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導孩子學琴?鋼琴老師這樣說


6月
26
2022

在孩子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裏,鋼琴,幾乎可以算是專業程度和要求最高的領域之一;但大多時候,家長自己不懂,孩子學好學壞,也就無從分辨。

怎麼輔導孩子學鋼琴?看別人家孩子個個都彈得滾瓜亂熟,但我家娃彈得磕磕巴巴,練個琴都跟索命一樣。

“媽媽媽媽你快坐下,聽兒奏一曲”的美好想象,和眼前這分秒難熬的陪練,為何有這麼大的差距?

家長在孩子學琴裏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但昭義老師在《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一書中講道:“輔導絕不僅僅是監督、督促,守著孩子練琴了事;或規定出孩子練琴的時間,只要琴音不止,便可萬事大吉了。”

概括起來,家長輔導孩子學習鋼琴應當:

1、做老師的助手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訓練方法

3、培養和發展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4、對練習進行具體指導

作為一個自己學琴、練琴多年,並且在基礎鋼琴教學領域工作了十幾年的一線鋼琴教師,但老師講的這些,我都有切身體會,並且深深認同。

鋼琴學習,演奏技術是表層,背後的方法、知識,對音樂邏輯和文法的認識,對音樂與自身關系的探索……所有這些,才是學習鋼琴,或者說學習樂器的核心和關鍵。

什麼時候開始學琴?

在入門階段,如果孩子年齡尚小,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尚未體驗過小學階段系統化的知識學習,加之兒童手指肌肉力量和控制力也不夠穩定,那麼在這個階段,就必須要求家長陪同一起聽課,一起學習。

這個階段需要多久?這取決於每個孩子在年齡、能力、性格上的差異,也要看每個老師不同的教學方法。

假如五歲開始學琴,順利的話,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有些學習能力相對弱一些,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孩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也有些家長問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不適合學鋼琴,我恰恰認為,越是這樣的孩子越應該學,因為學鋼琴可以促使這些問題暴露出來,並得到改善。

在這個階段,家長既要陪學陪練,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否提高,爭取早日放手。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扶上馬送一程,接下來讓孩子按部就班學習就可以了。

但有些家長,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辦法做到這樣風雨無阻地陪學陪練,是不是孩子的鋼琴就一定學不下去了呢?當然不是。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一周上兩到三次課,或者安排陪練課。把自己的責任,運用經濟杠杆,轉移到老師或者陪練老師身上。

況且,這個過程,一般最長也不會超過兩年。孩子上到三年級後,學鋼琴就會變得順暢和輕松許多了。

其次,如果家長既沒有時間親力親為,也不想投入過高的經濟成本在學鋼琴上,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晚一點再開始學,二年級左右再開始。六歲前開始學鋼琴,考驗的並非孩子的能力,而是家長的耐心和意志。這是個非常煎熬的過程,因此半途而廢的比例是很高的。

如果對孩子學琴沒有特別高的期望值,自己也想省心一點的話,晚兩年開始學也沒有什麼特別大不了的影響,關鍵還是看後面能否堅持。現在大部分家庭讓孩子學習鋼琴的目的,也並非要培養專業鋼琴家,而是將音樂視為基本文化素養的一部分來學習。

只要有得,總好過身無長技一窮二白。

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

常常有媽媽發微信問:“張老師,這個地方應該怎麼彈啊?我說是這樣彈,娃娃說是那樣彈。哪種是對的啊?” 我們鼓勵這樣的交流,一是家長能了解學鋼琴是怎麼一回事,有的放矢,避免無端指責孩子。二是有家長陪伴,孩子的學習興趣確實要高一些。一些簡單的小兒歌,和孩子一起彈,也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但具體怎麼陪練呢?最基本的,就是糾正錯音、節奏和手型。比如全音符四拍沒數夠,手指沒有支撐和站立等等。

但家長糾正的方法,一定不能是“代勞”。不要為了盡快結束練習,就直接告訴孩子“錯了,這個音是D。”

你需要不厭其煩地引導孩子想一想,為什麼剛才彈錯了?可能是因為高低音譜表混淆了。那麼下次在彈之前,需要先看一下譜表,想好區別。總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需要關注的是孩子思考的過程,而非僅僅關注結果。

如何陪伴孩子練習?

