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 胡


4月
02
2022

二 胡

孟芹玲 ||安徽

我喜歡過許多種樂器,二胡是我的“初戀”。孩童時對二胡的那種癡迷、憧憬、夢想,那種美好的心境,現在回想起來,心裏仍有一些激動和幸福的感受。

對二胡的喜愛是因為大我十多歲的哥哥有一把二胡,那時他在較遠的農場,難得回來一次,每次回來便會拉他的二胡,都是有些難度的曲子,如《賽馬》《二泉映月》等,整個大院裏都回響著悠揚的琴聲。他把二胡看得很寶貝,走到哪帶到哪,只有高興的時候才讓我摸一下,對我想學的要求不屑一顧,在我的軟磨硬泡下,才告訴了我二胡的構造和一些最簡單的指法,這算是我對二胡的啟蒙了。

對二胡由喜愛到癡迷,還與學校裏那群二胡愛好者同學有著決定性的關系。每當學校舉行文藝匯演時,總有著最出彩的一群同學,在水泥主席台上用二胡表演著精彩的節目,有獨奏,有合奏,熟練、悅耳,總能博得陣陣掌聲,與各個班級千篇一律的演唱、舞蹈等節目相比,顯得很高大上。這群表演二胡的同學來自不同的年級和班級,但他們都是縣面粉廠的職工子弟,據說廠裏有位二胡高手,但只免費教本廠職工的子女,才藝不外傳。

我很想有一把二胡,並學會它,也能像面粉廠的同學們拉得那樣好聽,這,成了我日思夜想的願望。姐姐得知了我的想法,很快付諸了行動,那時不滿16歲的姐姐剛參加工作,實習工資每月只有14元,要想在樂器店裏買上一把二胡很不容易。為了節省一些費用,姐姐到徐州市民族樂器廠為我定制了一把,花費2元錢,我終於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把二胡。嶄新的二胡令我愛不釋手,琴筒琴杆是深棗紅色的,棕黃兩色花紋的蒙皮,桔黃色的琴軸,一粗一細兩根尼龍弦之間是用竹竿和馬尾做成的琴弓。這把二胡我非常滿意,只是拿在手中份量較輕,我知道這是所用木材的差別,我也知道2元錢買來的二胡,是不可能什麼都完美的。畢竟我擁有了它,隨時都可以學習和練習,我很知足。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哆來咪發唆拉西哆的練習,從D(1,5)調開始,剛開始的時候,琴弓發飄,不能始終接觸琴筒,在兩弦間經常擦碰,出現很多雜音,有些難聽,連我自己都不忍卒聽。但因為熱愛就會堅持,慢慢的聽起來聲音就柔和多了。熟悉以後我就想著拉簡單的曲子,記得我開始的第一首曲子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後來我凡會唱的歌,都試著拉,雖然我會唱的歌,簡譜基本能記下來,但僅D調不換把就不能解決曲中音域寬8個音符不夠用的問題,只能高音用低音代替,低音用中音代替,所拉的曲子就變了味,不好聽。後來在哥哥的指點下,又知道了C(2,6)調,有的歌曲適合用D調,有的用C調方便。就這樣練了兩年,自己摸索學會了幾首簡單的歌曲。接下來因忙於中考、高考,二胡的練習就不得已中斷了。

重新拾起二胡,是在考上大學以後。那時大學生中也有不少擅長樂器的,多經過小時候的系統學習。經濟系八一級外貿專業有兩位很優秀的小提琴手,我們專業裏有一位拉大提琴的女同學,系裏的文藝演出,他們的表演很出彩。和他們比起來,我的二胡是不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同學在學吉它、口琴等等。和這些樂器相比,我的二胡又有些土氣,不時尚。我也順大溜買了口琴吹著玩,有時也摸摸別的同學的吉它,但我還是將這把二胡帶到了學校,堅持練習起來。室友的哥哥原來也拉二胡,後來因故停止。室友便將哥哥的一本二胡曲集送給了我,裏面有我喜歡的《二泉映月》,但對我來說太難了。此時的我已經看不上小時拉的歌曲了,我便像啃骨頭一般,一節一節地自學,後來終於大約有一半被我啃出來了,自己聽著也基本像了,只是不知道離標准還有多大的距離。

剛工作的時候,學吉它很流行,單位裏有幾位學的,也將吉它帶到單位。中午在市委食堂吃過飯後,常常一起玩一會,就將二胡置於一邊。再後來,這把二胡終於因為蒙皮破了,又不值當修,而不得不丟棄了。

覺得二胡和其他樂器比起來,總有那麼一些鄉土氣息。在以後的日子裏,古箏又成為我的最愛,我的興趣、精力、時間都在於此。工作、家務、孩子,本來已經是滿負荷了,那些年,更多的時候是覺得疲倦了,就坐在古箏前練習,權當是休息了。

退休了,我把母親接了過來。起初母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理,只需要做飯、洗衣照顧一下就行了。我的古箏學習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有了空閑時間,我又惦記起二胡來。剛工作的兒子知道我的心思,給我買了一把二胡,作為生日禮物。有一段時間,我參加了由市文化館組織的二胡培訓班,跟著專業老師學習、練習,又進步了一些。不上課的時間,我又一點一點把《二泉映月》摸索完了,自我感覺還行,但要練熟是需要很大功夫的。這樣的日子只有幾個月,母親便臥床了。我全心照顧母親,直至她老人家去世。沒多久,孫子出世,帶孫又成了我的主要任務。二胡續夢也差不多結束了。

我與二胡結緣許多年,最終也沒有學出個所以然來,甚覺遺憾。但二胡曾承載著我的夢想,就像我生活中的一縷陽光,給我希望,在平淡枯燥的生活中帶給我無限的樂趣,與二胡相伴的時光,是我永遠的溫馨記憶。室友送給我的那本二胡曲集,幾十年過去了,紙張早已發黃,但我仍然認真地保存著,就像珍藏著一段友情。更讓我欣慰的是,我的夢想,總有親人的關注和支持,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也給了我追求夢想的力量。

圖片/作者

作家簡介

孟芹玲,網名蒼耳,安徽濉溪縣人。蚌埠市作家協會會員。近年來有作品發表在《散文詩世界》《淮河晨刊》《仙遊今報》等紙媒,收錄於散文集《踏歌而行》,刊發在海外報刊。在文學平台《冬歌文苑》發表散文、詩歌、文學評論等三十多篇。現任《冬歌文苑》編審。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無 之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琅 琅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聖華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