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共情和同情決定了愛孩子的深度

1月
28
2020


分類:親子
作者:趙雨雅


2018-06-07 由 大J小D 發表于親子
最近自己看了一個小動畫片,是Brene Brown在一次TED演講時插播的。這部動畫片很好地解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共情」。動畫片很短,只有2分鐘,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下面這個中文版本把「共情」翻譯成了「移情」,大家看的時候自動替換一下就好了。
這部動畫片對我來說很觸動,都在說教育孩子要共情,但到底什麼是共情?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都是見不得孩子任何不好的情緒的,所以我們總是想要通過「共情」來讓他們的負面情緒趕緊走來,讓不開心的情況趕緊變好,甚至讓孩子馬上就能忘記正在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動畫片里的那個掉到地洞裡的小狐狸,就好比我們正在難過發脾氣的孩子(也可以是任何一個心情跌到低谷的成人),她非常無助在大聲地說,「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完蛋了!」
黑熊看到後,爬下樓梯對狐狸說,「我知道呆在下面的感受,你不是一個人」。黑熊看似什麼都沒做,沒有鼓勵狐狸,沒有評價狐狸,只是走到了狐狸所在的位置,告訴她,「嘿,我懂你,我也在這裡呆過」。這就是共情,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全然地接受他人地感受,並且不加任何評判。
與之相反的,我們可以看一下動畫片里的那個鹿。他探著頭看一臉狐狸,然後說,「哇,真糟糕,對吧!」。然後自己拿出了一塊三明治,對狐狸說,「沒事的,你想要來點三明治嗎?」。
而最最差的所謂」共情「就是用「至少」,看似在寬慰對方想開一點,其實只是居高臨下的同情。
-我流產了
-至少你還能懷孕
-我積木塔最上面那塊積木總是放不上去
-至少你已經搭了很高了
-我比賽總是輸
-至少上次你贏了啊
-我的兒子被輟學了
-至少你的女兒是個全A學生啊
如果我們是那個狐狸,毫無疑問,我們都會更喜歡黑熊。生活中我們遇到困境,我們最需要的有個人可以懂我們,而不是對我們說「至少」這樣的鼓勵,因為那句話背後的意思似乎在說,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可是,生活中,我們似乎時不時都在扮演鹿的角色,孩子發脾氣了、難受了、沮喪了,孩子遇到的每一個負面情緒,我們都期望用正面的方式去鼓勵他們振作起來,「沒事的,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再努力一下,不要發脾氣」,我們期望這樣的「共情」後,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煙消雲散了。
但就像Brene Brown在演講里說的,反饋不能寬慰他人,只有連接才能寬慰他人。共情,看上去是那麼簡單,我相信當我們在看動畫片時,我們都有自己的判斷。但為什麼,真正遇到事情時,我們卻又這麼難做到呢?
那是因為願意真正像黑熊那樣走到下面,陪著狐狸一樣坐在黑暗裡是很難的。我需要先和自己某些痛苦記憶發生聯繫,才能體會那種「被困住」的感受。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那種感受不好受,於是都會潛意識去逃避再次經歷這樣的感受。
歸根到底,共情,就是我們需要有直面自己脆弱的能力,並且願意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份脆弱,陪伴他一起度過。可見,真正的共情是最能體現愛的深度的。
下一次當我們再要和孩子共情時,請記得走下來,和孩子一起「坐在黑暗裡」。也許,我們並不一定同意孩子正在發生的情緒,但是那些情緒是真實的,那時的孩子就是陷入黑暗中的狐狸,他們需要的不是方法論的機械情緒命名,不是轉移注意力的其他提議,更加不是想要解決問題的鼓勵。
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靜靜地陪著他們坐在黑暗裡,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你的情緒,我懂你的情緒,因為我也曾經經歷過,我願意陪你一起慢慢度過這場情緒的風暴。
聆聽不是為了回復,而是為了理解。只有被看到的孩子,才能和我們發生連接;而只有連接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P.S. 最後讓我們一起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的那三個場景,希望我們都會有更好的選擇,甚至可以有更加完善的第四個選項。這是個開放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相信,看完這個動畫片的我們,一定都能做的更好。
大J叨叨叨
昨天收到了一張給我設計的漫畫,好喜歡好喜歡,第一時間就發到微博和朋友圈得瑟了,啊哈哈。我給老公看了,他第一句話就說,原來你的特點就是脖子長啊,現在他開始叫我「圓臉長頸鹿」了(捂臉~)。我的小助手還特地幫我找出來原型照片,漫畫比實物更美,哈哈。
推薦閱讀
1、共情
都在說孩子發脾氣時要「共情」,但99%家長都是用錯的
只做一半的共情,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我中心
使用共情沒用?不要借著共情的名義實行控制才是關鍵
2、應對孩子的發脾氣
見招拆招|一不滿足就帶著哭腔大叫,再好的脾氣也煩了
見不得孩子大哭?那是你不知道發脾氣也是有好處的
倔強熊孩子是「績優股」,關鍵我們要會正確管教引導
3、溝通技巧
最傷人的莫過於打著愛的名義羞辱孩子卻不自知
所謂「問題少年」,都是父母從小沒教如何解決問題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換個姿勢就行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大J小D

延伸閱讀

必看,純電動汽車或將面臨生死劫?

洗衣液瓶子再也不扔了超市的一個要買幾十元

漢十高鐵建設正酣沿線眾多美景一網打盡!趣味無窮

獨家報導,雲南這些景點都免費了!錯過又要等一年!

如何做到試下盆底墊2物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