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修了一道千里「水長城」沒有萬里長城的北宋

1月
01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朱雁容


真觀歷史
導讀:宋朝初年,由於宋太宗兩次北伐失敗,未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導致北宋失去了一道重要的天然北方屏障。而遼國卻占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地勢之利。
契丹鐵騎可以在廣闊的河北平原上縱橫奔馳,加之北宋國都開封無險可守,遼兵一旦渡過黃河,便能直接威脅開封的安全。

因此,對北宋來講,河北的防禦就變得迫在眉睫。范仲淹曾說:「國家御戎之計,在北為大。」包拯曾說:「河北者,國家根本之地,存亡系焉。」
儘管宋遼在簽訂了「澶淵之盟」後,雙方幾乎無戰事。但僅憑一紙合約,就幻想能保境安民,未免太過天真。
所以,北宋在河北一帶的屯兵備戰,一直沒有鬆懈,其守軍甚至常年維持在二、三十萬人以上,而且,北宋還在河北東部無險可守的地區,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程。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被稱之為「水長城」的水上防禦體系,堪稱抵禦契丹鐵騎的終極利器。
一、北宋邊防戰略思想的變化
要理解北宋為何要修一道「水長城」,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北宋北方邊防思想的變化歷程。
公元936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為了換取遼國的援助,將幽州、薊州等十六州送給了契丹人。從此,契丹人就好像是拿到了中原王朝家裡的大門鑰匙一樣,來去自如。
後周世宗柴榮時,曾經收復了兩州三關之地,但因為柴榮突然病重去世,北伐戛然而止。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實行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把最難啃的骨頭契丹放在最後。但是,對於對遼用兵問題,宋太祖還是持謹慎態度的,他設了一座「封樁庫」,準備積蓄錢財以作為贖買燕雲十六州的資本。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贖買不成,再考慮興兵奪取。

