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如果古人有英文名杜甫是Jimmy

6月
16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蘇友真


菊齋
本文經 國家人文歷史 授權
轉載請聯繫以上公眾號
前陣子有個網紅的微博上了熱搜:
於是一個給歷史人物起英文名的蛇精病貼火了起來,網友們腦洞大開寫了各種段子,比如:
漢文帝有一天穿越到了一個世界,遇上一個人居然是漢武帝。漢武帝走過來跟他打招呼:"Hi,Wendy!"漢文帝也笑著回應他:"Hi, Woody!"
看來皇帝dy字輩兒,比如:
Hey JudeThe Beatles Tribute Band - Karaoke Hits Mania! Vol 2 - 50 Vocal and Non vocal specially recorded Karaoke versions of the top hits!
秦始皇就比較不一樣:
就是不一樣
總的來說,取英文名這件事兒,就是叫啥取啥,簡稱之:
直譯法
原則只有一個:中文叫啥,英文也叫啥。
宋代理學家朱熹,英文名叫做:
三國名將周瑜:
唐玄宗李隆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哪個有我潮?」
然而對於王安石的英文名,部分人有不同的意見:「王安石字介甫,不是叫Jeff嗎!」
於是這裡還派生了第二種直譯法——
眾所周知,古人除了「名」還有「字」,「字」一般就是對「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有關聯的。那麼給古人取英文名,不一定要按名取,還可以按字取,比如:
「詩聖」杜甫:
至聖先師孔子:
喜歡作詩不寫題的李商隱:
論如何有效地幫助大家記住古代名人的字
除了簡單粗暴的直譯法,還有一些高端玩家提出了第三種譯法:
意譯法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名字的意思來轉譯成對應意義的英文,比如:
直譯還是意譯?
網友們的花式取名,總歸來說分為「直譯」與「意譯」兩種,這也正是20世紀中國翻譯學界最大的論爭議題。
20世紀初,中國正值西學東漸,大批西學湧入進來,包括各種不同領域的科學、文學、醫學著作等,形成了強烈的思想碰撞,同時也促成中國翻譯體系的建立。
提到翻譯,就不能不說最有標誌性的人物嚴復。
嚴復
嚴復從小學習英語,是中國最早派赴西方的留學生之一。他翻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標誌著中國近代翻譯史的開端,他在《天演論》的自序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譯三原則:信、達、雅。
對於嚴復來說,「信」即「誠信」,翻譯需要忠實地轉達原著之意,「信」是翻譯的核心。而「達」和「雅」則為手段,即要「達旨」與「文雅」。自嚴復提出這三大原則後,這三個詞成為19世紀末以來中國譯論體系權威的原則,強調準確、忠實地「直譯」原著的內容。
然而,嚴復提倡的「信、達、雅」是為了翻譯科學著作而生。他翻譯的《天演論》完整地體現了這三大原則,其讀者也都是受教育的知識分子,嚴復的翻譯方法和標準對於他們來講是合適的,但這也意味著對大眾讀者不一定合適。
後來,梁啓超提出了一種對立的翻譯方法,也就是「意譯」。
梁啓超
梁啓超強調必須在「使人深知其意」的主旨上,提倡「譯意不譯詞」的翻譯方法,以「意譯」的方法將原著的內容翻譯成使讀者更容易理解的譯文。
由此,近代中國翻譯界產生了強調「科學性」的「直譯派」,以及強調「神韻」的「意譯派」,至今仍爭論不休。
怪調英語
其實早在中國翻譯體系建立之前,19世紀中國沿海通商口岸就非常流行一種怪調英語——「洋涇浜英語」。
洋涇浜是英法租界上的分界河,也是上海縣城到英租界的必經之地。
洋涇浜雖窄,但兩岸繁華又熱鬧
1845年,上海租界設立後,上海商人為了爭取與外商直接打交道紛紛學起了英語,而原來在香港、澳門、廣州以及南洋的洋行也紛紛到了租界。為了和外國人溝通,他們只懂得一些粗通的英語,於是在洋涇浜附近出現了一種語法不准,帶有中國口音的英語,也就是「洋涇浜英語」(後來已不限地域,泛指所有怪調的中國式英語)。
一些出版商也乘機趕印了一種以中文讀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冊。

洋涇浜英語最早的詞彙手冊要屬《紅毛通用番話》,只有10頁、收錄的詞彙甚至不到400個單詞。隨著中西往來日益頻繁,需求量增加,開始出現了詞彙刻本,收入的詞彙和短語高達3000個左右。鴉片戰爭之後又有了新的突破,唐廷樞編的《英語集全》所包含詞彙量高達6000以上。
這些速成手冊收錄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化的詞。
例子
來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是叫也司(Yes),勿講拿(No)
一洋元叫鈿溫得拉(One Dollar)
洋涇浜英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只有口頭形式,沒有正規的書面形式,因為洋涇浜英語是說漢語和英語的人們在交往中形成的,所以基本上沒有統一的形式和規範、變體很多,而且沒有語法。
例子
「我不能」被說成「My no can」
「我們什麼也不要」說成「My no wants」
其次,洋涇浜英語與地域的聯繫很緊密,一開始洋涇浜英語多以廣東地方的發音為準,以後隨著寧波商人的大量湧現,逐步以寧波方言發音來注音。
例子
(以下句子需要滬語或寧波官話發音才能辯明意思)
清晨見面谷貓迎, (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敘別情。(how do you do)
儘管洋涇浜英語現在已經不再被使用了,但還是有一些特點遺留了下來,譬如孫中山現在正式的英文名叫Sun Yat-sen,這英文名取自他的字 ——逸仙。我們可以注意到,孫中山名字的英語拼法並非漢語拼音、也不符合普通話的發音,其實這是粵語讀音。儘管我們不知道孫中山正式的英文名究竟是何時確定下來的,但可推斷與當年洋涇浜英語的影響有一定關係。
正規的漢英譯名法
那麼,按照正規的方法,古人的姓名究竟該如何翻譯呢?
首先,按照正規的漢語拼音,將姓與名分開拼寫,首字母大寫。如:
朱/熹:Zhu Xi
李/白:Li Bai
若是單姓雙名,首先姓的拼音字母需大寫,名的第一個拼音字母需要大寫,並且與後一個拼音連寫。如:
蔣/介石:Jiang Jieshi
李/清照:Li Qingzhao
若是複姓單名的話,姓需要連寫(不需要加連字符),姓名兩者首字母大寫。如:
歐陽/詢:Ouyang Xun
夏侯/淵:Xiahou Yuan
同理,複姓雙名便同時將其姓與名的拼音字母連寫,別忘了首字母同樣要大寫。如:
司馬/相如:Sima Xiangru
上官/婉兒:Shangguan Waner
現代人的英文名字,與古人一樣使用漢語拼音翻譯。如果你自己有英文名字,一般會加在姓氏前面,而名字可根據喜好選擇保留與否的。如:
周杰倫 Jay Chou
成龍 Jackie Chan
現在總算知道古人名字的正規譯法了吧?一個由中譯英的名字,可是一段歷史呢。


往期 · 擷錄

本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已獲原創授權
此致感謝
菊齋 | 文人 | 美學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juzhai99

延伸閱讀

三大特點定勝負

解析溫州「自駕旅遊名城」建設再結碩果

iPhone8價格趣味盎然

江淮汽車召回4248輛iEV5純電汽車

自豪丨寧夏這地方又獲獎了!全國只有10個名額!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