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家國情懷?首位登上太空華人告訴您!百讀不厭

5月
31
2020


分類:科技
作者:黃雁青


海外華人傳奇
說起中國的航天事業,我想中國人一定會油然升起一份自豪感和神秘感;自豪是由於中國建國之後,從航天科研基本一片空白到現在很多航空領域躋身世界前三,尤其是近五年來,我們經常被「長征」「神舟」「嫦娥」「天宮」等字眼刷屏,也讓我們有幸見證了中國航天一次次的跨越,也標誌著中國太空探索的新高度,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取得豐碩成果。
每每這種時刻,我們都會被五星紅旗的飄揚招展所感動。可是,也許您知道,第一個將紅星紅旗帶入太空的是誰嗎?
王贛駿
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首位登上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王贛駿,英文名:Taylor Wang,他的祖籍在江蘇鹽城,1940年出生在江西,解放初到台灣,後來到美國,成為了一名太空人,也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現在是美國范德堡大學教授。1985年4月29日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2012年3月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一個愛拆玩具和不服輸的小孩
王贛駿的父親是江蘇鹽城人,母親是上海人。他的幼年是在上海度過的。從小時候起,王贛駿就顯示出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萬能拆」,父母給他買的飛機、汽車玩具一到他手上就被拆成一堆零件,不過幾天後又重新組裝起來。這種喜歡拆拆裝裝的習慣從小就養成了。
後來10歲的時候,也就是1963年,王贛駿隨家人移民美國。在50-60年代的美國,由於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海外華人總是被有些人看不起,覺得中國人「不行「。可就是這樣的環境,拼拼激發了王贛駿的一番鬥志,來到美國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物理學。經過四年的努力,1967年獲學士學位,1年後就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後,他仍繼續在該校深造,專讀固態物理、流體力學和聲學,尤其注重三者之間相互聯繫。197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了,在當時少數幾位航天航空方面頂尖的專家。
後來有記者採訪王贛駿,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時,他說:「秘訣沒有,原因倒有。海外有些人總看不起我們這個民族,我從小就不服氣。正是這種壓力,逼著我去力爭干一番事業,給他們看看。比如登太空,在美國有專門的太空人,一個科學家要把自己的科研項目帶上太空,要麼交給專業太空人去做,要麼自己艱苦訓練,親自上去做實驗。正是爭氣的決心,使我選擇了後者。」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
1985年4月29日,對於美籍華人王贛駿來說是個極不平凡的日子。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在這一天離開了地面,進行第17次飛行。王贛駿和另一位科學家馮登伯格以及5位職業太空人一起,飛進神秘而又絢麗多彩的太空。這也意味著,王贛駿成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為凸顯自己的華人身份,王贛駿在自己的太空衣上縫了一個古代太極圖的臂章。
登上太空的太空人都有一項「特權」,可以將一些有紀念意義的小物品放進一個私人盒子裡帶上太空,他帶的紀念品是一本《詩經》。在王贛駿隨身攜帶的物品中,包括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他想讓中國的國旗陪伴著他遨遊太空。王贛駿還將錄有14首中國歌曲的錄音帶和中國名茶帶上太空,聽著中國歌曲,品著中國名茶,把這次航行當作在中國上空的漫遊。
「挑戰者號」太空梭90分鐘就繞地球一圈,每隔45分鐘就能看到一次日出和日落。太空梭每天4次飛越中國上空,黑夜兩次白天兩次。早在任務開始之前,他已經根據宇航局的飛航預定表,寫下所有飛越中國上空的時間、軌道。面對祖國的美麗河山,王贛駿難以按捺心中的激動心情,「中國的大地,主要是藍顏色,兩邊綠顏色也不少,其次就是陶土色。上海有煙霧,看起來有點灰。長江也看到了,有點灰麻色。北京沒有看到,很可惜……」
當太空梭飛越中國上空時,王贛駿曾在艙內用環帶扎腰,在無重力狀態下原地慢跑。他邊跑邊在內心深情地呼喊:「故鄉,我來了。」太空梭從廣西上空入境從東北上空出境,歷時7分鐘。儘管只有7分鐘,卻已經讓王贛駿這個遊子感到無比安慰。自1950年離開中國後,35年來關山遠隔。如今他畢竟已經靜悄悄地飛過大江南北,圓了多年思念之夢。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第一個在太空跑過中國大陸的人」。
對於華人,太空已不再孤單
作為一名華人,王贛駿有比較濃的血統意識,至今鄉音未改。他說,中國人是「一個傳統、一個風俗和一個習慣」,有些東西深入基因,沒法改變。1985年7月,王贛駿攜妻子馮雪平及兒子訪問中國時,將他帶上太空的那面五星紅旗贈給中國政府,以表達對故土的深切情意。20多年後的今天,72歲的王贛駿雖然已經不再上天飛行,但他卻始終牽掛著中國的航天事業。
看到近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績,他說自己非常高興。早在2005年10月12日,王贛駿觀看神舟六號發射升空的過程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中國是一個大國,發展航天技術和高科技絕對有必要,這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國際聲譽和形象。宇宙之大,每個國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空間。關鍵是根據自己的國情,找到適合中國發展水平的航天道路。隨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日益成熟,海外華人在太空中已不再孤單。
曾遨遊太空美國4名華裔
繼王贛駿之後,張福林、焦立中、盧傑等華裔宇航科學家也相繼飛上了太空。
張福林:七進太空創下紀錄
張福林1950年出生於哥斯大黎加,祖籍廣東寶安。中學畢業後到美國。1977年,張福林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得應用等離子物理和聚變技術的博士學位。1981年8月,他成為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職業太空人。此後,他7次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各種任務。如今,他待在太空上的時間已經超過1300小時,成為進入太空次數最多的華裔太空人。
焦立中:開華裔任指揮官先例
焦立中1960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祖籍山東。1990年初進入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受訓,同年7月正式取得航天員資格。他於1994年7月23日乘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首次升空,參與完成了80多項科學實驗。他3次太空飛行的履歷表中最耀眼的一項,即在2004年10月進駐太空站時,是銜著「探險十號」指揮官的光環,首開華裔擔任太空站指揮官的先例。焦立中第3次升空時,恰巧碰上宇宙飛船航行太空的第100次。在為期13天的任務中,重頭戲是裝配「國際太空站」及「太空漫步」,焦立中在任務中一共出艙兩回,共計13小時零16分鐘。
盧傑:創下太空漫步極限
盧傑1963年出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均是第一代移民。盧傑自小就十分聰明,小學三年級時智商測試就超過了150。1989年取得史丹福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入選美國宇航局航天員。1997年5月,乘「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首次進入太空。2000年9月第二次進入太空,並創造了人類太空史上新的行走紀錄花費6小時14分鐘行走30.58米。

延伸閱讀

2018中國旅遊日哈爾濱旅遊商品創意無限

探秘陳壽更符合實際

文摘,多吃秋季千金菜家家必備!

但她卻像花季少女部分演員年事已高

誰曾料到最終身與名俱滅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