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2018年考古發掘簡介

10月
24
2019


分類:人文
作者:施凡美


考古中華
七星墩遺址位於湖南省華容縣東山鎮東旭村,西南距華容縣城約30公里。遺址坐落在大荊湖西南隅的一處河流階地上,海拔28—36米,長江在其北部10公里處自西向東又轉向南流(圖一)。該遺址發現於1978年,201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試掘,發掘面積150平方米,發現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遺存和疑似城牆的堆積。2018年,為推動「長江中游文明進程」課題研究,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七星墩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勘探面積12萬平方米,發掘面積400平方米。調查和勘探情況之前已有報導,下面主要介紹發掘情況。
圖一 七星墩遺址位置圖
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弄清城牆的布局、形制、年代和建築方式等基本問題。根據前期鑽探結果,我們選擇遺址內城南城牆的一段進行解剖發掘,該段城牆東部為一高出地表約4米的土墩,西部分布於地表之下,我們在中間位置南北向布設兩排共13個探方,西邊一排5個探方,編號TS18W02——TS22W02,發掘到城牆土即不再向下清理,東邊一排8個探方,南邊5個探方基本覆蓋土墩,編號TG01,北邊3個探方延伸至城內,編號TS15W01——TS17W01。通過這一排探方可以完整揭露城牆剖面,弄清城牆與城內文化堆積的關係。布方區的南側緊貼壕溝邊緣,北側延伸至城內約10米。九月份,為配合中山大學本科生實習,又繼續向城內布設8個探方。
01
地層堆積
此次發掘的地層堆積情況以TS18W02北壁為例(圖二):
圖二 TS18W02北壁剖面圖
第1層:耕土層。厚0.1~0.2米。
第2層:深灰黑色砂質粘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1~0.2、厚0~0.25米。坡狀分布於探方西北部。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片為主,泥質紅陶和泥質灰陶次之,還有少量黑皮陶,紋飾有方格紋,可辨器型有鼎足和豆等。該層下開口的遺蹟有S1。
第3層:淺灰褐色砂質粘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35~0.4、厚0~0.15米。坡狀分布於探方西北部。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片為主,泥質紅陶和泥質灰陶次之,還有少量黑皮陶,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可辨器型有鼎足、豆、高足杯、罐和缸等。該層下開口的遺蹟有S3。
第4層:淺黃褐色砂質粘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1~0.45、厚0~0.25米。坡狀分布於探方東部,東高西低。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片為主,泥質灰陶次之,還有少量黑皮陶,紋飾有方格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型有鼎和鬹等。未見開口於該層下的遺蹟。
第5層:淺灰褐色細砂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15~0.55、厚0.1~0.3米。坡狀分布於全方,東高西低。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其次為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另有紅胎黑皮陶和夾砂黑陶,紋飾有弦紋、繩紋、方格紋、籃紋,可辨器型有缸、罐、鼎、簋、圈足盤和豆等。該層下開口的遺蹟有H18、S4和M5。
第6層:淺黃褐色細砂土,緻密。距地表深0.35~0.7、厚0~0.15米。坡狀分布於探方中東部,東高西低。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其次為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另有紅胎黑皮陶和夾砂黑陶,紋飾有弦紋、細繩紋、方格紋、籃紋,可辨器型有缸、罐、鼎、簋、圈足盤和豆等。該層下開口的遺蹟有H25。
第7層:深灰褐色細砂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4~0.75、厚0~0.1米。分布於探方西南部,未延伸到北壁。出土少量陶片。
