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哪些古老的習俗流傳至今!

7月
21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何莉香


陽光海南
千百年來,海南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海南少數民族便是黎族、苗族、回族的生活習俗,他們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民族風情著稱於世。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黎族有怎樣的風土人情。讓大家在去三亞旅遊的同時也領略一下不同的民族風情。
黎族紋身習俗
海南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黎家人紋身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製,因為他們把紋身看成民族的標誌。如果生時不紋身繡面紋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標誌,死後則祖先因子孫繁多,難以遍觀盡袒。倘若「祖宗不認其為子孫,則永為野鬼」。再則,在上古時代,種族之間常發生互相殘殺的悲劇,把俘虜婦女作為戰利品。由於種種原因,婦女將成年時,務必進行紋身,易於辨識,亦藉免為俘虜。所以,「黎家男女周歲即紋其身」。
紋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連施術年齡亦有所規定。各族按祖傳之圖案進行紋身,絕不能假借紊亂。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穀粒紋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成圖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一。黎族紋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女子只要長大到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時,都毫不例外,必須按照祖先遺留下來的特殊標誌接受紋身。倘若違背或由於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紋身,不幸與世長辭,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遺留下的特殊標誌在紋身的位置,畫上圖案,才能將屍體置於棺樞之中。不然,就沒有資格埋葬在黎族集體的墓地之中。
不同支系的黎族有不同的紋法。現在的黎族年輕女子已經不再紋身,留紋身的祗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有專家呼籲儘快對黎族紋身這一人類文化遺產進行搶救保護。據了解,黎族紋身去年九月被列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黎族的「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著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哎餵、哎餵」,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延伸閱讀

昆明的藍楹花在抖音上火火火火火火火火了!

李白最大的毛病是什麼?

人物排名黑崎一護僅排第三!大代誌

死後滿清竟然為其翻案別出心裁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