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生日快樂!感恩聽你的每一天


6月
14
2022

文章 | 田藝苗 圖 | 網絡

整理編輯 |田藝苗的田

每次無意間聽見,更覺得巴赫的不同凡響,像一本古老的書,令人安頓,又心情開闊,聽見秋光溫暖照耀,天高雲淡。

到達艾森納赫火車站,就看到了巴赫的海報,和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一起,被張貼在火車站出口處的彩繪半圓玻璃窗下。艾森納赫是巴赫的出生地,如今巴赫的故居和博物館都在此地。

用一生

聽巴赫

Listening to

Bach all my life

艾森納赫是一座中世紀小山城,城中不少斜坡馬路,鋪著老舊的方石頭,已經被磨得發亮。空氣晴朗,行人稀少,順著路標步行,很快就能找到巴赫故居。在Frauenplan小廣場上,有一幢刷成明黃色的房子,門窗呈褐色,看上去方正敦實,緊挨著故居,新建了一座巴赫藝術博物館,這是一座現代風格的建築,深色混凝土的敦厚形狀覆蓋了大面積外牆,一樓卻裝著大片玻璃門窗。兩座建築,風格截然不同,竟都讓人想起巴赫音樂中的端莊樸素和溫厚。

音樂在每個角落裏響起。

每次無意間聽見,更覺得巴赫的不同凡響,像一本古老的書,令人安頓,又心情開闊,聽見秋光溫暖照耀,天高雲淡。這樣形容可能太日常了。巴赫的音樂裏面是有一種超越自然的抽象建構的,在宗教外衣裏面散發著智識的謙卑與榮耀之光。最謙卑的人才是最驕傲的。

用一生

聽巴赫

Listening to

Bach all my life

康塔塔之後,是《勃蘭登堡協奏曲》的第二首,四音一句,從複雜的複調織體中生長出來,懸浮在樂隊之上,百聽不厭。《勃蘭登堡協奏曲》多民間舞曲,田園畫卷,大多類似社交型的音樂,講的是客套話。但巴赫可以把客套話也講得生動自然、生機勃勃的,讓人想起了如今的即興演奏的爵士樂。古今中外,音樂中的遊樂性總是息息相通的。

巴赫不是一個創新者,他擅長把傳統的形式寫至精純,比如賦格曲。他的主題簡潔乾練,如一個論點,在不同的聲部和調性上反複論證它,最後重申論點,就像論文中的下結論。這是一種非常理性的音樂邏輯,每個聲部、每個音都有講究,沒有一個音多餘,沒有一個句子可移動,而且音樂組織嚴密而纏繞,可供細細聆聽,追溯每一條曲線的遊戲。有時上,有時下。據說在巴赫時代,音階的上上下下是有說法的,下行,如同神恩降臨人間,上行,是人間的贊美之歌向宇宙飛升。

2021

03·21

Listening to

Bach all my life

西方音樂家最深廣最複雜的情感都是寫在宗教音樂裏面,像《b小調彌撒曲》,如此悲欣交集,壯麗淒美。

他寫宗教作品,也寫世俗的音樂,為萊比錫教會工作的時候寫宗教合唱,為科藤的親王工作的年月,主要寫世俗樂曲。有意思的是,現在聽起來,這些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的差別並不太大。宗教音樂裏面,有不少親切溫柔的細節,有滋有味的生活氣息,在世俗音樂裏面,也有熱烈而圓融、溫柔而剛執的宗教感。上帝在宇宙中,也在巴赫的心裏。上帝存在於人間,它會在每一瞬間每一事物中顯現,心有虔誠的人才能領會。

在下雨的窗前,播一曲巴赫大無,聽雨聲和大提琴聲靜靜對話。

小時候,我們覺得巴赫寫那麼多音符好難啊,每一拍卡牢,哢擦哢擦地像開火車。大師晚年的時候,用大提琴演奏豐富的聲部,教我們領會對位曲的涵義:線條的交錯裏面,隱藏著些許不可言說的情意,歡樂的旋律裏穿插著心碎的回憶,安靜的曲調裏隱藏著躁動的心,淡淡曲線牽引出了漫長歲月,看似深情的樂章裏也有無情的宣泄。

呂貝克是一座非常適宜度假的德國古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堂裏面的管風琴,300年沒有整修過,是全世界唯一一部保存三百多年、擁有美麗原聲的管風琴。為什麼不調修一下呢,因為這是巴赫曾經彈過的管風琴。青年時代,巴赫曾經徒步行走三天,走到呂貝克去聽當時的大師布克斯特胡德演奏,本來請假了四星期,結果聽了四個月還不想走。