第8層:深黃褐色細砂土,緻密。距地表深0.5~0.9、厚0.12~0.26米。坡狀分布於探方西北部。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其次為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另有紅胎黑皮陶和夾砂黑陶,紋飾有弦紋、繩紋、方格紋、籃紋,可辨器型有缸、罐、鼎、釜、碗、缽、簋、圈足盤和豆等。該層下開口的遺蹟有W2、D2、D3、D4、H34、H35、H43、H52、H54和H55。
第9層:淺灰褐色砂質粘土,較緻密。距地表深0.9~1、厚0~0.24米。坑狀分布於探方西北角。出土陶片較少。
第9層以下為城牆土,未繼續向下發掘。
02
主要遺蹟
發掘揭露的遺蹟有城牆、窯址、灰坑、墓葬、房址和紅燒土遺蹟等。
為了解城牆的布局、形制、年代和建築方式等基本問題,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通過地表踏查和清理自然斷面的方式,確定遺址周邊共12個土墩均是人工堆土,堆土特徵基本一致(五花土,含砂),應是古代城牆的殘留。
其次,通過鑽探對城牆和壕溝的布局與形制有了初步認識。七星墩遺址由內外兩圈城壕組成,內圈城牆大致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城牆寬度10—40米,東牆和南牆中部各有一缺口,堆積特徵表現為灰色淤土,推測是水門。城牆外有壕溝,環繞城牆的內側邊界較清楚,外側邊界由於積水影響,僅探明南部一段,從探明的部分看,內壕寬約25—60米,最深處距地表超過5米。外圈城牆僅保留南牆和東牆南段,南牆中部和東牆南部各有一缺口,南牆長約380米,寬20—40米,東牆殘長約60米,寬10—30米。外壕僅探出南部東段,長約340米,寬約30—40米,最深處約5米。根據解密後的科羅娜衛星圖片(1969年),外圈城牆的東牆北段和北牆東段清晰可見,因此推斷該遺址由內外兩圈城壕構成。內城面積約6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25萬平方米(圖三)。
圖三 七星墩內外兩圈城壕布局示意圖
最後,通過考古發掘初步了解城牆的建築方式和年代。此次發掘的城牆頂部寬5.5、底部寬35、高6.4米。根據土質、土色、包含物和堆積形態,可以分為四層(圖四、圖五)。自上而下依次為:
圖四 城牆剖面
圖五 城牆局部
第1層:淺褐色砂質粘土,較純凈,土質較緊密,與城牆主體堆積特徵差別較大,分層不明顯,可能是堆築而成。只分布於城牆的內坡和外坡。內坡最厚107厘米、外坡最厚200厘米。該層可能是後期修補形成。
第2層:花土,土質土色駁雜,主要有褐色粘土、黃色粘土、棕色粘土和青灰色膏泥,另夾雜有少量黃色粗砂。又可分為若干小層,每一層均為花土,不同質地顏色的土混雜程度較高,分選較好,顯然是人為攪拌加工形成。中部基本為水平分層,略有凹凸,兩側略呈坡狀堆積,分層更細、更多,形狀不規則。夯層和夯窩均不明顯,但質地緊密、堅硬,推測經過簡單夯打。最厚處249厘米。
第3層:花土,土質土色及堆積形態均與第2層接近,但包含大量黃色粗砂。頂部為一層粗黃砂夾雜少量青膏泥,較緊密,較硬。坡狀堆積,由北向南傾斜,北部較厚,南部漸薄。僅分布於城牆中部,最厚處51厘米。也可分為若干小層,與第2層相比,並不是每一小層都是花土,有一些小層為純凈的褐色粘土或棕色粘土,花土層與第2層相比,混雜程度不高,表現為土塊較大,分選較差,雖然也是人為加工形成,但精細程度不如第2層。最厚處231厘米。打破該層的遺蹟單位有Y1、H27、W2等。
第4層:花土,土質土色不如前兩層雜亂,主要由褐色、黃色和棕色粘土組成,青膏泥較少,基本不見黃砂。堆積形態表現為坡狀堆積,分層較明顯,土質緊密,較硬,推測經過夯打。最厚處127厘米。該層被一塊炭化木疊壓,碳十四測年數據為3000BC左右。
第4層下為生土,生土面北高南低,最大高差約1米。由三層構成,上層灰色粘土,最厚處19厘米。坡狀分布,北部較厚,往南漸薄。該層土之上有一層極薄的木炭(屑)堆積,並且可以觀察到木棍痕跡,散落分布,無規律,僅見於北部。此層灰色粘土很可能是原始地表,包含較多腐殖質,古人來到此地時,先在這類地表上焚燒雜草灌木等,然後在其上築城。中間一層為黃色粘土夾雜鐵錳結核,分布厚度不均勻,北部較薄,南部較厚,最厚處超過1米。最下層為深褐色粘土,質地堅硬。通過對遺址周邊的生土調查可知,這些不同質地顏色的土壤均可在附近找到來源,如黃色粗砂分布於遺址西南部河流附近;黃色粘土和棕色粘土見於遺址東南部的自然剖面,也是本地生土;遺址周邊湖湘沉積豐富,極易獲取青膏泥;遺址南部的生土表現為褐色粘土。城牆堆積表現為不同質地顏色的土壤比較均勻的混雜在一起,這很可能是人為加工的結果,加工過程可能包括取土、晾乾、自然分解、敲碎、混合攪拌等。此類形態的城牆土尚未見於其他報導。
為了解城牆的建築方式,我們進行了牆體堆築和夯築試驗,夯具有木棍、木板、方形石塊和圓形石碾子。通過對比試驗牆體和古代城牆剖面發現,古代城牆第4層與夯築試驗牆體堆積特徵基本一致,第1層與堆築試驗牆體堆積特徵基本一致,第2、3層的堆積形態較特殊,尚不能與試驗牆體對應,其建築方式有待繼續探討(圖六)。
