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葵與諸城派古琴


6月
29
2022

“曠古德音 世紀絕響”

紀念諸城派古琴走入北大暨王心葵先生逝世百年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行

今年是諸城派古琴大師王心葵先生逝世 100 周年。為深入挖掘研究古琴文化,進一步推動諸城派古琴的傳承和發展,12月26日, “曠古德音 世紀絕響”——紀念諸城派古琴大師王心葵先生逝世 100 周年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行。

19 世紀以來,諸城幾代琴家經過探索創新,形成了融古開今、風格別致的“諸城派古琴”,成為中國古琴“九大流派”之一。1919年,諸城派古琴大師王心葵先生進入北大擔任古琴講師,對於推動諸城派古琴藝術走向全國,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旨在通過學術研討、古琴雅集等方式,緬懷王心葵先生,表達對他為諸城琴派做出突出貢獻的敬意,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古琴傳承,促進文化交流,進一步豐富發展諸城地方傳統文化。

據悉,自2006 年以來,我市通過設立古琴研究中心、成立古琴研究會、建立古琴傳習所、舉辦古琴文化節等方式,讓諸城古琴藝術走進校園、走進群眾,營造了賞琴學琴的濃厚氛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傳承普及,先後被列入省級、國家級、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必將對諸城古琴藝術的傳承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推動諸城文化繁榮興盛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王心葵簡介:

王心葵 (1877—1921),名露,號雨帆,我國近代著名古琴家,諸城派古琴第三代大師,“諸城三王”之一。他是第一位走出國門學習西樂,學貫中西的琴家,歸國後於濟南成立我國第一個琴社“德音琴社”。章太炎在1913年交予教育部的書信中寫道:“……有山東諸城王露,為中國音樂家第一……嗣遊日本,專肆西樂,西方聲律悉能辨及微芒。光複後已歸山東,若征入部中定令宮譜,庶足以彰一代盛音。”1918年,王露受蔡元培校長之邀任北京大學國學導師教授古琴,期間所寫有關中國古代音樂理論的文章和輯訂的部分古琴譜、琵琶譜,都發表在1920年出版的《音樂雜志》期刊上。範圍涉及音樂的審美標准、演奏美學、雅與俗、音樂的功能等問題,從學而有成就者甚眾,遍及神州。先生輯有《玉鶴軒琴譜》,錄入的三十首琴曲中,六曲與族譜《龍吟觀琴譜》完全吻合。王心葵先生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是諸城派琴人輩出、發展最興盛的階段。

相關鏈接

諸 城 派 古 琴

古琴,又名“琴”,亦稱“絲桐”,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我國古琴藝術源遠流長,內涵博大精深。不同地域、不同師承的琴家皆具有不同的風格。明末清初,在江蘇形成了虞山派和廣陵派;在吳越地區先後有松江派、金陵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蒲城派)、嶺南派、泛川派、九嶷派等。近兩百年來,在山東諸城又形成了一個以王氏琴家為中心的古琴流派——後人稱之為“諸城派”。

相傳,在4300多年前,諸城諸馮村的虞舜之父有弦是方圓百裏有名的五弦琴手。虞舜自小隨父學琴,並學會了制琴,繼承、改良、發展了伏羲、神農發明制作古琴的技藝。《禮記·樂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候。”至周代,文王、武王各加一弦,稱“文武二弦”,成為七弦,即現在的“七弦琴”。明蔣克謙在《琴書大全》中記 :自古以來琴的樣式有18種,符合“雅度”者不過“伏羲、大舜、夫子、靈關、靈和”5種。三國時,琅琊(今諸城)諸葛豐之後裔諸葛亮設空城計,在城樓撫琴退司馬;北宋年間,蘇軾穩坐超然台,撫琴吟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皆是借助於諸城古琴而發揮。

19世紀初,王溥長、王作禎、王露祖孫三代以虞山派為基礎,另有王雩門和他的學生王賓魯以金陵派為基礎發展了古琴藝術,兩者匯流,融入了當地民間音樂風格,形成了具有山東地方風格的諸城派。

