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閱讀的才是更真實的自己

2月
07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許安春


當局者醚
在網絡還沒這麼發達的年代,我們想迅速了解一個人的方式笨拙又可愛,熱衷於回答各種心理測試題、星座解析,現在想想,那些頭頭是道的分析,無外乎是隨意把人分為幾個大類。可當時不懂,津津有味地讀著,尋找能對號入座的蛛絲馬跡,再向別人炫耀自己有多麼特別。
人總是這樣,一方面想竭力證明自己與眾不同,另一方面又無比渴望能被群體收編。
直到現在,其實這種習慣還是沒改。我們發的朋友圈都是發給別人看的,我們轉的文章皆為了完善自我的人設。
在人面前假裝這麼久,難道你真的不想了解你自己了嗎?不如我們來做個測試,你可以將結果秘而不宣:
STEP 1 點開你的訂閱列表,看一看你訂閱了哪些類型的帳號,給它們做一下歸類;
STEP 2 回憶一下你近來點開的幾篇文章各是什麼類型的,當時是什麼打動你點開?
想必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關注的帳號是我們想成為的人,選擇閱讀的才接近更真實的自己。
-1- 別人都在看什麼?
你是「HUGO」560萬粉絲之一嗎?
昨夜11點左右,情感大號「HUGO」、其同名微博,以及旗下另一個帳號均顯示自主註銷,激起譁然一片。
雖然該帳號「毒」的程度堪比咪蒙2.0,可據西瓜數據顯示,2019年6月公眾號總榜500強中,在平均閱讀這一數據上,前13位名單里僅有「人民日報」和「HUGO」達到10w+這一卓越成績。
除此之外,「HUGO」的平均點讚數達到7215,總閱讀量超過450萬。「HUGO」是全網為數不多的幾個篇篇10w+的公眾號之一,其部分內容在過去也時常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所轉載。
榮譽和貶斥共生一體,難道說明越惡俗、越聳動,就越有人要看嗎?又一個10w+帳號的神話崩塌,但我還是想一探究竟。
據「新榜」發布,2019年5月的微信500強貢獻全部10w+的陣營僅有幽默類、情感類、財富類帳號3席,當時的「HUGO」毫無懸念是穩操勝券的。6月在保有上月3席前提下,躋身了時尚類和新聞類的兩大帳號。
月度10w+榜單上第4名到第7名位置,雷打不動是4個文化類的帳號,尤其是「十點讀書」,連續兩個月都以一篇之差惜別「全10w+」寶座。不過,僅以篇數來統計,5月該帳號10w+有247篇(實發248篇);6月該帳號10w+有239篇(實發240篇),遠超過Top 1的「冷兔」,「十點讀書」當之無愧是微信閱讀量的無冕之王。
雖說在5月、6月10w+排行榜Top 10里文化類僅占4席,但是在這兩個月微信500強帳號貢獻的所有10w+文章中,文化類的貢獻分別高達42.5%和41.6%,這個數據讓人意外——當下人們對文化是如此求知若渴!
若按前文我所說的,選擇閱讀的才更接近真實的自己,那當下網民無疑都該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網民數達到8.29億。其中2017年和2018年相比較,網民學歷多集中於「初中」、「高中/中專/技校」的水準,大學本科及以上只能算鳳毛菱角。
也就是說,時下這麼多網民願意在文化類文章上貢獻大量的閱讀時間,但他們自身又普遍存在文化教育短缺,這種荒唐要如何解釋?
-2- 「最崇拜你們這些文化人了」
雖然如今唯利是圖的人不少,但也不得不承認,文化人始終是富人、窮人都想攀附的關係。
自古商人就喜歡結交文人,因為中國歷來有重文化、輕商業的傳統,商人結交文人,也是因為希望躋身文人之列,提升社會地位,因而文人才會想出「葉公好龍」「附庸風雅」等說辭,來譏諷攀附者的無知。
為了探究「中國網民求知文化」這一現象的指向,我決定研究一下「新榜」發布微信500強文化類領域Top 1的帳號「十點讀書」。
「十點讀書」每天發布8條推文,一個月下來累計有240多篇,全年無休。從在5月、6月的閱讀量來看,10w+達99.5%以上,也就是說幾乎每發表一篇都能帶來十萬級,甚至百萬級、千萬級的閱讀人次。
我不禁好奇,怎樣的話題可以令不同人群同時達到情緒共振?
我天真地以為「十點讀書」顧名思義每天十點讓你有書可讀,點開該帳號的歷史文章,卻發現它除了做到「十點」推送,和「讀書」沒半點關係。
以7月18日的8條推送為例,標題涵蓋的關鍵詞有:丈夫、女人、自己、成熟、家庭、性格、孩子、生活品質。這種《良友》《知音》風格的文章,靠弘一法師、莊子、高考狀元幾個人名,竟能打上「文化類」的標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以說,微信文化類的頭部大號皆是半斤八兩,無論它們如何用魯迅照片、取名與「書」沾邊,都沒法洗白空洞與貧乏。
放眼微信500強月報,上榜者可以說是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了,前5位文化類帳號就占有3-4席,是幸還是不幸?
也就是這樣的文章,成為中國8.29億網民中傳播最廣、閱讀最多的苦口良藥,勾畫著他們對文化知識的所有想像。
-3- 每天點開看的,出賣你是怎樣一個人
我們每天可以從很多渠道獲得文章推送,除了訂閱列表之外,還有朋友圈、好友點對點轉發。
讓人有衝動點開閱讀的是標題,讓人有衝動轉發的是內容立場符合自己對外的人設、讓人有衝動收藏的是無法一次消化的信息量,這些都看得見摸得著,唯獨讓人有關注衝動的動機是未知的期待,是該帳號正符合他想成為的那一類人。
所以你會發現訂閱列表里躺著很多帳號,當初是自己主動關注的,但是真正點開的卻寥寥無幾,這就是「占有」和「擁有」之間存在的天壤之別。
再去看一眼你的訂閱列表,你占有了什麼?擁有的又是些什麼?
關心國恨家仇就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好公民,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就是有人文關懷了。很多人認為手機上每天讀幾篇推文,好過一點書都不讀,這種想法暴露出無知。
「巨土文化」的CEO是插座學院新媒體首席講師,該帳號每個工作日都會推送一回行業資訊,以及推薦5篇有價值的爆款文章。我特意將他們5月、6月的爆款推薦做了一下匯總,藉此撕開流傳於朋友圈的「爆款文章」的真實面目。