當入門階段過去,進入到《巴赫初級鋼琴曲集》這樣的程度時,大部分家長無法像孩子那樣弦歌不輟地練習,就很難跟上孩子的進度了。

這時候,家長可以適度放手,多多鼓勵,花式表揚。很多家長喜歡攀比,看別人家孩子彈得怎樣,最後覺得別人家孩子千般好萬般好,自己家孩子死活不愛練琴,肯定是態度有問題。

我們最好首先明確一個常識: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喜歡主動練琴!練琴對於孩子,就像鍛煉對於成年人一樣。你知道這件事有好處,你也知道應該去做,但從放下手機到走上跑步機的距離,可能是世界上最遙遠最痛苦的距離了吧?

對孩子來說,世界上最痛苦的距離,莫過於把自己從放映動畫片的電視機前,挪到鋼琴凳上的距離。天才和熱愛如郎朗,也有逼到郎爸說出“今天你要是不練琴,咱爺倆兒就一塊兒從這樓上跳下去算了”的時候,何況普通琴童了。

等孩子再大一點兒,知識和能力提高一點的時候,可能會有所緩解,但也不是說練琴就永遠甘之如飴了。想讓孩子真正發自內心願意練,可能得等到初一初二的時候。一個人真正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有了表達自己的沖動的時候。

這時候孩子可能才會懵懵懂懂地感受到,折磨了自己十多年的鋼琴,意義何在。他們會發自內心地想要練習,想要彈得更好。

想放棄時,怎麼辦?

學琴本就是很磨煉人很辛苦的事情,前兩年,被音樂本身所回報、所能帶來的愉悅,是很有限的。這時如果天天被數落,老師和媽媽,誰都沒個好臉色,哪個孩子還能願意學、願意練呢?

回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是不是哪個老師喜歡你,哪個科目就學得最好?嚴師出高徒的“嚴”,指的是技術標准上的高要求,是對音樂的精益求精;而不是板著臉訓斥孩子彈得不對。

雖然在有些時候,比如准備考級、比賽,或者音樂會時,枯燥的重複性練習不可避免,但它不應該成為孩子,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學琴練琴的常態。很多人常常忘記這一點,是因為他們自己在三十歲以後,就再也沒有真正投入地去學習過什麼東西,只能抓住最淺顯的“態度”二字做救命稻草。

作為專業的老師,我或許應該高傲地、見慣不怪地說:每個琴童都是這樣過來的,包括我自己。你們的焦慮甚至痛苦,不值一提。堅持不下來是你們自身的問題。

但是作為個人,我無法這樣說。就算你有再多的教學經驗,也無法替代一顆活在當下、願意並且可以和孩子共情的心,這其實才是連接老師和學生的真正的東西,是藝術給予每一個向它索取者真正的回報。

我在感情上完全理解家長陪孩子練琴時分分鐘想爆炸的焦慮。很艱難吧?進退兩難吧?常常忍不住吼了孩子又自責吧?沒關系,我都懂,相信孩子也都懂。世上事不都是這樣嗎?萬般苦裏一點點甜,但好像也夠了。

可以懷疑,可以對老師失去信心,因為老師可以換的。有的孩子適合嚴格的老師,有的就適合隨和的老師。

但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信心。因為爸爸媽媽是不能換的。

所以希望爸爸媽媽們,也包括我自己,可以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信任和鼓勵,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東西,沒什麼可以替代,那才是一個人在今後漫長難捱的人生時光裏最大的力量來源。與之相比,能彈一手好鋼琴,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