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道——古琴的三種境界


7月
06
2022

古琴的技、藝、道為當今琴人常常爭論的一個焦點,有重技、藝,而恥言道者,亦有略習技、藝,便專言道者,其中的仁智之見,孰是敦非,雌雄難辨,也很難用對與錯來做簡單的評判,估且把其稱之為琴藝的三種境界,如琴人需要攀登的三層樓。

“技”

琴人的琴技為第一層樓的主要景觀,即古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溪山琴況》謂之“弦與指合”階段。如一個琴人不明“右手八法”、吟猱綽注,一上來,便大談特談琴藝、道琴,那麼我們但不需再去解此人,就能知此人不足觀了。所以琴人只有先踏踏實實地把古琴的演奏方法掌握到手,才能向第二層樓進軍,才有資格去談論琴藝。關於學習多長時間就可掌握古琴的基本技法,我想不能一概而論,一回答便易陷入“盲人摸象”之弊。拙作《琴學解惑二:古琴難學嗎?》一文中曾提到這個問題,就自己學習二胡與古箏的經驗來相比,古琴“易學難精”,入門易,但學好難。古琴入門難雖說不難,但若站站停停,或天資欠缺,也是很難到達第二層樓。

“藝”

第二層樓為“藝”。藝是琴技的一種升華,《溪山琴況》謂之“指與音合”階段。一個琴人只有在琴技上有了一定的積澱後,才有可能達到這個境界,如果只知“炫技”,而不知去表現樂曲的內涵,同樣很難達到古琴的第二種境界,攀登到第二層樓。打開第二層樓的鑰匙,唯有一法:勤奮 天賦 讀書,此為琴人通向第二層樓的不二法門。我們現代琴人常常只知死彈琴,而忽略了天賦及讀書的重要性,成功固然需要勤奮,但如果沒有那一點點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也是很難成功的。天賦和讀書便如同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這些東西雖說不是主要的反應物質,但如果沒有這些催化劑的加入,那也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所以琴人要由“技” 升華為“藝”,領略到每二層樓的風景,天賦和讀書很關健。自已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深知其中的滋味,如同練習書法,假如臨貼不輟,經年累月,入貼不成問題,寫的和原貼形似,並不難,難的是出貼,如果沒有那一點點的靈氣,是很難成名成家的,這一點難能可貴的靈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天賦”,用袁枚評價黃庭堅的一句話便是“書到今生讀已遲”,確實如此,有些東西今世是很難得到的,藝術更是如此,但可以通過多讀書來彌補一些天賦的不足。

“道”

所說的琴道,並非指古琴的那些五弦應五行,琴體寓天地等說,這些東西雖然也為古琴一種很重要的文化,但這與彈琴的水平沒有太大的關系,就算我們琴人不清楚七弦的寓意,也不太會影響其實際的演奏水平,因為這為古琴的另外的一個研究體系。這裏所說的“琴道”為古琴內在的一種精神,《溪山琴況》謂之“音與意合”階段。明代琴家蔣克謙把這種古琴的這種最高境界稱之為“忘機”:“故彈琴者,至於忘機,乃能通神明也,伯牙鼓琴,六馬仰秣,匏巴鼓琴,鳥舞魚躍”。七弦一動便能使六馬仰秣、鳥舞魚躍,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可見“忘機”之觀。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如此,琴人只有琴隨意走,曲由心動,這樣才能“隨心所欲”。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調素琴 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晨曦古琴館 | 雲南昆明最知名的古琴館之一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篆塘路118號

名稱:晨曦古琴館 晨曦藝術學校

雅集:每月最後一周六晚上7:30(公益)


延伸閱讀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