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故事 | 猶抱琵琶半遮面


5月
22
2022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名稱:琵琶藝術(平湖派)

編號:Ⅱ-119

類別:傳統音樂

地區:浙江省平湖市

- 平湖派 -

琵琶是中國古老的彈弦樂器,原為“枇杷”,源於其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推手為枇,引手為杷”,相當於今之“彈”、“挑”,器以技名。

琵琶的起源與發展

秦漢至隋唐時期,琵琶是多種彈弦樂器的總稱。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琵琶經歷了由橫抱撥彈豎抱手彈的轉型。

唐代是橫抱撥彈琵琶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到明清兩代,琵琶藝人對琵琶樂曲特別是大型套曲的創編作出了很大貢獻,形成許多著名的琵琶演奏流派。

20世紀30年代,劉天華先生對琵琶進行大膽改革,首創六相十三品琵琶。

新中國成立以後,琵琶的發展達到新的高峰。現在琵琶除用於獨奏及民族管弦樂隊外,還是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潮州弦詩、福建南音等樂種的主要樂器。

平湖派琵琶的起源與發展

平湖派琵琶是中國琵琶演奏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浙江省平湖市傳統音樂,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清末民初時主要流播於江、浙、滬一帶。

1957年,平湖派傳人楊少彝到西安音樂學院任教,將平湖派琵琶傳入西北。

平湖派琵琶藝術以李祖棻(約1850年~1901年)為集大成者。李祖棻,號芳園,浙江平湖人,其琵琶藝術得之四代家傳。

他在繼承傳統古曲的基礎上,博采民間小曲、融匯貫通、編訂指法、擴大曲目,最終形成自己的理論和演奏體系,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整理匯編成《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出版。此書的出版標志著琵琶藝術傳派——平湖派的創立和形成。

平湖派琵琶力戒華而不實、矯揉造作,而以豐滿華麗、堅實淡遠的風格著稱,演奏時字密聲繁、音實韻長。

2019年,《湖上琵琶行》作為中國首部琵琶音樂劇,講述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平湖派琵琶”百年傳承史。

平湖派琵琶的技法與技藝

平湖派琵琶彈奏技藝別具一格,特色指法有“下出輪指”、“蝴蝶雙飛”、“抹複掃”、“七操”、“馬蹄輪”、“掛線輪”等。輪指有上、下出輪兩種。

平湖派基本采用下出輪,小、無名、中、食指依次彈下,然後大指挑上;兼用上出輪,食、中、無名、小指依次彈下,然後大指挑上。

經專家整理和研究發現,平湖派琵琶不僅擁有十三大套傳統曲目以及韻味獨特的曲風,還有左右手技法和特殊罕見的指法87種。

朱荇菁、楊少彝傳譜,任鴻翔整理的《平湖派琵琶曲十三首》是平湖派演奏曲目的代表,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淮陽平楚》、《鬱輪袍》、《海青拿天鵝》等。

平湖派琵琶在藝術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對當今琵琶各種風格的形成具有相當的影響。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源頭即是平湖派琵琶曲《夕陽簫鼓》。

在琵琶藝術實踐中

平湖派琵琶常將

詩句與音樂巧妙結合於一體

以詩入樂,寄景抒情,以樂寓詩

今天的非遺故事到此結束

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玉田泥塑徐水舞獅

評劇唐山皮影戲

北京玉雕北京絹花

晉祠廟會形意拳

孝義木偶戲聞喜花饃

阜新瑪瑙雕東北二人轉

江南絲竹越劇

功德林素食無錫精微繡

秦淮燈會淮劇

金銀細工制作技藝

竹雕揚州剪紙

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

特別說明:圖文部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