「巨土文化」推送均經由專業甄選,具有學習參考價值,並非單純以數據取勝。
與「新榜」不同的是,「巨土文化」是以類型來區分文章,並標明該文的屬性及推薦理由。5月、6月的推薦里,信息整合類爆款都以大比分勝出,可見即使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網民從手機端閱讀推文,依然最熱衷彌補信息的不對等,無疑是信息碎片化所帶來的焦慮感。
其次是觀點類爆款、漫畫類爆款你追我趕、緊咬不放。所謂的觀點類爆款,實則還是建立在信息整合基礎上,難與成功學、雞湯文劃分明顯的界限;而漫畫類爆款排名靠前就容易理解了,漫畫是連不認字的人都能看明白的,通俗易懂,閱讀門檻極低,以情景重現的方式只引發公眾表層共鳴。
可以見得,那些堂而皇之打上「原創」標識的文章,並非我們理解的原創知識,而是講一個觀點要灌你無數「雞精」。他們大多是根據暢銷書理論,寫下基於主觀感受的雞湯,配以個例故事,尤其擅長情緒煽動。這種內容充其量只能算信息,其中還不乏垃圾信息。
所以說,想通過關注的帳號學到真本事,比登天還難。
5月、6月「巨土文化」共計推薦195篇爆款文章,閱讀量以「數十萬級」居多,6月的100篇推薦中「數十萬級」就占了近一半,且5月2篇、6月1篇「千萬級」,是名副其實的爆款,內容影響力可想而知。
聯繫起前文所證,中國網民學歷多集中於「初中」、「高中/中專/技校」的水準,難以想像這種千萬級的傳播主題,得有多接地氣。
美國社會學家卡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說,「差異的人群起先並無固定想法,且彼此立場也似乎差別不大,但僅僅因為(在網絡上)閱讀和看到的東西不同,結果走向了不同的極端。」
這話恰恰極好解釋了為什麼人和人的差異這麼大:不在於你想成為誰,而在於你一步一步成了誰。
如同舊時官僚、地主、商人為了裝點門面,抬高身份,遂結交知識分子,裝做文化人的樣子,事實上他們還是夜夜笙歌,在酒池肉林中尋歡作樂,久而久之在風雅上的附著只能成為別人眼底的笑話。
以前只有真正飽讀詩書的文人才會得到尊重,直到如今,書籍提供給人的知識依然無法被網際網路便捷的搜尋引擎所取代。新媒體輸出的內容,再行雲流水、詩和遠方,也無關知識文化,加之子虛烏有的名人名言,簡直是誤人子弟。
如果你真心想積累,就別再拿「至少我在手機上還看看文章」自欺欺人,你真正的閱讀能看出你是怎樣一個人。

「流浪大師」沈魏曾以路為家,書籍就是他所有的家當
「別關注我,去讀書。」流浪大師沈魏朝蜂擁而至的人群喊話。
雖然26年來一直過著流浪生活,但他談吐間,從魯國的宰相到孔子,從當時社會的「與民爭利」到現在的官場生態,再到韓國的企業……眼裡始終閃著智慧的光。
有人粗略統計過他曾讀過的書,《史記》《論語》《聊齋志異》《東周列國志》《孟子》《左傳》《西方哲學史》《韓非子》《三國故事》《鬼谷子》《墨菲定律》《厚黑學》《菜根譚》……想必讀過這些的中國人不在少數,叫沈魏一聲「大師」也只是虛名,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像他一樣,閱讀不為作秀、不為功名?
他是真正成為了自己,人們看到的骯髒邋遢、其貌不揚的流浪者不是他,受眾人頂禮膜拜的流浪大師也不是他,而是那個常年靠變賣回收品買書,在昏暗的街燈下挑燈夜讀的,才是真實的沈魏。

「流浪大師」網絡走紅,引無數人圍觀直播,眾多擁躉者跪拜跟前,場面諷刺得堪比耶穌布道
曾幾何時,流浪大師還是「流量大師」的時候,認其為父、認其為夫的大有人在,信徒繞膝,後又一鬨而散,往後不聞不問,急著趕下一檔風口。總是見東西好就一心侵占,得到了又不珍惜,邊撿邊扔是富有不起來的。
這些年,你「占有」了很多,「擁有」的卻不多?「占有」和「擁有」的區別,我們必須對自己坦誠。
-END-

延伸閱讀

90%的人都錯過了!

探詢這兒的農民到底有多富?

與鋼琴演奏藝術近距離接觸~照過來

你覺得雙方該如何對位?百讀不厭

開過一個算你牛沒幾人能hold住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