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並沒有泡沫化!中國的藝術品投資才剛剛開始趣味盎然

5月
08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雁容


永亨典藏
導語:
2019年藝術品投資是否還會大放異彩?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是否有好機會可尋?
精彩內容,盡在這裡▼▼▼
1
作為投資領域上與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並稱為三大投資市場的藝術品市場,其投資的財務回報率越來越明顯,藝術品升值空間大。
都說「盛世玩收藏,亂世買黃金」。關於這個說法,蘇寧環球文體產業集團總裁助理孔超說到,你看民國時期,是盛世還是亂世?至少相比於現在這個時代,它是動盪的。然而,即使是在那樣的一個動盪的年代,收藏並沒有被大家冷落,反而是在那個時代出現了大批有影響力的收藏家,出現了成系統、成規模的優秀的收藏,包括我們上海這邊也是名家輩出。當時甚至經常有收藏家用一條街、房子之類的資產來換一張畫。
大家都說現在的藝術品已經很高,泡沫很大或者是如何,但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講,當今對藝術品的收藏熱度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水平,而這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水平了。現在賣的最貴的中國藝術品,大概也就是一億美金多,但上海一棟大樓值多少錢了?

孔超說到:我一直是覺得我們藝術品的收藏,就才剛剛開始。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我覺得是兩點:第一點就是我們經濟剛剛發展到這麼一個階段,大家可能才有閒錢有閒的時間有這種意識。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然後才來收藏一些東西。
第二塊就是我們對這些古代的這些東西的認識,其實也是才開始。你看國家寶藏這個節目,我們業內覺得其實平淡無奇,但是引發了這麼大的關注,就說明大眾平時對這個領域的關注不夠,傳播不夠,還有我們對一些自己民族優秀的東西,研究、發掘得也不夠。這才會造成這樣的一些現象級事件。
另外我覺得我們中國的收藏可能和國外的不太一樣。國外它可能是這種只是特定人群的,比如說收藏畢卡索的人在西方可能也就十幾個,這十個人就天天吃飯聊天喝下午茶,家裡欣賞欣賞有哪些新的收藏。過上幾年可能就會把這件藏品惠讓給朋友,所以它不會有價錢上非常大的變化,也不會說有一個什麼新晉富豪能夠來買這個東西。
但中國不一樣,我覺得我們一直有收藏的傳統,大眾也會參與其中。比如說以前家裡有錢的,可能收藏字畫什麼的,中產階級最起碼結婚是不是得打一套紅木家具,這也是收藏概念的一種延伸,對吧?像那種就是沒錢,他有錢了,他首先買房子買地,要買完了之後還是買這些。
中國人對珠寶到是不像西方人那樣熱衷,但是在字畫、古玩這一類裡頭,我們傳承的比較好。
估算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規模起碼上萬億。就從拍賣行來講,現在大概可靠的數據基本上是只有300億左右。但是拍賣其實只是市場交易裡邊非常小的一部分,還有大量的民間收藏,這塊交易量非常的巨大,這還基本上不包括錢幣郵票,不包括珠寶。
2
市場的發展少不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前的政策文件里,從來不說對文物的「利用」,都是說保護。研究從來沒有人敢說利用這個詞。但是現在明確說要利用文物價值了,其實就是利文物的文化價值為社會發展服務、為大家的文化藝術追求服務。孔超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突破,就兩個字,其實是體現了我們整個文物觀的一個變化。我覺得它允許你利用,就更大限度上允許你各種類型的模式進行收藏、交易。

還有就是在稅賦方面,會有一個減輕的趨勢。其實國內在藝術品交易方面給的稅率已經很優惠了。對於從海外回流到中國的藝術品,關稅也是一降再降,現在基本上是零關稅,但是還有部分增值稅。這些都體現出我們國家對文物的保護,促進交易,鼓勵民間收藏。
包括像北京上海,也不斷的推出這種振興文化產業的政策,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這些具體的意見,上海這邊有50條之多,明確提出來就是說鼓勵在藝術領域裡的投入,包括動漫影視這些領域,還鼓勵民營美術館博物館的發展,對於拍賣行也有一些政策支持。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其實我們國家是我覺得特別是最近還是做得很好,而且也是不斷的向前去推進的作用。
3
如果要配置自己的資產,要拿出多少比例投資藝術品呢?
國際通行的,像那種家族財富管理,這個比例在3~5%,但是那種屬於金額比較大的。 大多數金融從業者或者是白領的話,他一般的知識結構水平都比較高,投資的時候可能也需要儘量去找一個專業的機構來給你一些投資建議,就像買理財產品會有客戶經理一樣。可以先多去去拍賣會、多看看展覽、參加一些活動,這樣一步步了解市場,陶冶下情操也是挺好的。
如果是特定的品類,未來5-10年,孔超認為玉器是一個相對比較適合投資的品類,風險較低,它本身材料貴重,如果再加上一些歷史價值在裡面,一般不會出現所謂斷崖似的下跌。
如何能買到未來升值空間特別巨大的就說話這種藝術品?
這需要看大家的一個是眼力,一個是就是承受能力。一些畫家他沒有出名就有沒出名的道理。不確定的這種東西作為投資來講,如果沒有風險承受的能力,一般還是不建議大家去做這方面的投資,因為它要麼是就是會一炮而紅,要不然他可能永遠也回不來,總共也沒有幾個畢卡索嘛。
那如果投資者有這種實力,還是可以的,比如說一個中產,他每年計劃要拿出一部分收入來做長期投資的話,其實倒是可以。但是他長期投資,可能不能盯著個人,可以投資一批人。比如你喜歡工筆水墨畫,那你就一批投幾個這類型的畫家,持續的做投資。這一定是長期的,這種投資回報是不能做得太急切的。
最典型的例子,其實是新加坡和日本,大概在70年代末80年代的時候,中國有大量的畫家都到那邊去辦展覽,因為當時那邊賣的貴,但是可能對於新加坡人來講,(收入高)他完全就沒有所謂,他可能也不知道這個辦展覽的人是誰,但他是長期在做這個投資。所以每次去辦他都會買一些,每次舉辦都買一些。基本上都是20年後,中國市場開始賣這些東西了,他們才發現他們以前買的東西這麼值錢。
國外律師醫生這種相對的中高收入者,其實人人都會買一些藝術品,這基本是一個趨勢,當然他們也有稅收上的補償。 國內這方面文化的發展也在慢慢興起,這是一個圈子、圈層帶動的一個效應 。

延伸閱讀

固步自封

李新雁

探秘「住持」和「方丈」是一樣的嗎?區別原來這麼大

鴻鵠巨製盛大呈現……

但是明朝皇帝卻沒有傀儡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