用一生

聽巴赫

Listening to

Bach all my life

巴赫小時候對他哥哥說:“我不要彈什麼古鋼琴,我想彈你的管風琴!”在歐洲的博物館裏,我偷偷去彈了幾下巴赫時期的古鋼琴,頓時想起這些故事。是啊,古鋼琴對巴赫來說太容易了,彈起來沒有音色和強弱的變化,只要音彈對就可以了,也彈不出其他音樂效果,事實上它限制了巴赫的音樂,他的手稿上因此幾乎找不到音樂的表情記號,我們現在贊慕的巴赫專注於以音與音為基石建造華麗聖殿,其實也有年代和工具的局限性。但也正是這種局限讓他把音樂線條的錯落交織之美發展到了一個頂峰。

對於一位天生的音樂家來說,那1000多首樂曲是必須要寫完的,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他總是在聆聽、在發現、在回味音樂。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寫音樂,聽到喜歡的主題被那些三流音樂家糟蹋了,很生氣,坐下來把它再譜寫一遍,這裏該換和弦了,那裏要轉到下屬調去,哦受不了那些莫名其妙的裝飾音。到了晚年,巴赫覺得自己從前的作品聽不下去了,把舊羊皮紙卷找出來,重寫一遍,因此有了後來的哥德堡變奏曲。他就是這樣一位別具匠心的匠人,把音樂寫完整,寫妥帖,寫明白,寫透徹,寫到沒有一個音多餘,寫到普羅大眾已經聽不懂。

即使巴赫是小溪(bach),古爾德也能把他彈成火花。他像小男孩一樣趴在鋼琴上搗鼓,一邊嘴裏跟著哼哼唧唧。所有鋼琴家都能彈出閃亮的音色,但只有古爾德可以彈出屬於20世紀的機械律動的火光。他坐低矮的板凳,集中前臂力量彈出充滿力量與靈性的音符。他對聲音的運動著了迷,對任何聲音的想象元素不屑一顧。他找到了巴赫的方法,找到對位法這種看似機械運動藝術深處的美感。

用一生

聽巴赫

Listening to

Bach all my life

22歲,古爾德成為鋼琴家的第一張錄音,彈了《哥德堡變奏曲》,如今仍被看作不可逾越的巔峰,以控制力驚人的技巧和對聲部組織的透徹理解震撼了樂壇,其中超越音樂的生機與強度令他真正不同凡響。1981年,古爾德去世前一年,最後一次錄音,彈的也是《哥德堡變奏曲》,最初和最後的唱片,彈了同一曲。55版已是裏程碑,81版,放慢,多彈了20分鐘,深不可測,熾熱不改。演奏最終是自我的完成 。

很多人都喜歡古典樂,但是也有很多人說想聽但是聽不懂,就像看抽象畫,欣賞不來不如不看。田老師的《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將會讓你對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經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鑒和了解,同時了解每首經典背後的故事和傳頌理由。

這套古典樂鑒賞課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韓紅、李健等眾多明星公認的古典樂評論家田藝苗親自發聲, 共150節音頻課程每節約10分鐘。

田老師將站在聽眾的角度去品鑒,不會過多強調音樂技法和理論,而是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大量相關知識,通過自身專業角度耐心教授,生動地通過150節課,帶你欣賞150首世界經典名曲,一步一步將你領進“古典音樂”的門來。

韓紅、李健、汪涵、郎朗

都推薦的古典樂啟蒙老師是何許人?

也許你對田藝苗這個名字還不是特別熟悉,但在國內音樂圈,特別是古典音樂圈裏,幾乎就沒有不認識她的。

她已經和音樂打交道20多年了。既是音樂創作家(古典音樂教授),又是音樂評論家(《上海壹周》、《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青年周刊》等專欄音樂作家)。

她曾獲文化部“文化獎”優秀音樂作品獎以及“人音社杯”高校音樂書評最高獎;

出版過《時間與靜默的歌》、《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溫柔的戰曲》等等經典音樂啟蒙書籍

她還在《我是歌手》節目中擔任特邀評委

盡管教授著“古典樂”這樣看似冷門、距離感強烈的課程,田藝苗還是憑著魅力,吸引了好大一幫明星成為自己的小粉絲兒——包括音樂人李健、韓紅、譚盾,也有汪涵、吳曉波、姚晨、歐陽娜娜這樣的文化名人。

