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留之際還念叨著

3月
08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林彤荷


山東廣播電視台
今晨,
百歲沂蒙紅嫂張淑貞在家中去世,
享年104歲。
彌留之際,
老人還在念叨著
「我馬上就要到80歲黨齡了…」
張淑貞,女,中共黨員,百歲沂蒙紅嫂,1914年9月出生於沂南縣馬牧池鄉西官莊,後嫁到東辛莊,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也是臨沂市黨齡最長、年齡最大的沂蒙「紅嫂」。
「沂蒙母親」王換於被譽為紅嫂家風光榮傳統的開創者,而張淑貞被稱為愛黨擁軍的接力者。
張淑貞是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兒媳,
沂蒙新紅嫂於愛梅的母親。
一家三代人不論是戰爭歲月還是和平年代,
始終秉承「愛黨擁軍、
永遠跟黨走」的紅嫂家風。
跟婆婆走上愛黨擁軍路
在抗日戰爭時期,張淑貞的婆婆王換於家是山東著名的抗日堡壘戶,是中共山東分局、八路軍第一縱隊、八路軍山東縱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社、姊妹劇團首長機關所在地,羅榮桓、徐向前、朱瑞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長期在這裡戰鬥工作生活過。
大型電視連續劇《沂蒙》中女主角於寶珍的原型就是王換於。王換於當時任艾山鄉副鄉長,她發動的第一人就是兒媳張淑貞,之後婆媳開始率領全家發動群眾,抗日救亡。
王換於之所以被稱為「沂蒙母親」,是因為抗戰時期她帶領全家創辦了「戰時託兒所」,撫養了30多名革命後代和8名烈士遺孤,這裡面就有徐向前的女兒、羅榮桓的兒子和女兒等。解放後,這些革命後代回來看望王換於時,都和以前一樣喊她「媽媽」,沂蒙母親這個名字也就這樣傳開了。
紅嫂張淑貞帶領女兒、外孫女緬懷親人王換於
自己舉起愛黨擁軍接力棒
當時,婆婆王換於擔任艾山鄉副鄉長,帶領全家為八路軍做軍鞋、籌軍糧,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救助八路軍傷病員。
起初,張淑貞對共產黨、八路軍不了解,通過婆婆王換於的宣傳,還親眼目睹過日寇掃蕩時,為掩護老百姓,豁出命去和鬼子拼刺刀的八路軍的事跡,深受感動的張淑貞毅然跟著婆婆開始發動群眾,加入到黨的隊伍中去。抗戰最艱苦的1940年到1943年間,張淑貞擔任東、西兩辛莊兩個村的婦救會長,負責岸堤片13個村的抗日宣傳發動工作,先後發展了20多名黨員,並組織群眾做軍鞋、縫軍衣、磨軍糧、烙煎餅等支援前線。
張淑貞老人生前(左一)領著家人給解放軍戰士做擁軍鞋墊
當時,張淑貞為了照看好戰時託兒所的革命後代,把剛出生的女兒放到一邊吃糊糊湯,把奶水餵給年齡小、體質差的託兒所孩子。面對家人為何如此狠心的質問,張淑貞說:「自家的孩子,沒了還能生養。同志們的孩子要是沒了,恐怕就沒有了血脈,咱自己舍上命也不能讓烈士斷了根呀。」就這樣,託兒所的40多個孩子一個沒有少,而張淑貞和弟媳有4個孩子卻因營養不良而夭折。
2018年9月28日,105歲紅嫂張淑貞和小學生一起繡黨旗,並向孩子們講述她和婆婆抗戰支前的故事。
帶領女兒傳承發揚紅嫂家風
張淑貞老人的女兒於愛梅是一位退休教師,她是紅嫂家風的發揚者。
於愛梅從小聽著奶奶和母親講述「創辦戰時託兒所、救護傷員」的故事長大,銘記「沒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沒有咱們今天好日子」的教誨。
2004年,於愛梅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後,正式從母親那裡接過了曾經納過軍鞋、縫過軍衣的「紅嫂針」,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擁軍優屬事業,倡導成立「沂蒙紅嫂協會」,和協會的姐妹們到部隊擁軍,看望老英模、老紅嫂,給子弟兵送去擁軍鞋墊5000多雙,作紅嫂事跡報告200多場。
從2011年開始,她又到紅嫂紀念館當起了義務講解員,累計作報告1000多場,向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講述奶奶及母親等紅嫂的事跡,傳播「愛黨擁軍,永遠跟黨走」的紅嫂家風,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愛黨愛國、敬業奉獻。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期間,參觀了沂蒙精神展,他說:「在沂蒙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2015年,經沂南縣婦聯推報,張淑貞家庭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2016年,中央文明委開展了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由沂南縣婦聯、縣文明辦推報的張淑貞家庭被評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
沂蒙紅嫂,一個在中國大地上家喻戶曉的名字。
她是一個人,她是一座山,她是一塊樹立在共產主義革命道路上的不朽豐碑。
「母送兒,妻送郎,最後一子送戰場,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件破棉襖,蓋在擔架上。」70多年前的戰爭年代,以「紅嫂」為代表的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明德英乳汁救傷員,李桂芳雙肩扛戰橋,祖秀蓮為戰士熬雞湯,王步榮的四兒一女上前方……
在戰爭年代,她們送子參軍、送夫支前,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捨生忘死救傷員,不遺餘力撫養革命後代,譜寫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軍民魚水情。
「爐中火,放紅光,我為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舞劇《沂蒙頌》中的唱段,既是軍民魚水情深的真實寫照,更是一曲沂蒙紅嫂的讚歌。
從王換於到張淑貞,再到於愛梅,一家三代人從戰爭歲月走到和平年代,始終以愛黨愛國的情懷,譜寫著大愛大義的感人樂章。
點擊看視頻↑張淑貞家庭:三代紅嫂的愛黨擁軍情
她是沂蒙精神締造者也是傳承者之一,
她用一生詮釋了愛黨擁軍的「紅嫂」情懷。
願老人走好!
向「紅嫂」致敬,向沂蒙精神致敬!
綜合琅琊新聞網、無線臨沂、臨沂日報等
本文編輯:王雪燕
快來星標廣電君☟

延伸閱讀

幸福草

黃海苑║萬物皆有因緣(雜文)大代誌

英國版瑪塔哈麗多位政府高官被她迷倒

陰險腹黑病嬌親王VS扮弱裝純沈家女

看受歡迎的美食牙籤牛肉是怎麼製作的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