王溥長、王雩門與王作禎、王露、王賓魯,人稱“諸城琴史五傑”。

王溥長(1807—1886),字既甫,諸城城裏人。早年隨父客居貴州,遊歷江南數省,清道光末年學琴於“虞山派”,風格清微淡雅,為諸城古琴派先輩。承先人琴韻之風,樹諸城之琴派,輯《桐蔭山館琴譜》。後來,他將琴藝傳授給了兩個兒子(王文禎、王作禎)和兩個女兒(臧著來、臧城)。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琴學活動,其門人弟子已發展到上百人,是諸城派古琴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流傳下來的《桐蔭山館琴譜》,不僅是諸城派古琴具有代表性的琴譜,更是研究中國古琴的一份珍貴資料。

王雩門(1807—1877),字冷泉,號雪漁,別號曇花子,諸城王璊(小王門)村人。琴宗“金陵派”,風格綺麗纏綿,擅長輪指。所傳十八曲輯為《琴譜正律》,與王心源並稱為“諸城二王”。他是王賓魯的同族曾祖,又是王賓魯的琴師。卒後,將家藏“益王琴”和《琴譜正律》傳於王賓魯。

王作禎(1842—1919),字心源,諸城城裏人。自幼跟父親王溥長學琴,時與王冷泉並稱“諸城二王”。他對於古琴練習尤為刻苦,在調弦及指法的處理上一絲不苟,出音圓潤,按音准確,“重內在,不務外表華麗”。他在諸城創辦了第一個琴社——東武學堂,弟子百餘人,著名者有王心葵、王秀南等。

王露(1877—1921),字心葵,號雨帆,諸城城裏人。15歲從表兄王心源學琴,12年後成為傑出的古琴家。與王冷泉、王心源並稱“諸城三王”(亦稱“琅琊三王”)。王露曾留學日本學習西洋音樂6年,獲學士學位。民國八年(1919),在章太炎推薦下,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古琴導師,使諸城古琴流向全國。曾組織“國樂研究會”,輯訂《玉鶴軒琴譜》。詹澄秋為其得意門生。

詹澄秋(1890—1972),名智,字水雲,別號“襄陽學人”。祖籍湖南襄陽,生前為山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主席,為濟南古琴研究會創始人之一。古琴演奏家,師從王心葵,是諸城琴派的第四代傳人,也是近代古琴音樂藝術大師。他演奏古琴曲目達30多首,尤擅長《瀟湘水雲》,心葵賜號“水雲子”。著有《梅雲館琴譜》4卷、《瑟譜》2卷、《平正音琴譜》3卷、《琴歌集》1卷。為振興諸城琴派,曾與著名琴家張育瑾、王鳳襄、詹靜秋等人籌建古琴研究會,使諸城派古琴在上世紀60年代曾一度出現繁榮局面。他在山東頗負盛名,從學者甚多,如高松如、謝一塵等。

王秀南與王心葵為師兄弟,在王心葵發展諸城派古琴的同時,培養了得意門生張育瑾、王鳳襄等,並將其女兒王鳳襄許配給了張育瑾。

張育瑾(1914—1981),字叔平,號冰園,諸城大台村(今屬膠南市)人,早年師從嶽父王秀南學琴,為諸城琴派嫡傳古琴家。一生培養了大批琴生,同夫人王鳳襄一起整理出版諸城琴派琴譜《桐蔭山館琴譜》,並附簡譜,劃分節奏,為用簡譜標注琴譜的開創者。調查研究了《桐蔭山館琴譜》的來歷及諸城派立調體系,為琴譜寫了序文和琴曲說明。還親自整理了另一部琴譜《琴譜正律》。一生對古琴名曲《廣陵散》悉心研究,寫出了《<廣陵散>初考》、《再論<廣陵散>》、《三論<廣陵散>》等專題研究文章。晚年,首次研究出了電子計算機打琴譜這一壯舉。育瑾熱衷於繼承發展古琴藝術,並關心培養古琴人才。曾致函《人民日報》和山東省文化局,建議恢複琴會組織和琴刊,建議有關院校開設古琴課……曾賦詩以表心情:

