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的朝代為何不把農曆正月當作新年首月?漢武帝做了一件事

7月
25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朱雁容


梧桐樹下戲鳳凰
「春」何時成一年之始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面是二十四節氣歌。轉眼,年過過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雨水」節氣也過了。也就是說,雖然現在氣溫很仍很低,但眼下確確實實是春季。
(雨水)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曆(陰曆)的正月、二月、三月3個月份,對應十二地支,分別是「寅」、「卯」、「辰」三字。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開頭即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這句用白話來說就是,魯隱公元年,春天,周曆正月。「元年」什麼意思呢?是魯隱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歲(年)的開始。
(王羲之書「春」)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於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生重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
為什麼定名《春秋》?就是當時魯國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這也當時史書編寫的慣例。

(杜注《春秋》)
既如此,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就此作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
上述杜預所作考釋,雖然說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殷墟出土甲骨卜辭中「春」字 )
那麼,何時將春季當成「歲之始」的?誰定的?應該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是,周王正月非現代所說的一月,而是陰曆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並不是以「立春」節氣到來為起始點的,與「立春」節氣並不同步。
早期「春」的概念比較窄,原本是「開歲」的意思,與反映氣候變化的季節並沒多大關係,而代表年。
可見開歲之「春」與季節之「春」內涵是明顯不同的。我們現代過的春節,實是「開歲節」或者說「開年節」,而立春則是季節的表述。
(春天 種子發芽了)
對於這種不同,《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明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帝王規定的一年之首,是人文現象,而立春是四季的開始,是自然現象。
事實也正是這樣,中國曆書中的「歲首」在早期是變化的,就是因為「王者歲首」,人為規定的。民國初建,孫中山又一次行使帝王權利,陰陽曆並行,出現了兩個年——陰曆年和陽曆年。
為了協調,把原本立春的節日「春節」,移到每年的正月初一,遂有了現代過春節風俗。而以前的陰曆正月初一新春元旦,則成為陽曆的「元旦節」。
(山東版畫《春夏秋冬》之春)
秦漢以前是這樣安排的:夏代「建寅」,歲首為陰曆元月(與現代相同);商代「建丑」,歲首為陰曆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曆十一月;秦朝與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曆十月。也就是說,早期的年首並不一定是現在的陰曆春季元月。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這與中國人奉行「陰陽」宇宙觀有關。根據白天與黑夜有規律的變化,古人認為整個世界就是「陰氣」與「陽氣」兩種物質變化而來,以此理論來理解年歲,就是「陽生」與「陰生」此消彼長的輪換關係。
(古代迎春風俗)
順便提一下,「陰陽」學說在文革中是忌諱的,被當成傳統文化中的糟糕而否定。1968年,連「陰曆」也不宜叫了,要立新破舊,改稱傳統曆法為「農曆」,在此之前如果不稱陰曆,就叫「夏曆」或「黃曆」。
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南回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運行至黃經90°(北回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作歲首,而在選擇在此時「過年」,而不是根據季節變換來決定歲首和過年。正因為,古人曾將最早確立的「冬至」,當成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而非現在的「立春」。
(明仇英繪《清明上河》中,春日牧童在林間草地上打架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將冬至當成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也與「春」有關,古人認為,季節之春在冬至節氣時就出現了,「冬至節,春之先聲也」。所以古人說,「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這裡的「春」其實是「陽」的另一種說法。
西漢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漢武帝劉徹頒行以夏曆為基礎的「太初曆」,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第一個節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誌性節氣,一直使用至今,相應地,春季也固定為一年首季。

延伸閱讀

兵哥揮墨年味濃有圖為證

中國4家上榜來看看你去過哪些!

累成汪了怎麼辦!來看看12星座如何緩解求職壓力吧

新城辦紀念建黨98周年

淺惜深愛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