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厚重大汲店

1月
26
2020


分類:旅遊
作者:蘇友真


河北農民廣播
古香古色的戲樓傳唱著風雅遺音,百步三橋的奇景記錄了曾經的繁華,小橋流水、古道綠樹演繹著北方江南的水鄉情調——這裡就是保定市江城鄉大汲店村。
大汲店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由於三面環水,南有白草溝河,經年水流不斷;北有兩條季節性河流,逢雨季自村西匯入白草溝,水流相激,蔚為壯觀,所以有「大激店」之名。後來,因為白草溝水流豐沛,村民自河中取水垂手可汲,才漸漸有了現在「大汲店」的稱謂。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這裡是連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驛站,村內賈市殿堂、寺廟行宮,星羅棋布。如今,歷史的滄桑早已被時間洗盡,古戲樓和古石橋成為大汲店繁華的最好見證。
坐落於村廣場中央的古戲樓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戲樓正中「盛世元音」的匾額與後樓東西兩側牆壁上「古今通鑑,風雅遺音」八個大字相映生輝。戲樓的北面是觀音堂,樓堂相對、珠聯璧合。
村西曾經香火鼎盛的真武廟已化作一方土丘,但東西兩側的石橋依舊如初,連同廟南側的磚拱橋,並稱為「百步三橋」。而今,廟宇遺址之上建起了「真武台公園」,夕陽西下,或漫步其里,或泛舟其中,垂柳依依、花香裊裊,古鎮的寧靜悠遠讓人沉醉。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不但賦予了大汲店豐厚的人文精神,也成為這裡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去年起,村裡和河北雲鄉居集團合作,以匠人為主題,挖掘民俗文化,著力打造「中國匠人谷文創小鎮」。

在項目負責人張玲來看來,曾經我們身邊有很多手藝人,他們以工匠之心,練就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完美技藝,可隨著工業大生產的發展,這樣的「匠人」越來越少,在倡導「工匠精神」的當下,如何通過搭建現代化的平台給瀕臨滅絕的老手藝重新注入活力,讓那些漸漸遺失的傳統手藝得到傳承和發展,就是「匠人谷文創小鎮」要做的事情。
晴耕雨讀民宿
在大汲店村的一條小巷裡,本以為只是一間普通的農家小院,一抬頭,卻被名字驚艷了——晴耕雨讀,樸實的文字,卻是很多人嚮往的詩意田園。

走進院子,晴耕和雨讀兩套民宿並排而立,斑駁的石頭做底,樹枝和石瓦交錯而成的圍欄,不算高大的楊樹下,幾簇翠竹影影綽綽,一小方水塘里,紅色、黑色的魚兒游來游去。累了,可以在藤椅上曬會太陽,倦了,可以和朋友促膝暢談……習慣了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這裡會讓你放慢腳步,回歸更真實的自己。

屋內的設計以「原木」為主基調,古樸簡約又不失精緻,適合朋友聚會的長桌,典雅別致的茶座、慵懶愜意的榻榻米,無論是誰,都能找到自己的「菜」!張玲說,今年他們計劃在村裡再打造20套這樣的民宿,每套一個主題,諸如石雕、刺繡、剪紙、印染,邀請「匠人」入駐,讓居住在這裡的遊客近距離體驗和感受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博大精深。
水在堂——生活美學空間

這個形狀扁圓,有點像冰壺的東西名叫谷罄,是一種樂器,它融合了編鐘、罄、古琴、古箏的美妙音色,空靈、悠遠、深沉。這個像大缸一樣的物件名叫地籟,曾經是埋在地下用來傾聽敵人馬蹄聲的工具,如今被用作揚聲器……像這樣既古老又新奇的東西,水在堂還有很多,竹筒做成的椅子、藍染染成的衣服、手工的油紙傘……
張玲說,老手藝失傳,根本原因就是傳統手工藝沒有跟上時代的需要,文創小鎮把手工藝匠人聚集起來,對原先粗放的手工產品進行創意改造,增加文化元素,賦予新的生命力。水在堂就是這些融合了傳統工藝和現代審美的文化創意產品的集中展示區。
小匠人培養計劃

去年以來,每周在大汲店村都會組織一場「小匠人培訓」活動,將傳統的手工藝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傳遞孩子們,比如活字印刷、皮影、捏糖人、做老虎鞋……讓孩子們在簡單的手工里觸摸和感受這些傳統的技藝。
如果說經濟是鄉村建設的基礎,文化則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大汲店村以文化為魂、以創新為力,打出了一張厚重而靚麗的名片,將濃濃鄉愁留在了悠悠水鄉之中。
編輯/孫月 焱輝 審核/宋學強 監製/門宏苒
覺得不錯,請點讚↓↓↓

延伸閱讀

買不鏽鋼產品有講究

「推薦」二次元動漫人物衣服矢量繪畫技巧

《盜墓筆記》中的裘德考與老九門世代都有什麼樣的恩

野外綜合訓練狀況百出

探秘早秋女神必備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