一聲呼嘯山穀應,

瑤琴知音古難逢,

撫弄搔首對天問,

何時五洲盡染紅。

繼張育瑾之後,又有傳人黃大濤、李菊岩、龐雨珠等。

王雩門一支有傑出琴家王賓魯

王賓魯(1867—1921),字燕卿,號飛飛子,諸城市枳溝鎮普慶村人。自幼喜好古琴,曾在桌上拴麻繩當古琴習練,後從師王冷泉,為冷泉惟一之弟子。演奏風格突破傳統,指法上大膽革新,靈活運用。所改編的琴曲《關山月》在古琴界廣為流傳。其特點為:

琴譜注有節拍可數琴齊奏;改訂原譜,大膽運用輪指,使演奏更有生氣;大膽吸取民歌及民間音樂之營養,融化於琴曲之中。

宣統三年(1911),經康有為推薦,被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古琴導師,民國八年(1919),在上海“晨風廬琴會”上,以其精湛的琴藝而“驚倒四座”。在南京教琴達10年之久,著《龍吟觀琴譜》,創立了“梅庵琴派”,培養了大批優秀琴人。其中徐卓、邵大蘇、孫宗鵬等為其入室弟子。

徐卓,字立蓀,不但琴藝精湛且對琴學研究、古琴制作及音樂律學等方面皆有成就,尤其將師傅所編《龍吟觀琴譜》殘稿重加編訂,易名為《梅庵琴譜》。“梅庵”,王賓魯授琴之所,位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極閣下,因以名譜。該譜所刊14曲由王賓魯親傳授給徐卓,徐卓為了振興這一琴派,於1929年在江蘇南通建立了“梅庵琴社”。由此,“梅庵派”第三代弟子就傳到南通。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劉赤城、陳心園等。

劉赤城,1937年生於江蘇南通。其父是著名的諸城古琴演奏家。赤城5歲從父學習諸城古琴,11歲投師徐立蓀門下,後定居安徽合肥,並重建“梅庵琴社”,自為社長。

2006年5月18日—19日,劉赤城率眾弟子來諸城舉辦了“百年諸城琴派還家”古琴音樂會。演奏了《搔首問天》、《流水》、《平沙落雁》、《陽關三疊》、《鳳求凰》、《關山月》、《長門怨》、《搗衣》、《梅花三弄》等16首古琴名曲。有古琴獨奏、齊奏、琴簫合奏、琴歌等,讓諸城人充分領略了諸城古琴低沉深厚、幽靜古樸的藝術風貌。

古琴的立調體系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以三弦為宮五音(宮、商、角、徵、羽)命調,即傳統調名,稱為“正調”,即F調。另一類是以一弦為宮音以均命調。一弦為宮音的稱“黃鐘均”,一弦為商音的稱“無射均”,一弦為角音的稱“夷則均”,一弦為徵音的稱“仲呂均”,一弦為羽音的“夾鐘均”。諸城古琴的立調體系采取以上兩類立調的折衷辦法,即以三弦為宮而以律呂命調之法,形成了諸城派古琴特有的立調體系。即:三弦為宮的稱“黃鐘調”(F調),七弦散音位順序是:

5612356;一弦為宮的稱“林鐘調”(C調),即1235612;二弦為宮的稱“無射調”(bE調),即6123561;四弦為宮的稱“太簇調”(G調),即3561235;五弦為宮的稱“仲呂調”(bB調),即2356123。

諸城派古琴的藝術風格大體歸結為:1、細致、含蓄、質樸、流暢。含蓄性,概括性大,重內在不務外表華麗,緩急有變,剛柔兼備。2、節奏固定,標准統一,可數琴齊奏,劃分節奏並附有簡譜。3、右手彈弦剛勁有力、乾淨利落,力度強。4、是中國首次列入大學的專業課程,開古琴進入高等學府之先河。

諸城派古琴有其獨有的曲操,即以《長門怨》、《秋風詞》、《關山月》三曲為獨有曲操。

《長門怨》:陳阿嬌為漢武帝妻,漢武帝另愛上了衛子夫,便把陳阿嬌貶居長門宮,她在愁悶之中以黃金百兩相贈司馬相如,請其寫一篇解愁文章。司馬相如為她寫了那篇有名的《長門賦》。當漢武帝讀了此賦時,竟深受感動。後人將此賦改作了琴曲《長門怨》。《長門怨》一曲表現了陳阿嬌在長門宮的哀怨情緒,其哭訴之情倍感人心。曲中不但體會到陳阿嬌的長門怨情,還隱約能聽到陳阿嬌在宮中行走時身上佩戴的玉佩碰撞所發出的聲音。此曲多用諸城派古琴特色大幅度綽、注技法。全曲共6段,采用“黃鐘調”(F調),多用高音滑奏以表現女性之哀怨。

