時候,或者阿依達和拉達梅斯被活埋時,這些情感都導向淨化,從而使我們感覺自己也被洗淨了。

作為觀眾,我和台上的人物一起患難與共——在歌劇結束的時候我會感覺自己成為了一個更好的、更理性的人,因為我經歷了這些歇斯底裏和情不自禁,將來就能更好地控制情緒。很多歌劇的悲情結尾也是——或者說首先是——對觀眾們的警告,不要讓事情最終發展到這個局面:唐璜下了地獄,弄臣刺死了他自己的女兒吉爾達,或者在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裏,咪咪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希望。

瓦格納的作品也有類似的效果。《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向我們展示了一副可怕而緊急的災難圖像,我們看後大呼:我可不要這樣!我永遠也不要陷入那個境地!然而瓦格納並不到此為止,當最後的和弦消失,大幕落下,音樂戲劇不但沒有結束,而是才剛剛開始。觀眾把它帶回家裏。那也是整體藝術的一部分。

拜羅伊特音樂節宣傳海報

瓦格納說,接受它,忍耐它,我會給你足夠的時間——但你從這份體驗裏能夠得到什麼,並不止於舞台上發生的一切。瓦格納點燃了通往未來的導火索,從而違反長久以來的歌劇傳統。點燃導火索需要火星,燃燒過的餘燼表明並非一切都是冰冷和毀滅。正因為如此,阿爾貝裏希(也許還有他的兒子哈根)在《眾神的黃昏》中幸存了下來;正因為如此,在《唐豪瑟》的結尾,教皇的隨從拿出了綠葉;也正因為如此,在《紐倫堡的名歌手》中,伊娃和施托爾青最終發現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瓦格納是個烏托邦主義者,盡管失常且混亂,盡管虛無而頹廢,但他從未放棄希望。從他的歌劇那些令人滿意的結尾中,我可以吸取很多東西;它們並不粉飾太平,它們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相關圖書

《我的瓦格納人生》

克裏斯蒂安·蒂勒曼 著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中國樂迷熟悉的“大熊”來了!進入古典音樂,瓦格納是必經之路;聽懂瓦格納,從蒂勒曼開始。借助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瓦格納詮釋者,走近一個偉大的幽靈、一個偉大的時代和一個偉大的歌劇王國。

作為當今最負盛名的德國指揮家,克裏斯蒂安·蒂勒曼以嚴肅、低調、內斂、謹守德奧傳統著稱。在三十年的歌劇指揮生涯之後,蒂勒曼首次以文字方式呈現他的瓦格納人生——瓦格納如何成為他命運的指引,如何造就了他的音樂思想和情感,他又如何運用這種思想與情感去闡釋瓦格納。

本期互動

來聊聊,你最喜歡的音樂家或者你最喜歡的一首古典樂曲?愛音樂的朋友請隨手點個在看吧~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