▲ 李健參加田藝苗的音樂節目

▲ 田藝苗在《我是歌手》與眾多音樂人合影

▲ 田藝苗在《聲入人心》擔任特邀評委

但拋開這一切頭銜和名譽,田老師最想做的卻是,充當古典音樂的傳教士,致力於把古典音樂帶入“凡間”。

我只是一個喜歡聽音樂的人

田老師一直被年輕學生們擁戴為“古典音樂教母”,但獲得這個尊稱的路上,她經歷了不少挫折和懷疑。

她為高校學生普及古典音樂知識的講座“穿T恤聽古典音樂”,已經開展了7個年頭。但一開始,聽眾的反應其實並不熱烈。

有一天她講完課後,問聽眾“有沒有問題”,竟換來全場鴉雀無聲。這讓她一度懷疑自己,甚至不太願意講課,待在家中反省。

但偶然的一件小事,讓她想通了:

有一次,我在網上瞎逛,看到一個熱播視頻就點進去看看。

一個一歲的娃娃,她的媽媽去世了。保姆哄她的時候,唱起她媽媽常常給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窪窪的,這歌的曲調也模糊,可是那娃娃聽著聽著,居然開始流眼淚。她沒有哭,她還太小,還不會做出悲傷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淚大顆大顆的,從藍色大眼睛裏面湧出來。

我關上電腦,哭起來。

“無論嬰兒老人,無論飲食男女,我們每一個人都曾被音樂感動過。但我們學院派音樂家聽得太理性,分析得太機械,有時候忘記了聽音樂的初衷。”

在這之後,田老師決定換一個教學頻道:試著站在聽眾的視角裏去思考“講什麼”、“怎麼講”。

所以,田藝苗不再一個勁兒強調音樂技法和理論,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澀難懂的音樂發展史讓你一頭霧水。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作為案例通俗化講解,引發你對它們的喜歡,然後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領進門來。

欣賞古典音樂,沒那麼難

對於古典樂,很多人不是不想聽,而是苦於聽不懂,就像看抽象畫,欣賞不來不如不看。

而在《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的課程中,田藝苗會精選一些接地氣又不失格調的古典音樂作為案例,跟大家講解何為古典音樂,以及如何鑒賞。

因此,在“挑歌”這門學問上,田老師下了大量功夫:要經典、要好聽、要有裏程碑意義,還要循序漸進,照顧聽眾的品味。最後選出這150首精華,一點一點品給你聽。

在“講解”方面,田老師也試圖將知識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農》,它為什麼好聽?

如果你網上搜索答案,你只會了解到摻雜一兩個雞湯的假故事。而田老師及其背後的智囊團隊,做了大量的信息把關、化繁為簡的工作,為你還原最真實的故事和最貼切的解讀。

不過,田老師的教學中,最精彩的部分還不止這些。在田老師的描述裏,你甚至能聽到“音樂大師”的心跳。

她講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個瘦削單薄、體質敏感、有輕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獨的男孩;

當她講到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氣暴躁、生性多疑、還會耍點小聰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師口中,他們不是一個個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鄰右裏,他們的聲音、脾氣,能透過門縫,呈現在你眼前,而這就是她獨特的教學方法。

♪ 每天僅需10分鐘即可高效入門

購買後音頻可反複收聽

這套課程采用線上音頻授課形式,每節課約10分鐘,共150節課(每節課只要0.44元),可以反複收聽、欣賞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這樣就可以不只是到音樂廳才能聽到古典樂;也有最專業的人帶你一起品鑒,真正做到“聽得懂”

用碎片化的時間裏,深入品鑒經典名曲

通過老師精挑細選的150首知名度高、流傳較廣的音樂作品,最高效學習古典樂的精華。

透過“古典音樂”了解一個時代

從歐洲歷史,講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電影與個人感悟,娓娓道來。古典音樂不再是高高在上標榜身份的奢侈品,真正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解剖經典名曲經久不衰的秘密

為什麼是這些名曲能夠長久流傳?田藝苗老師講分析特別的音樂技巧,與大家探討那些年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音樂。

收到給心靈以慰藉的溫暖音樂

經典的古典音樂,就像陪伴你成長的大山大海,振奮人心的力量和靜默綿長的撫慰將會流進你的靈魂深處,陪伴你一生。

田藝苗: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

現已開放微信服務號訂閱

♫ 田老師的節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聽哦 ♫

藝苗聽音樂

田藝苗官方微信服務號

言語盡頭,音樂響起。

Tips

訂閱方式:

1

2 在服務號自定義菜單點擊“名曲密碼”

3點擊任意一期節目或專輯鏈接,

按指示完成付費

(★特別福利:訂閱者將有機會獲得田老師贈送的書籍、音樂會和音樂講座的門票等禮物!)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訂閱《名曲密碼》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