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大提琴宗師,超凡演繹8部絕美的大提琴協奏曲


4月
27
2022

▲ 大提琴協奏曲中技巧最艱深輝煌的

普羅科菲耶夫《交響協奏曲》

厲害的 鋼琴小提琴協奏曲

隨隨便便就能列舉出二十多首

但傑出的 大提琴協奏曲 卻鳳毛麟角

大提琴 音色低沉醇厚

很容易被厚重的管弦樂隊淹沒

如何從樂隊中瀟灑殺出重圍

這8首神作告訴你

1. 優雅而惆悵的宮廷風

海頓《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

海頓在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上的不朽成就很大程度掩蓋了他在協奏曲方面的光輝,他的不少協奏曲如今已被人遺忘,但一首小號協奏曲和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卻成為了傳世經典。

在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中,莫紮特充分發掘了鋼琴、小提琴和管樂的協奏功效,卻沒留下大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和鋼琴協奏曲偉大至極,但並未單獨為大提琴創作協奏曲,而是留下了一部《三重協奏曲》。這令海頓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成為了這個時期最為珍貴的作品

這首《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783年,距離他創作的《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已過去二十年之久,因此相比之下,這部作品氣質上更加成熟,擺脫了單純的活潑熱情,融入了幾分沉思的意味。

卡薩多演奏:海頓《第二大提琴協奏曲》

海頓的曲子大多聽起來明朗歡快,但是我們都知道,他和莫紮特一樣,在生活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部大提琴協奏曲中,首樂章的開頭就能聽到,盡管樂句的情感色彩是微笑般的,但其中又夾雜著些許惆悵的感覺。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多對這部作品的演繹,真正發掘出了隱藏在微笑背後,海頓那閃爍其間的悲情色彩,這也賦予了作品更深層、更複雜、更耐人尋味的品鑒角度。

2. 明朗而溫暖的意大利風

鮑凱裏尼《降B大調第九大提琴協奏曲》

鮑凱裏尼是一位與海頓身處差不多時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同時他自幼便是一位別具天賦的大提琴演奏家。他一生創作有多部精彩的大提琴作品,但大多數已經被歷史所遺忘,唯獨這首《降B大調第九大提琴協奏曲》成為了每個大提琴家必拉的經典之作。

由於手稿流傳時的散亂,這部作品曾經過多次重新修訂,因此許多演奏家呈現出來的面貌會有所不同。但無一例外的是,這首曲子中散發出的那種明朗樂觀、活潑典雅的音樂風貌。該作品中甚至有不少在當時非常“先鋒”的作曲手發,這也賦予了其獨特的歷史價值。

史塔克演奏《降B大調第九大提琴協奏曲》

在不少樂迷心目中,史塔克是一位趨於理性的超技演奏家。他對鮑凱裏尼這部作品的詮釋中,也是獨具韻味。他並沒有過分沉溺於柔媚與抒情,而是非常骨感地勾勒出了這部作品神采奕奕的氣質。

他的演奏中既有著鮑凱裏尼音樂中那意大利式的浪漫與熱情,又充滿了力量感,尤其是在第三樂章中展現出的那種雄姿勃發、英氣十足的氣勢,令人百聽不厭。

3. 斯拉夫民族的雄渾豪邁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很長一段時間,大提琴並不被視為一件容易寫出精彩的協奏曲的樂器,它很難從厚重的交響聲部中殺出重圍。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幾乎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部,和同一時期創作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一同成為了他整個藝術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這部大提琴協奏曲非常的交響化,樂隊聲部渾厚飽滿,而大提琴獨奏的聲音始終能夠完美地與樂隊抗衡,並在這種激烈的對峙中形成一種異常壯麗輝煌的聲效。這部大提琴協奏曲是每一個大提琴家都繞不過去的經典,許多大師一生中會多次錄制這部作品。

在這部大提琴協奏曲中,德沃夏克延續了他擅長的斯拉夫風格,從中能聽到大量粗狂豪邁的波西米亞舞曲元素。並且,他在其中許多抒情意味十足的樂段中融入了美國黑人靈歌的元素,令人印象深刻。

羅斯特洛波維奇演奏《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在諸多傑出的詮釋者中,羅斯特洛波維奇無疑是廣大樂迷心目中,這部作品最佳的演繹者之一。他一生曾多次錄制這部作品,對其中許多樂句有非常獨特的理解。

羅斯特洛波維奇的演奏豪邁奔放,熱情而不失控制力,大提琴在他的雙手間發出通透洪亮的聲效,與雷聲滾滾的樂隊激烈交織在一起,迸射出史詩般震懾心魄的沖擊力!

