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精妙技藝

8月
23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蘇友真


紀錄中國
兩個多月以來,我們沿著《傳承》(第三季)的足跡,共同探尋了華夏大地上17個獨具匠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裡,我們見識了湖南瀏陽用巧思和匠心讓石頭「開」出花朵的菊花石雕傳承人,海南島上用歌聲銘刻家族來處與過往人生的疍家漁民,廣東小鎮活牛交易市場裡「擇一事,終一生」的職業牛中,雲南大山深處將對弓弩之熱愛融入骨血的傈僳族射手……
《傳承》(第三季)不僅延續前兩季的精良敘事風格,以小巧口透視大情懷,從一個個具有鮮活生活色彩的故事中挖掘非遺技藝的動人之處,從對一個個細節的生動捕捉中折射中華文化的優秀內核;更突破前兩季的選材方式,著重尋覓傳承中的青春力量,通過新舊傳承人之間的對話和碰撞、青年群體的探索和創新,喚起年輕受眾對於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思考,讓古老技藝在新的時代能夠薪火相傳,魅力不息。
在上個周末,《傳承》(第三季)終於迎來了收官之作《禮成》。該集重點聚集於內蒙古省級非遺——蒙古族繩藝和河北省省級非遺——蔚縣打樹花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明顯的「傳承」字眼,沒有驚天動地的傳承故事,但紀錄片通過順暢有力的敘事格局和恰到好處的取材視角,讓非遺之技、技藝之溫、中華之美層層滲出,也讓「傳承」之精神在「潤物細無聲」地描繪中浸潤人心。
設問式敘事結構,絲絲入扣展現非遺之技
與我們熟悉的「平鋪直敘」的紀錄片敘事手法不同,《禮成》的兩則故事選擇了「設問」式的敘事結構。首先拋出問題,讓觀眾帶著好奇和懸念步步深入,最終和紀錄片中的主人公一起找尋到問題之解答。