但他的弟弟宋太宗卻認為,這純粹是一廂情願,趙光義曾說:「先皇居常焦心勞慮,以經費為年,何其過也!」(《宋朝事實類苑》)
於是,宋太宗於公元979年、公元986年兩次出兵北伐,但皆遭失敗。此後,遼國為報復北宋,屢次大舉南侵,直至雙方簽訂「澶淵之盟」,罷兵休戰。
「澶淵之盟」的簽訂,既標誌著北宋承認了遼國占有燕雲的合法性,也宣告著北宋被迫消極防守時代的到來。
二、「水長城」防禦體系的提出
古代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手段,就是設關置鎮,據險把守。北宋不能憑藉著長城和燕雲地區的崇山峻岭防守,那就只能人工設置堅固工事了。
在河北宋遼邊境上,北宋除了加強城鎮、堡寨建設,以增強其防禦能力外,就是利用好現有的河流、湖泊,在「水」上做足文章。
宋太宗時期,宰相宋琪曾經向皇帝提出了這麼兩條設防方案:
1、掘開黃河大堤,讓河水漫灌河北,使之成為一片澤國,這樣就可以延緩契丹鐵騎的進攻,保護中原無憂。
2、放棄北方部分領土,在河北滄州、定州與太行山脈之間修建長城。
宋太宗聽到這種意見,當即予以否決:「若乃決大河,築長城,徒以示弱,為後代笑。」(《宋朝事實》)。
很顯然,掘開黃河大堤,以水設防,雖然可以達到阻滯契丹鐵騎長驅直入的效果,但也會造成北宋千里沃野盡失,百姓流離失所。而主動放棄領土去修長城的做法,也一樣是費時費力。
更為關鍵的是,這兩種顯得很慫的辦法,實在是容易糟人恥笑,讓宋太宗臉上更加無光。
這時,有一個名叫何承矩的河北守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於順安寨西開易河蒲口,引水東注至海,東西三百餘里,南北五七十里,滋其陂澤,可以築堤貯水為屯田,以助要害,免蕃騎奔軼。」(《宋朝諸臣奏議》)
宋遼對峙時期,以白溝河下游為兩國的分界線。白溝河以南的今白洋淀、文安窪一線,多沼澤窪地。
歐陽修說:「河北之地,四方不及千里,而緣邊廣信、安肅、順安、雄、霸州之間,盡為塘水,民不得耕者十八九。」(《論河北財產上時相書》)
所以,為了防止契丹鐵騎南下,何承矩才提出了這樣的對策:西起今天的河北滿城縣北山,經清苑、高陽、雄縣、霸州等地,東至泥姑海口,連接沿線的大清河等幾條支流與30餘處窪淀,形成一道綿延450多公里的水上防線。在此基礎上,再不斷開挖渠道,使塘泊之間連成彼此溝通的水系網絡,猶如一道「水長城」。
何承矩自幼隨父親在河北征戰,對河北地區的邊防、水勢地形十分熟悉,而且,他也非常了解契丹人的習性:他們雖然擅長騎射和奔襲,但只適合在平原地區長驅直入,不習水戰。這種利用天然水網改造成的「水長城」,正好是用己之長,攻敵之短,好處顯而易見:
1、比起宋琪提出來的掘開黃河和建築長城相比,這個方案工程量比較小,只要把現有存在的河流湖泊沼澤挖通連片即可,再輔以少量堡壘即可。
2、它實施起來也比較隱蔽,給遼國人的印象是在興修水利種田,而不是大修防禦工事,因此不會引來敵人的騷擾和破壞。
3、這些地區多鹽鹼地,本來不適合種植旱地作物,如果引水淹地,改種稻田,還可以大興屯田,補貼軍用。
宋太宗聽了何承矩的建議,大喜:「復幽薊,滅林胡有日矣!」(《宋會要》),當即拍板同意,並任命何承矩為制置河北沿邊屯田使,發諸州兵馬一萬八千人,實施「水長城」建設工程。
三、「水長城」的功效
1、軍事成效
由於皇帝的大力支持,「水長城」計劃在當年就付諸實施。但一開始,「水長城」並未發揮應有的效力。
由於最初北宋僅從保州東部的南易水往東修建,保州北部和西部尚未開挖,只是派兵駐守,而這裡恰好最適合契丹鐵騎行進,等於是給遼軍南下留下了一個口子。
果然,在「水長城」修建的第二年,遼軍就三次從這裡南侵宋境,縱兵大掠。
之後,鑒於這個軍事隱患,何承矩再次向朝廷建議,讓「水長城」繼續向西挖,一直延續到了西山,堵上了遼軍南下的唯一通道。
最終,北宋建成了西起西塘泊,東至泥沽海口,全長近千里,綿亘七座軍州的「水長城」。
「水長城」沿途匯集了河流19條,淀泊30個。其全線分為了8個區段,設置堡壘26座,軍鋪125個,士兵3000餘人,還有戰艦100餘艘往來巡警。這對於不善水戰的遼兵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震懾。
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水長城」,河北與遼國接壤的軍州,因被水系相隔而變得易守難攻,這為北宋極大地減少了駐軍數量和軍費開支。
根據《宋史》記載,從「水長城」鑿通後的公元988年到公元995年之間,一共發生了五次契丹入侵,宋軍五戰三勝。
而到了宋真宗年間,遼兵入寇更甚,從公元999年到公元1004年,遼軍一共入侵六次,結果宋軍六戰四勝。
即便是到了金末元初,蒙古軍從河北南下時,也遇到了「惟燕南雄、霸數州乃三關舊地,塘濼深阻兵不能入」(《大金國志》)的行軍困難,可見,即便是到了金元之際,「水長城」限制騎兵長驅直入的作用仍然存在。
2、經濟作用
從唐末到五代、宋初,由於河北連年戰亂,土地荒蕪,因此,在河北駐紮的二、三十萬宋軍的吃飯問題,就顯得非常棘手。北宋不得不靠從南方向北方軍鎮運糧維持,中間的損耗巨大。
而何承矩在他的「水長城」建設方案中,也明確提出了屯田的主張。
在屯田地區,宋軍將每個水田都建成方形,所有田中灌上水,四周還挖上一丈左右寬、幾尺深的溝渠,成鱗次交錯配置,其「深不可以行舟,淺不可徒徙」,只有在窄窄的田埂上,具備少量步兵行走的空間。
當時北宋在「水長城」全線的屯田到底有多少,至今沒有找到明確記載,但從《宋史·河渠志》中,我們可以看到保州屯田的產量之多,甚至要專門挖運糧道運走的記載:「歲收二萬幾千四百餘擔,而保州最多,逾其半焉。」
北宋景德元年,宋真宗還曾經專門給河北名將楊延昭下詔:「如契丹騎入寇,則屯靜戎軍之東,令莫州部署石普屯順安軍以西之馬村,以護屯田。」(《宋史·列傳第三十一》)朝廷下詔讓名將一定要守住屯田,可見其產量之高,甚至已經引起了皇帝的高度重視。

結語:雖然這道「水長城」獲得了巨大成功,但後人卻很少有人提及,這不禁讓人好奇,到底為什麼?
筆者認為,「水長城」之所以被人所冷落,大概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它在體量上、形象上,無法與雄偉的萬里長城相提並論,隨著其軍事設施的荒廢、湮沒,這些坑塘河汊,很難讓人將其與雄偉的防禦工事聯繫起來。
第二,「水長城」的建設,歸根結底是北宋王朝在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等天險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次優選擇。它實際上是北宋王朝妥協苟安、守內虛外的一個縮影。而北宋在對外戰爭上的乏力,歷來被人們所詬病,因此,「水長城」也就毫無知名度了。
參考資料:《宋史》、《大金國志》、《宋會要》、《論河北財產上時相書》、《宋朝事實》、《宋朝事實類苑》

延伸閱讀

這是一篇來自山南景區的介紹

Turbo這樣的「天梯」趣味盎然

導航而同現身機場的舒暢揮手更有親和力!

門票卻是故宮的兩倍多!完全仿照故宮建造

面積等於13個嵊泗比桐廬淳安還有錢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