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熱血不負燒盞人生

2月
25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施凡荷


三度文化
有人說,建盞,是宋人對自然之美的極致追求,樸實無華的藝術風格,摒棄所有的矯揉造作,力求天成。建盞的黑釉底色,給人以內斂神秘之感,斑紋蘊含著窯變形成的獨特結晶,出窯時既可呈星空璀璨又可見纖細兔毫,涵容自然萬物。



蘇享明師傅-兔毫盞
正是為了追求和復原這種極簡之美,在福建建陽當地,為燒盞而傾注心血的匠人可謂層出不窮,名家迭出。很多建盞工藝師或許都有一個終極夢想,那就是燒出與宋盞別無二致的當代建盞,他們也為此日以繼夜的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室內,探索著那未知卻充滿魅力的燒盞之路。

蘇享明師傅-束口盞
在眾多的建盞工藝師中,我們遇到了一位有點特別的師傅,他對燒盞有著那麼點「痴狂」,為燒好盞,就算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也無怨無悔,他就是「演頭龍窯」的創始人,蘇享明師傅,他和建盞的故事,還要細細講來……

蘇享明師傅
蘇享明師傅出生於福建建陽,如今雖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對燒盞依然有著一股青年般的沸騰熱血。小時候的他是玩著黑碗殘片長大的,那時他並不知這一塊塊顏色深沉的瓷片承載了近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漸漸的,聽聞到父輩口中講述關於建盞的古老故事,他終於了解到建盞曾為宋代御用茶器,也是文人墨客們把玩觀賞的名瓷,雖看起來「不起眼」,然而裡面藏著大道奧義……


釉坯和窯內環境
這些關於建盞和老盞殘片的記憶也豐富了蘇享明師傅的整個童年。


建盞碎片
對於蘇享明師傅來說,童年識盞,少年懂盞,青年燒盞是一份濃濃的建盞緣,他很感謝自己遇到建盞這一底蘊深厚的茶器,並有幸把燒盞作為畢生的事業。最開始的燒盞之路是跟隨父輩與師傅們共同開啟的,那時的他還只能說是懵懵懂懂,跟隨前輩們學習燒盞的基本技能,拉坯、上釉、裝窯等等,辛苦並有些枯燥,畢竟那時他還年輕,還沒有把燒盞變成興趣……


蘇享明師傅-上釉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燒制的一隻銀油滴盞得到了師傅的肯定和讚許,這也給予了他極大的信心,「從那時起我開始覺得燒盞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用自己的雙手傳承古老技藝,塑造底蘊內涵之美,它將是我畢生的事業……」蘇享明師傅對我們講著他的心路歷程,能找到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蘇享明師傅-束口盞
時光流逝,但流不走蘇享明師傅對建盞痴痴的熱愛,伴隨燒盞歲月一起發光發亮,煥發生機。在演頭村的後山曾坐落著一個老窯,有著上百年的燒制歷史,十幾個小窯相連,窯內曾燒制過青瓷、白瓷和仿古磚等多種古器……老窯不語,歷經風霜,更像是一位老者訴說著瓷器厚重的歷史。


演頭龍窯
然而為了當地經濟與交通的發展,政府計劃修鐵路到演頭村,老窯面臨被拆的命運,為挽救這一古老龍窯,蘇享明師傅挺身而出,下決心重新擴建老窯,他重新規劃窯址,避開鐵道施工線路,將老窯成功擴建,擴建後的老窯變為隔倉窯,共九節,長約23米,坡度20-25度,完全仿照老窯舊時規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一塊「演頭龍窯」的牌子重新赫然立於窯址上,正是憑著對古法燒窯的鐘愛與熱忱,蘇享明師傅可謂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讓老窯光輝重現。


演頭龍窯
在茶室,蘇享明師傅邀我們一起品茗話盞,我們也有幸欣賞到他的柴燒作品,很多作品正是出自「演頭龍窯」,尤以油滴盞為主,其中一款黑底藍油滴更是惹人眼球,古樸而雅致,釉面上有錯落分布的顆顆藍油滴,仿佛漫天漂浮的星河光辰,美的令人愛不釋手,極富韻味感與藝術性。



蘇享明師傅-油滴盞
蘇師傅介紹說,這款油滴盞是在龍窯中經過多次試燒、反覆研究才最終得以完美呈現的,付出了很多艱辛和日以繼夜的等待,不過都是值得的,柴燒建盞對於他來說,是酣暢淋漓、充滿未知喜悅的人生,唯有對建盞歷史的深挖細研,不斷錘鍊,方能得其妙義,自成方圓。

延伸閱讀

我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帶你一天玩遍惠山

名士三晉帝王大新聞

唐山人出遊去哪玩?周邊旅遊了解一下

清兩代畫家(九)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