圖六 試驗夯築牆體與夯具
根據疊壓和打破城牆的遺存特徵判斷,城牆的使用年代延續至肖家屋脊文化時期,根據城牆第4層之上炭化木的測年數據推測,城牆的始建年代為3000BC左右,相當於屈家嶺文化中期偏早階段。
Y1,位於TS19W02東北部。開口於第5層下,打破第7層和城牆。由火塘和火道兩部分組成。窯頂部破壞不存。從殘存部分推測窯頂應呈拱頂結構,起拱處距火塘面10厘米。火塘平面近圓形,圜底,底部殘存紅燒土面。窯尾為並列火道兩條。火道呈近長條形,弧壁略直,斜平底,火道底部自窯尾向窯首火塘自然傾斜。北側火道殘長54厘米,南側火道殘長45厘米。火道寬度自窯前端至窯尾逐漸收窄,殘存部分寬16-24厘米。兩個火道的壁和底均有2厘米左右的燒結面,燒結面呈青灰色。窯壁上的燒結面從火道一直延伸到火塘。火道後端底面與火塘底最大落差42厘米。出土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和泥質紅胎黑皮陶。紋飾以素麵為主,見有籃紋和繩紋。可辨器形有缸和罐(圖七)。
圖七 Y1清理完畢照
W2位於TS18W02中部偏西。開口於第8層下,打破城牆。瓮棺葬,平面近圓形,口徑0.69、深0.24米。葬具為一件夾砂紅陶釜(圖八)。
圖八 W2清理完畢照
H14,位於TS17W01中部。開口第3層下,打破第4、5層。平面呈橢圓形,口長徑2.12、短徑1.54、深0.32米。斜直壁,圜底,無加工痕跡(圖九)。
圖九 H14清理完畢照
H39,位於TS17W01西北部,延伸至TS17W01和發掘區外。開口於第5層下,打破第6層和城牆。平面為近似長方形,長7.36、寬1.06、深0.69米。斜壁,底不平,無加工痕跡。
03
文化遺物
發掘出土文化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並採集有大量土樣,通過浮選獲得較多植物遺存。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次為泥質灰陶和紅陶,少量泥質黑陶,紋飾主要有繩紋、方格紋、藍紋、附加堆紋、刻劃紋、鏤孔等,可辨器形有釜、罐、缸、鼎、圈足盤、豆、筒形器、壺形器、器蓋、紡輪等(圖一〇——圖一五)。石器均為磨製,有石斧、石錛、石鑿、石鏃和礪石等,石鏃數量較多。目前可見的植物遺存有炭化水稻。
圖一〇 陶鼎
圖一一 陶圈足盤
圖一二 陶圈足盤
圖一三 陶豆
圖一四 陶鬹
圖一五 陶鬹
圖一六 炭化水稻
04
初步認識
此次發掘出土的遺存可以分為早晚兩段。早段以H39為代表,典型器物有折沿深腹罐、寬扁足罐形鼎、卷沿圈足盤、卷沿豆、頸部略長的鬹等。晚段以H14為代表,典型器物有廣肩罐、敞口鏤孔圈足盤、敞口豆、短頸鬹、盉等。H14木炭測年數據為2000BC左右(校正後)。早晚兩段銜接緊密,應屬於同一考古學文化。目前學界對這類遺存的認識仍有爭議,有的學者認為屬於石家河文化較晚階段的遺存,有的學者認為可以單獨命名為另一考古學文化,稱為後石家河文化或者肖家屋脊文化。此次發掘出土材料較為豐富,為研究該類遺存的文化性質、分期與類型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城牆材質為花土,結構複雜,來源多樣,分層清晰,有明顯的加工跡象,特徵鮮明,尚未見於其他報導,為研究古代城牆的建築工藝、設計思想等提供了難得的資料。通過試驗考古對比分析發現,城牆建築方式既有夯築也有堆築,還有一種目前尚無法理解的堆積形態(第2、3層),為研究古代城牆的建築技術提供了新資料。
七星墩遺址由內外兩圈城壕構成,是湖南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雙重城壕結構在湖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在長江中游地區也不多見,對研究史前城址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城牆與文化堆積的疊壓打破關係和碳十四測年數據,初步判斷城牆始建年代約在3000BC年左右,使用時間延續至2000BC年左右。長江中游地區的史前城址大多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廢棄,七星墩城址廢棄時間更晚,對研究長江中游史前考古學文化興衰、文明進程等有重要意義。該遺址所在的洞庭湖西北岸,北依長江、南扼洞庭、西接澧陽平原、向東順長江而下可達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文化因素較複雜,是研究考古學文化交流、衝突、融合的重要區域。在七星墩遺址及其周邊持續開展考古工作,必將有力推動「長江中游文明進程」課題研究的進展。

延伸閱讀

雷區又在哪裡

身價最高的6位童星你心酸嗎別出心裁

必讀,為何也陪著秦檜

清朝卻塗黑其棺材外加銅箍日本人降旗哀悼照過來

文摘,如何打造完美早餐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