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古典樂迷圈層外的新觀眾,上海交響推出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


6月
06
2022

在演出開始之前,觀眾不知道演出曲目、不清楚演員陣容——今年,上海交響樂團創造性地推出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在紀念莫紮特逝世230周年之際,由上海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張櫓擔任節目策劃,從1月-12月,每月都有一場莫紮特主題音樂盲盒音樂會在上交音樂廳演藝廳上演:每場音樂會至少包括一首莫紮特的作品,其他曲目則有待在現場揭曉。眼下,1月-2月的該系列音樂會門票均已售罄。

“時下年輕人特別喜歡拆盲盒,作為上海的文藝院團,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為演藝市場注入一些新鮮玩法。”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介紹,之所以推出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是為了拓展古典樂迷圈層外的新觀眾。“大多數資深樂迷都很在乎演出曲目,但新的樂迷特別是年輕人,可能會對曲目沒有那麼敏感。所以,我們嘗試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吸引這些新觀眾走進音樂廳。”

為何把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定為莫紮特主題?指揮張櫓介紹,莫紮特一生創作了眾多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很多作品傳播度極廣,演奏率也很高。“現在有些年輕觀眾平時聽到的某些流行旋律,說不定就來自莫紮特的哪部作品。音樂會中也會上演其他非莫紮特創作的作品。無論作曲者是誰,我們會挑選可聽性很強、很帶勁、跨度較大的曲目帶給大家。”

“資深樂迷也許會奔著某個特定作曲家的作品而來,但如果是對古典音樂相對陌生的觀眾,我們更希望讓他們在一場演出中聽到更多作品。所以,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是非常適合有‘選擇障礙症’的觀眾的。”周平補充說,去年11月上海交響樂團在該系列音樂會中采取優惠銷售策略,邀請會員帶領一位非會員觀眾前來聆聽,“有觀眾買足了12場演出,可見非常認可上交這個品牌”。

張櫓說,一場盲盒音樂會不僅有曲目上的驚喜,也有表演陣容和形式上的創意。“今年的12場演出,每場演奏者人數各不相同,可能是小至兩個人的聲樂+伴奏組合,也可能是各種編制的重奏形式,甚至是30多人的樂隊編制。平日裏在舞台上專攻某個樂器的上交樂手,有可能也會嘗試他們平時很少公開演出的其他樂器。”

“但無論形式如何富有創意,我們策劃節目的根基是音樂本身,也希望用精巧的曲目安排和精湛的表演,讓更多人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張櫓透露,他孩子的預產期就在這幾天,所以在1月18日舉行的首場盲盒音樂會上,他特意准備了一首給寶寶的作品。

在針對資深樂迷的演出已然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後,上海交響樂團通過晚高峰音樂會、音樂地圖、交響盲盒系列音樂會等更多品牌,進一步拓展觀眾群體,並有望把上海創意以版權輸出的形式,來到其他城市進行演出。

上海交響樂團供圖

作者:姜方

編輯:陳熙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