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重見天日基址

2月
28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蘇友真


走在路上的風景
還記得被評為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江西省南昌市的西漢海昏侯墓嗎?這個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漢列侯墓園,其陪葬的奢華前所未見,歷史文物價值重大震驚世界!
其實,就在距離西漢海昏侯墓一百多公里的江西省鷹潭市,最近發掘出一處不亞於海昏侯墓的重大宗教考古發現——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這裡是道教「千年祖庭」 基址,素有「仙靈都會」、「道家總會」、「百神授職之所」、「晝夜長明羽人國」等美譽。
大上清宮遺址考古航拍圖
從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煉九天神丹伊始,張天師在龍虎山承襲了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倍受歷代帝王推崇。天師,是道教的首領,世襲罔替,傳承對象一定要是張氏宗親。從元朝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天師」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祖天師張道陵(來源:道教之音網站)
大上清宮自北宋開基設壇以來,歷經宋、元、明、清,是歷代張天師禪宗演法、修行傳籙、降妖除魔的宗教場所,是中國道教正一教祖庭。民國十九年(1930年)毀於火災,僅存福地門、下馬亭、午朝門、鐘樓、東隱院和福地門前的三座碑亭。直到2000年,大上清宮才恢復重建。2014年6月,龍虎山大上清宮二期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大片建築遺蹟。
大上清宮遺址現場及出土文物
「道教遺址發掘考古專家認為,大上清宮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係最清晰、出土遺蹟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大上清宮遺址出土遺物——清嘉慶十五年重修上清宮碑
「大上清宮」布局仿故宮
在全國多地,都有名為「上清宮」的道教宮觀。而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上清鎮的大上清宮,到底有何不同呢?
規模最大
根據考古勘探初步推斷,大上清宮在全國道教宮觀建築中規模是首屈一指的,相當於北京故宮的一半。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親手御書匾額「大上清宮」,而國內其他地方均稱為上清宮。
清代畫家關槐所繪《龍虎山鳥瞰圖》
等級最高
從建築規制看,大上清宮遺址核心區域主體宮殿由南向北沿中軸線分布工字連座台基上,這種建築形制是參照北京故宮乾清宮-坤寧宮的樣式建造,極具皇家風範。
清雍正九年(1731年)進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形成了兩宮(上清宮、斗姆宮)十二殿二十四院的宏大規制,不僅在江南稱為第一大道觀,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大上清宮中有一處遺蹟四周出土大量黃琉璃瓦,結合方位及文獻資料,該處遺蹟為供奉雍正帝親手撰寫碑文的御碑亭,碑刻已不見,但碑亭形制仍保留下來。
大上清宮遺址現場
晚清重臣曾國藩曾在1858年來到大上清宮,他用了「極宏偉」三個字來形容玉皇殿。
出土遺蹟最豐富
目前大上清宮的遺蹟點有:龍虎門、明代碑亭、御碑亭、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閣、三官殿、五嶽殿、天皇殿、文昌殿及廂房等。在目前道教遺址中,如此豐富的遺存現象是幾乎沒有的。
大上清宮遺址現場
「大上清宮」的前世今生
TA是《水滸傳》中描述的神奇所在
古典名著《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中,施耐庵對上清宮的仙都風貌作過極為精彩的描寫,從而使這座石老道宮顯得更加神奇,更加令人神往。
太尉看那宮殿時,端的是好座上清宮。但見: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髮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靸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後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湲,牆院後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鳴金鐘,道士步虛;四聖堂前敲玉磬,真人禮斗。獻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節選自《水滸傳》(來源百度百科)
在第一回文中,洪太尉從上清宮內的鎮妖井,放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後,演繹出一部水泊梁山好漢轟轟烈烈闖九州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
電視劇《水滸傳》片段
如今伏魔殿早已不存,但確有一口井仍在殿口,石欄依舊,口如谷羅。遊人信士絡繹而至,都忍不住要探一探鎮妖井的玄秘。
TA是雍正皇帝御賜的「眾神之都」
話說康熙十八年,聖祖皇帝與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一同立了個規矩:每三年由張天師負責,從龍虎山選派年輕優秀的道士來京擔當「御前值季法官」。轉眼雍正五年,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大真人按例入京朝覲,一班即將成為「御前法官」的年輕道士也與他同行,其中一名松江道士婁近垣,最為天師賞識。誰知路途中,天師竟一病不起。婁近垣領著一干師兄弟沿著大運河直抵京師,他將從此成為清代最有影響力的道教宗師之一。
雍正像
血雨腥風中登上大寶的雍正皇帝,感性、機智、文藝而又多疑,自號「破塵居士」,他的很多行為都帶有極為濃厚的漢文化道家色彩。雍正八年十月十四日,婁近垣在養心殿東暖閣奉行「先天奏告禮斗大法」為聖躬祈福禳病。《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點燃七星燈為自己求壽,用的也是此禮斗之法。
諸葛亮點燃七星燈(《三國演義》劇照)
經過精誠的祈禱,四爺的病患竟然好轉了。雍正皇帝降下諭旨,賞法官婁近垣精繡法衣二領。緊接著,乾清宮的月台、以及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後「廓然大公」)、「樂志山村」(後「慎修思永」)等處都設立了臨時的「斗壇」,以便皇帝隨時朝禮。後又封婁近垣為「妙正真人」,並親自輯選「婁真人」法語,編成《御選妙正真人語錄》。
雍正皇帝對於婁近垣最隆重的恩典,莫過於重修龍虎山上清宮。值得一提的是,四爺不僅重修了上清宮的殿閣,還專門劃撥帑銀購置了更多的香火田,以便上清宮日後的維護能夠通過田租來維持。同時,他還設立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監察管理機制,使得上清宮的田畝得以長久維持。
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
在我國源源不斷流傳至今的三教中,儒教源於孔孟,是官教,佛教來源於印度,是外來教,真正來自於民間的只有道教。
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龍虎山幾千年來積澱而成的豐厚的道教文化遺產,以及對中國道教發展所作的貢獻,被世人公認為「道教第一山」。
江西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同時也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山水實景演出《尋夢龍虎山》,開創了國內「行進式」實景演出先河。讓觀眾和遊客在縱橫景區內2公里的天然演出場地上,以「行進式」的觀演體驗,盡情領略龍虎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是中華數千年傳承的傳統文化,深深紮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大上清宮遺址的發現,不僅重現中國道教史曾經輝煌的一頁,也展現出民族文明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文化瑰寶,對於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道教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

延伸閱讀

卻在無意間做了一件事幫助她稱帝

天秤座2018年12月14日運勢

靜幽幽的大理

印象主義大師莫奈油畫靜物欣賞

【每日一文物】神池縣古建築——鐵爐窊地窖院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