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第101個獨立日 | 你一定要知道這位神秘的音樂家


5月
06
2022

今天,一個被歐洲人認為是

既是東方,也是西方的國家

迎來它的 第101個獨立日

它就是遙遠而安靜的

愛沙尼亞

今天,小編帶您走近這個波羅的海小國

和它的 國寶級作曲大師

當代最偉大的音樂家 阿沃·派特

Arvo Pärt

01 | 帝國之緣,命運多舛

▼《Searching for Roots》, 選自Searching for Roots- Music from Estonia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其餘兩國是拉脫維亞和立陶宛)。13世紀初,由於丹麥人日耳曼人征服波羅的海東岸,基督教傳入今天的愛沙尼亞——而這一地區也是歐洲最後皈依基督教的地區之一。此後的幾個世紀,這裏又被瑞典俄羅斯等北方列強輪流統治,在帝國勢力的沖刷中積累著民族認同。

18世紀伊始,當時控制著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瑞典王國北方戰爭中的漸漸失勢,作為其屬下一省的愛沙尼亞到1710年也全部被俄羅斯帝國占領。而後者也由於在這次戰爭中稱霸波羅的海,從此擁有了向西的出海口,擺脫了與歐洲缺乏直接接觸的地緣劣勢,變成了一個海上強國和世界霸權的爭奪者。

▼馬克思說,“波羅的海諸省,單是從地理形勢來看,就自然屬於任何控制著他們背後的土地的國家。”

▼《Zeitraum》, 選自Searching for Roots- Music from Estonia

十月革命之後,在俄軍退出,德軍進入之前的短暫間歇裏,愛沙尼亞宣布獨立——這次獨立持續的時間不長,很快因為戰爭,愛沙尼亞就又淪為被占領國,但愛沙尼亞人把宣布獨立的這天(1918年2月24日)作為自己的獨立日,也就是國慶節,每年都會慶祝。

▼ 愛沙尼亞國旗:藍色代表信念,忠誠和奉獻,也代表天空,大海,和湖泊。黑色代表愛沙尼亞的沉重和痛苦的過去,也代表愛沙尼亞農民的傳統黑色罩衣。白色代表自由,冬天的雪,和夏夜極晝裏的光。

▼《愛沙尼亞:我的土地,我的歡愉》

為了維持民族獨立,愛沙尼亞不得不同蘇俄進行了一場兩年多的戰爭。雖然戰爭以雙方達成和約,蘇俄允許愛沙尼亞永久獨立結束,但二戰中愛沙尼亞(經過幾年的德國占領期)於1940年再次並入蘇聯——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愛沙尼亞才重新恢複獨立

國運起伏,個體的命運也隨之跌宕

無論你是否成為歷史的幸存者

2014年被英國《每日郵報》評價為

“活著的最重要的作曲家”的Arvo Pärt

人生軌跡也寫滿了 民族和國家的影響

02 | 愛沙尼亞最著名的作曲家

提到愛沙尼亞的音樂家,Arvo Pärt不得不提。作為首位獲得國際聲譽的愛沙尼亞作曲家,2011年起至今,派特已連續多年都是世界“作品被演出最多的活著的作曲家”。派特不僅是愛沙尼亞的國寶,也是現當代音樂領域最具符號意義的名字之一。

▼ 《至阿麗娜》

他的作品,以極致的簡約制造異常豐富的音場,完美的構思以信徒般的虔誠為底色;似宗教的召喚,又極富人性力量,攝人心魄。

▼ Arvo Pärt 鋼琴作品全集

派特發展了一套他稱之為“Tintinnabuli”(鐘鳴作曲法)的嶄新的作曲技術。“這種技術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簡單,它包含兩個線條,一個大體上只是音級上的流動,另外一個則通過主要的三和弦進行的移動。但不凡的是,這一方法為創作的多元提供了如此豐富的可能性,賦予有限的音樂以廣闊的審美。對一位作曲家來說,創造一個全新的作曲體系是很少見的。而在批評家和大眾中都如此巨大的成功則更加少見。”

▼ 《懺悔卡農》

派特的聽眾包含了遍及全球,來自各文化的人群。他的音樂在電影,舞蹈,和繪畫中,甚至在社交媒體上,都展現了極大的影響力。他的音樂,即使你並不知道曲子和作者的名字,旋律卻可能耳熟能詳。他的代表作 Spiegel im Spiegel《鏡中鏡》常常出現在電影片段中,在鏡頭的背後靜默地講述心與心之間最微秒的故事。

▼ 《鏡中鏡》在電影《時空戀旅人》中(2013)

▼ 《鏡中鏡》在電影《疾走天堂》中(2002)

▼ 以《鏡中鏡》為背景音樂的現代舞片段

獲獎無數,曾以作品Passio《熱情》 ,Miscerere《混合》,和Kanon Pokajanen《懺悔卡農》三度(1989,1991,1997)提名格萊美“最佳當代作曲獎”。2005獲得歐洲教堂音樂獎。2007年,作品Da pacem Domine《上帝,賜我平靜》獲得格萊美“最佳合唱錄音”。同年,被德國弗萊堡大學授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2010年 In Principio入選格萊美“最佳古典當代作曲”提名。次年,以《第四交響曲》再或此項提名。2011年成為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作曲家”。

▼ 《聖約翰熱情》

03 | 無法擺脫的命運

將他推向暗夜盡頭的光

▼ 《為紀念本傑明布裏頓而寫的卡農》

派特出生於1935年。其時愛沙尼亞處於獨立狀態(1918年宣布獨立),但不久後即被德軍占領。等到派特作曲生涯開始,愛沙尼亞又已經是蘇聯的一部分。

80年代在國際樂壇初試啼聲,派特常常被與蘇聯先鋒作曲家Alfred Schunittke, Edison Denisov, Sofia Gubaidulina, Andrei Volkonsky等相提並論,當做是同一文化處境下的產物。但事實上,處於蘇聯邊緣的愛沙尼亞因受其治理時間相對短,影響相對淺;歷史上漫長的西歐文化影響尚在,派特的成長環境和典型的蘇聯作曲家不同。

雖然最初創作上師法肖斯塔科維奇與普羅科菲耶夫,但60年代起派特開始嘗試用十二音技法創作。

1960年,派特創作的愛沙尼亞音樂史上首部十二音作品Nekrolog《死亡名冊》,因其先鋒技法使他成為官方的眼中釘。1968年,作品 Credo《信經》由於其宗教題材在蘇聯遭禁,而派特也隨之進入了一段異常黑暗的個人反思時期。

這一時期持續了將近十年,期間他很少作曲。但在母國愛沙尼亞的這段停滯期卻容納了他在音樂上風格上的試驗和轉變,孕育了他藝術上的成熟。他與序列主義決裂,將眼光投向歐洲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音樂,同時漸漸重視音樂中的宗教性。經過《第三交響曲》的過度,1976年的Für Alina標志著派特風格上的轉變和個人創作新時期的開始。代表作 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Fratres,Tabula Rasa也都是這一階段創作的。

▼《白板》

▼《兄弟》

隨著當局對他的封殺愈甚,1980年派特不得不攜全家離開蘇聯。 在短住維也納後,定居西柏林,1992年才重返愛沙尼亞。期間他創作的《約翰受難曲》被認為是鐘鳴作曲法的集大成之作。80年代後期,愛沙尼亞的合唱傳統也在派特的作品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這個初春的周日,愛沙尼亞迎來它的第101個獨立日。讓我們聽著派特的音樂,在寧靜中祝福這個美麗的國家

~美麗的音樂和美麗的國家更配喔~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