《秋風詞》:由王既甫、王心源所傳。該曲表現了因秋風引起故人相思的傷感之情。該曲在《桐蔭山館琴譜》系黃鐘調(F調)記譜,在《梅庵琴譜》系林鐘調(C調)記譜,調雖不同,音高卻一樣。

《關山月》:在漢代鼓吹曲之即有其名,由王賓魯傳曲,為諸城派最有影響之曲操,指法嚴正,音韻剛健,深沉而流暢。詞曰: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充分表現了古代守邊將士思念家鄉之情和報效國家之心。系黃鐘調(F調)。

諸城派古琴的琴譜主要有以下幾個:

《琴譜正律》 王冷泉輯藏,道光十九年(1839)手抄本。此譜有兩個版本,一為載有8首琴曲譜本,一為標有2冊、共載13首琴曲譜本,原本已散失。1961年春,在山東諸城農校張浩處發現一手抄殘本。同年冬,在詹澄秋處發現王冷泉手抄2本。琴譜卷首有凡例,調弦入弄。曲子有《良宵引》、《長門怨》、《梧葉舞秋風》、《靜觀吟》、《鷗鷺忘機》、《山居吟》、《平沙落雁》、《漁歌》、《塞上鴻》、《瀟湘水雲》、《胡茄十八拍》、《水仙操》、《秋鴻》等。在徵位上,王冷泉加以訂正,對《秋鴻》一曲合並了個別段落,采用了諸城古琴的立調體系。

《桐蔭山館琴譜》 王既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孫三代相傳。曲子有《良宵引》、《秋風詞》、《長門怨》、《秋江夜泊》、《石上流泉》、《春閨怨》、《流水》、《搗衣》、《搔首問天》、《平沙落雁》、《普庵咒》、《秋塞吟》、《參同契》、《讀易》、《陽關三疊》、《古琴吟》等16首並有左右手指法、讀譜法和調弦法。解放後由張育瑾、王鳳襄夫婦整理付印,在“減字譜”之上增加了簡譜。1960年4月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刊印,1993年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

《玉鶴軒琴譜》 王露輯訂,手抄本共8卷,光緒二十九年(1903)輯成。內有古琴律制表與五音的關系論述。曲子有《良宵引》、《長門怨》、《梅花三弄》、《漢宮秋月》、《平沙落雁》、《挾仙遊》、《石上流泉》、《關山月》、《漁歌》、《胡茄十八拍》、《樵歌》、《清江夜泊》、《佩蘭》、《秋鴻》、《胡笳》、《塞上鴻》、《秋閨怨》、《秋塞吟》、《蒼梧怨》、《春閨怨》、《鳳求凰》、《水仙操》、《瀟湘水雲》、《魚樵問答》、《釋談章》、《搗衣》、《鶴舞洞天》、《春曉吟》、《埃乃》等30首。

《梅庵琴譜》 王賓魯《龍吟觀琴譜》所傳,由弟子徐卓、邵森編訂。民國二十年(1931年)刊印初版,蓮史紙石印本,共2卷。今版3卷,上卷論琴的形制、樂理、指法、和弦等;中卷收《關山月》、《秋風詞》、《極樂吟》、《鳳求凰》、《秋夜長》、《玉樓春曉》、《風雷引》、《秋江夜泊》、《長門怨》、《平沙落雁》、《釋談章》、《挾仙遊》、《搗衣》、《搔首問天》等琴曲14首;下卷為今譯簡譜。所收《關山月》、《長門怨》、《搔首問天》等曲為諸城派代表曲目。二版出版於1959年。1983年,由華盛頓大學音樂教授李伯曼譯成英文在美出版;唐健垣博士翻成香港版,由南通梅庵琴社編印成《梅庵琴曲集》,1995年在台灣出版台灣版。

相關資料提供:諸城市非遺保護協會

諸城融媒記者:王亞麗

諸城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董明剛

初審:張澤青

終審:張 琪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