「這幾天,五十八歲的女主人吉布吉瑪正在為家裡的幾百隻牛羊發愁。這裡已經三個月沒有下雨了,草場逐漸見黃,她不得不為牛羊的口糧想辦法。」在聚焦蒙古族繩藝的非遺故事中,令女主角吉布吉瑪愁心多日的問題揭開了紀錄片的序幕。隨後,用韁繩馴服馬匹、帶孫女學習搓繩、為轉場趕製新繩子、克服重重困難來到新牧場等一系列場景緊密相接,凸顯出「繩」於蒙古族人民生活重要性的同時,更帶領觀眾見證了女主人公起初的憂心層層化解的全過程。
《禮成》的第二則故事關注到的非物質遺產是河北蔚縣打樹花。在蔚縣暖泉鎮的打樹花盛宴中,台上表演火花飛濺,台下觀眾熱情奔涌,然而鏡頭一轉,畫面忽然由動至靜,轉為主人公王德寂寞的身影。作為「打樹花」技藝第十三代傳人的王德師傅,打了一輩子的漂亮樹花,卻一直有一個心愿沒有達成——為自己的村堡打一場樹花。召集夥伴商量計劃、賣掉自家玉米地籌來資金、收集廢鐵準備表演……在情節的步步推進中,紀錄片讓觀眾接收到的不只是樹花的製作工藝和美麗樣態,更是通過對問題的拋出、尋覓、解答的過程,水到渠成地引發觀眾體悟這場熾熱的樹花表演之後,王德對技藝之愛和對故土之禮。
傳承之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無論是吉布吉瑪因家中牛羊沒有合適的口糧、結繩轉場又沒有充足的時間而憂心,還是即將退休的王徳埋藏在心裡的願望不知能否圓滿落成的顧慮,《禮成》並未逃避這些問題。而是通過直面問題,直面傳承路途中的險阻,然後藉由絲絲入扣地情節推進建構起全新的雙向交流關係,讓曾經被動接受的受眾變為傳承人解決問題的同行者,讓觀眾在此過程中自然共鳴到非遺技藝之珍貴和傳承非遺之艱辛。
生活化取材視角,動人故事映刻技藝之溫
在紀錄片需要堅守的紀實框架之中,《禮成》用生動的視聽語言真實建構起人物和事件的本真樣貌,同時又創新思路,把人物和事件置於其生活化的原生圖景之中,放大事件的人
情味和感染力,也在這其中大大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眼見牛羊口糧告急,轉場已是迫在眉睫,最急迫的是要趕製一批新繩子。為幫助吉布吉瑪順利轉場,吉布吉瑪的姐妹們都特意趕過來幫忙搓繩子,有的還帶來了自家的馬鬃和絨毛過來。在大家的齊心奮進下,一天時間下來,六捆馬鬃繩、羊毛繩、駝毛繩製作完畢,轉場得以開始。這用手一點點搓出的繩索,銜接起的不僅是蒙古包和馬匹,也牽繫著馬背民族彼此關照的友情和代代相傳的質樸情誼。而為了在元旦之際,為堡里明年的風調雨順祈福,王徳的幾個兄弟乾脆響應了王徳的號召,在需要自掏腰包辦表演時也毫無推辭,村委會聽此提議主動提出為王德廣播,村民們更是紛紛拿出了自家廢鐵。王德個人的心愿升華為全體村民對新年的共同祝禱,這是一場表演,更是蔚縣生活圖景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個感人切面。
於宏觀之景,內蒙古人民日常所見的遼闊蒼茫,一千六百攝氏度的鐵水所帶來的萬朵火花的震撼人心,紀錄片皆納入視野,奠定了整體敘事的廣度和傳統技藝的基調背景;於中觀之處,草原姐妹攜手渡過難關的珍貴情誼,樹花兄弟為村堡新年祈福的戮力前行,紀錄片均大膽潑墨,還原主人公和所描繪技藝的原生圖景;於微觀之際,吉布吉瑪為明天生計的憂愁、看到孫女有天賦騎馬結繩的驚喜,王德完成表演後的寂寥、受到觀眾鼓舞時的欣慰等細小的表情和心路都被一一捕捉,細細勾勒,讓非遺的展現從平面化為立體。
《禮成》所選擇的生活化的取材視角,全景又入微的展現方式,不僅讓觀眾得以對中華傳統技藝進行一次立體化的生動透視,也給非遺技藝本身鍍上了更多溫暖的色澤和動人的質感。
精細化內核打磨,至深品格禮讚中華之美
雖聚焦的是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禮成》卻未囤陷於技藝本身,而是開闊視野,細緻打磨技藝所蘊含的文化內核,讓其所承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價值得以展現並深入人心。
對於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來說,繩子這種工具顯得尤為重要。套馬、牧羊、搭建蒙古包,都缺之不可。堅固耐用的動物毛,加上女人們的一雙雙巧手,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蒙古族繩藝。而《禮成》每一次著墨於繩子,也並未單單呈現結繩技藝本身,而是帶我們看到蒙古人民的勤勞勇敢、熱情友愛。繩子是馬背民族在草原生活的必需用品,而結繩之技藝,和結繩所凝結之精神則是蒙古族人民獻給整個中華民族甚至整個世界的一塊文化瑰寶。王德於村堡城樓前的打樹花表演,向觀眾傳遞出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麗驚艷,而王德打樹花故事所承載的他對家鄉故土的愛戀、鄉親們的互幫互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人性光芒,則給本身沒有情感和溫度的技藝鍍上動人的色澤,共同鑄就了《禮成》沉甸甸的意義。
雖以技藝為敘事載體,《禮成》卻嘗試用一種更為開放而包容的視角來進行展現。藉由技藝所承載的一個個「人」之故事進行索引和串聯,並通過對每一個故事內核進行深挖,讓觀眾能從《傳承》的故事中不光讀到傳承,也透視到非遺背後所蘊藏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共通的價值理想,悟出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該磨滅的精神品質。
從第一集的第一個故事——哈薩克族的達列力汗父子攜手搭建起一頂草原氈房,繼續譜寫馬背民族生生不息的滄桑牧歌,到第十集的最後一個故事——河北蔚縣的王德揚起一千六百攝氏度的鐵水,堅持在新年之際用拿手絕活為生養自己的土地獻上最好的祈願,《傳承》(第三季)聚焦的始終是一個個最樸素也是最精妙的非遺技藝。它們有的來自一代代族人的血脈相承,有的蘊藏著新一代繼承者與新時代的磨合相生;它們很多都經歷過無人問津、無人看好的「冰冷」,也大多都迎來了柳暗花明的被認可和被傳承。
在一個個對生動故事的描摹中,《傳承》(第三季)的價值和意義早已不再是簡單的「記錄」。它回溯過去,帶我們探尋自己的歸處和民族的根基,向我們傳遞著祖輩們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學;它立足當下,教會我們要用不苟之心對技藝,赤誠之心對親人,珍重之心對生活,堅守之心對夢想,敬畏之心對文化;它也連接未來,挖掘傳承故事中動人的青春力量,幫我們照亮古老技藝的未來路途,樹立有牢固基石的文化自信,禮讚中華民族的燦爛明天。
「承時代心,傳世代美」,《傳承》(第三季)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紀錄片嶄新的、值得驚喜的模樣。

延伸閱讀

最後落得被活活餓死的下場因為收留一個人

離開「中國製造」結果照過來

揭密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攻呢?他死後

需要注意什麼

重彩抒情情更濃」別出心裁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