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澳洲的進化史這麼獨特?秘辛

5月
11
2020


分類:科技
作者:韓雁靜


歷史教師王漢周
01
人們總是說,澳大利亞的動物是世界上最蠢萌的動物。
有圖有真相:
因為太興奮而撞樹暈倒的考拉
閒著沒事就360度轉體的貓頭鷹
作為數量比澳大利亞人口還多的兩百斤腱子肉擁有者,袋鼠居然只能被毫無尊嚴地端上餐桌…
就連家裡養的貓,都不抓老鼠只會撲棱蛾子。
還有被豬隊友踢下樹後只會尖叫哭泣的考拉:
當然,鳥類對此表示不服:
「我蠢?我都能從人嘴裡搶食,誰敢說我蠢!」
我還敢在人類頭上動土!
撩完就跑,真TM刺激
當然也有翻車的,比如這隻鳥,被陽台上的玻璃困住了,原因是它一定要站在玻璃下面的欄杆上起飛,並且要往前跳一下才能飛起來。
所以它堅持不懈的走到欄杆上>起飛>撞上玻璃>摔倒地上>再走到欄杆上>起飛>撞上玻璃
期間還叫來了一群鳥幫它,鳥夥伴們在玻璃上留下一灘便便,可能是想提醒它前面有玻璃吧。
02
相信去過澳洲的同志都深有感觸,龍蝦是澳洲肥,海參是澳洲粗,澳洲兔子呆如豬。
很多只有澳洲才有的動物,一點兒沒有土特產該有的靈性。
作為澳洲實際上的統治者,袋鼠最高能長到2.6米,一身腱子肉,因為沒有天敵而繁衍得比人類數量還多。
結果居然淪為盤中餐,袋鼠肉還賊柴,乾癟又難吃,連作為食物都是低級別的。
像鴨嘴獸這種傳說級別的珍稀動物,其實是遠古時期進化失敗的產物,一天到晚潛在水底懶得動彈,也是因為捕獵技能太弱雞,動得少就吃得少嘛。
澳大利亞的動物,看起來大多數都很懶。
萌萌噠考拉,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嘴裡還老是叼著一片桉樹葉。
其實考拉之所以嗜睡,並不是因為懶得動彈,而是由於它們唯一的食物——桉樹葉是有毒的,睡覺是中毒後的麻痹症狀。
成年考拉的肝臟能夠有效分解桉樹葉中的毒素,但剛出生的考拉是沒這個肝功能的。
所以它們沒法吃桉樹葉,只能吃媽媽的便便,考拉媽媽的便便里有大量幫助消化桉樹葉子的細菌。
雖然它們也會吃奶,但吃便便的行為要一直持續到一歲多。
考拉沒有汗腺,水分消耗很慢,一般不喝水,桉樹葉能夠給它們提供絕大多數的水分,所以它們一般不下樹。
如果你在路上看見一隻下樹的考拉,請餵給它們一口水喝,要不是渴極了,才不擁抱大地呢。
當然,很有可能你碰到的考拉會一動不動,那是因為人家中毒麻痹了呀!
03
澳大利亞的動物之所以蠢萌,是有很深刻的歷史原因滴。
澳大利亞作為一塊孤懸海外的大陸,其動物生存環境和進化方式與北半球其他大陸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其他幾大洲,越聰明的動物越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很多哺乳類動物的智商都槓槓滴,大腦容量也是越進化越大。
但在澳大利亞,卻是蠢一點的才能活下來。
除了5萬年前移民進入的土著人之外,澳大利亞沒有任何靈長類動物。
而澳洲土著人的文明發展也比其他大陸要慢得多。
其他大陸的人類都發展出了相當成熟高級的文明,但澳洲土著人在西方殖民入侵之前,沒有發明文字,沒有建立國家,連數字都只能數到3。
這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澳大利亞自3900萬年前從南方古陸(岡瓦納古陸)獨立之後,地殼活動極不活躍,沒什麼火山噴發地震海嘯的自然災害,但地表的風化卻在加劇。
這意味著,地表土壤腐殖層越來越薄,卻沒有新的土壤產生。
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澳洲的降雨也非常少,所以它上面能長出來的植物越來越沒有營養。
大多數澳洲樹木的葉子都是針狀的,植物體液也富含油脂。
進化到後來,澳洲只剩下一種原生高大喬木,就是考拉賴以生存的桉樹。
但澳洲600多種桉樹里,考拉能吃的也 就只有50多種,不僅口感奇差,還沒啥營養。
據說世界上只有考拉能吃桉樹葉,大概是其他動物吃不下這種有毒又難吃的東西,都滅絕了吧。
勉強生存下來的考拉,為了維持生命,選擇了進化。
但它們進化的方式不是去尋找新的食物,而是給自己做減法。
簡而言之,吃得少、動得少,一棵樹上啃到老。
眾所周知,腦子是個好東西,就是運轉起來特別費體能,一耗體能就會餓,一餓桉樹葉子就不夠吃。
於是,考拉做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決定:腦子?我不要了。
考拉的頭雖大,腦子卻只有一顆核桃大小,是地球上腦子與體重比最小的哺乳動物。
它一天要睡20個小時,醒了就啃啃葉子,也的確用不上什麼腦子。
04
澳洲的其他動物雖然不至於像考拉這麼極端,但也大多選擇了拋棄腦子長身體的生存方式。
比如袋鼠,身高2米體重150,腦子卻只有人類的二十分之一大小,有限的營養全用來長肌肉了。
還有肌肉都懶得長的,比如鱷魚,一度被認為是停止進化的動物,因為它作為一種兇惡的猛獸,捕獵方式居然是守株待兔,長大嘴趴在水上等著哪個不長眼的小動物撞進來成為盤中餐。
偶爾捕個獵,也懶得離開水面,能撲騰兩下就撲騰兩下,獵物要是跑遠了就不追了,費勁。
還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毒蛇,澳大利亞的毒蛇是全世界行動速度最慢的,十天半個月不挪窩,沒到冬天也喜歡冬眠,吃一頓能頂十餐飢。
所以澳大利亞動物看起來蠢,是真的蠢啊!
就連生娃,很多動物也覺得太費勁,懶得懷胎,太耗體能,乾脆進化出了一個口袋。
什麼袋鼠袋熊袋兔,它們的孩子都是早產兒,沒有真正的胎盤,大腦發育不全,出生後只能放在育兒袋裡養育。
這樣雖然麻煩點,但不用耗費母體的能量,譬如袋鼠,幼崽出生時僅有花生米大小。
母袋鼠長著兩個子宮,右邊子宮裡的小仔剛剛出生,左邊子宮裡又懷了小仔的胚胎,小袋鼠長大離開育兒袋後,那邊的胚胎才開始發育,而另一個子宮則開始懷下一個娃。
如此高效率、一年四季都在懷孕的繁衍方式,讓袋鼠在過去幾萬年的時間裡成為了澳洲大陸的統治者。
雖然人家腦子不咋聰明,卻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不過正是由於娃太多,袋鼠媽媽就不怎麼心疼寶貝兒,在它遭遇危險時,立馬就會伸手把袋子裡的娃掏出來,毫不留情地將它扔出去吸引敵人注意力,自己逃之夭夭。
小袋鼠的內心:說好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呢?

延伸閱讀

納音的現代類象

最痴情一生只愛你一人的3大星座

讓你口水直泛濫

文摘,重慶這個古寺遺蹟周末可以去看看

揭密解鎖新世界的大門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