4. 遲暮之年的回首悲歎

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晚年交響作品的巔峰之作,那充滿悲歎、懷戀、憤慨而無奈的情緒,充分展現了大提琴這件樂器在展現悲情色彩時的獨特魅力。

這部作品包含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並未采用傳統意義上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流露出了短暫的詼諧和激越;第三樂章是一首憂鬱的短詩,一個簡單的旋律反複吟歎,仿佛在傾訴對往事的懷戀。末樂章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大提琴發揮出了輝煌的演奏技巧,在逐漸黯然的情緒將盡之時,悲痛的和弦與開頭形成了呼應!

杜普蕾演奏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長久以來,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與杜普蕾的名字緊密相連,在愛樂朋友們心目中,提到杜普蕾就會想到此曲,演繹過此曲的大提琴家也必會被拿來與杜普蕾相較。

而杜普蕾最備受推崇的,便是她1965年與指揮大師巴比羅利合作的這一版。

5. 精致而炫麗的法式風情

聖桑《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聖桑的《A小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名氣遠甚於他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這首作品篇幅短小,每個樂章都精巧凝練、富麗堂皇,是許多大提琴家摯愛的曲目。

熱烈激動的首句,開門見山地將人帶入華麗熱情的音樂氛圍中,第二樂章溫婉端莊,宛如宮廷舞步,第三樂章則充滿旺盛的活力,典型的聖桑式“兩山夾一湖”的協奏曲模式。

富尼埃演奏《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法國大提琴家富尼埃,是一位非常具有詩意的大提琴演奏家,雖然有著高超的演奏技巧,但他的琴聲從來不會展現出淩厲的一面,而是具有一種溫暖的人格魅力

聖桑的這部大提琴協奏曲風格上是十分華麗炫彩的,但在富尼埃的演繹中,我們能聽到的不僅僅是流於表面的光澤,更是蘊含在那細膩的揉弦中的款款深情。

6. 一部值得回味的詩篇

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凝聚了他最精湛的作曲技法和最動人的旋律。

一開場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舒曼式旋律,旋律線條極其悠長舒展,繚繞深邃,乍聽難以把握,但反複欣賞後會被這動人的旋律所迷住。第二樂章同樣柔美動人,第三樂章進入了輝煌的回旋曲。

麥斯基演奏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米沙·麥斯基是一位生於拉脫維亞的猶太人,18歲那年以高超的琴藝奪得了柴可夫斯基大提琴大賽的桂冠,因此得以保送至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一代宗師羅斯特洛波維奇學習。除了老羅,他還有另一位重磅級導師皮亞蒂戈爾斯基。在兩位泰鬥的指導下,麥斯基可謂如虎添翼,技術輝煌而又細膩靈動。

麥斯基的演奏有著非常鮮明的性格,他在對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演繹中並未過多流出出許多前輩大師演繹中常有的遲暮感,相反更富有年輕人的活力。

7. 野性十足的西班牙風情

拉羅《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拉羅雖然是法國作曲家,但始終癡迷於西班牙風格的音樂。他最赫赫有名的兩部作品,一部是為小提琴和樂隊而作的《西班牙交響曲》,另一部就是這首《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這部作品宏偉大氣,首樂章先聲奪人,氣勢雄壯。第二樂章抒情與諧謔兩種風格相互結合,頗有趣味。第三樂章的主題源自一首非常著名西班牙民歌,薩拉薩蒂、法雅等作曲家都化用過這段旋律,西班牙味十足。

哈勒爾演奏拉羅《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不同於許多炫技型大提琴家喜歡把這首曲子拉得速度飛快,美國大提琴泰鬥林恩·哈勒爾采用了稍慢的速度演繹這部協奏曲,力道十足,非常厚重結實,對音准和節奏的把控都彰顯出了大師級的水准。

8. 痛苦的嚎叫與狂奔

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肖斯塔科維奇的兩部大提琴協奏曲,都是大提琴文獻中不可多得的史詩級,《第一大提琴協奏曲》相對演出的頻率較高。

這首作品展現出了老肖簡潔而富有靈性的樂隊編配能力,大提琴以沉鬱、壓抑、悲憤的口吻宣泄著內心的狂瀾。第二樂章中大提琴泛音與鋼片琴的對話恍如置身於夢境。第三樂章的華彩是一長段痛苦的宣泄,直接沖向辛辣而奔放的末樂章!

馬友友演奏老肖《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在無數名家的精彩演繹版本中,馬友友對這部的詮釋是非常獨特的。他並沒有像大多數演奏家一樣極力渲染出陰森、尖銳、痛苦的音樂情緒,更是以一種溫和儒雅的口吻展露老肖音樂中那真摯的人性之光。

在欣賞大提琴時

如果你還不能聽出 版本差異

說明你需要補充一點 樂器常識

不妨看看入門課程吧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