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固驛驛承署衙(上)

8月
08
2020


分類:歷史
作者:吳麗秋


醉美邛崍
邛崍
固驛鎮:一品當朝 驛承署衙(上)
姚蕾 /文
邛崍固驛鎮
上世紀70年代初,嘉峪關一古墓中出土的「驛使圖」記錄了距今1600多年前的郵驛情形,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郵遞員。「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與唐代詩人岑參筆下的詩句相互印證,詩意飛揚、馬蹄聲聲似乎猶在耳響,成為古驛站的歷史迴響。如今,從一個驛站名字演變為區(市)縣一級的行政區名稱,龍泉驛全國獨一份兒。而固驛呢?在邛崍田野調查發起人李志的邀請下,我來到固驛古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年千里加急的荔枝是否經過固驛驛道,抵達楊貴妃之口呢?
西漢驛站 戲聖故里
沿川藏要道,從成都到雙流,經新津到邛崍,從成新蒲快速通道轉入新邛路可直達固驛鎮。古鎮名字一說是因當時鎮內設「驛承署衙」,專司迎送驛使往來事宜,傳達附近州、縣公文的機構,後廢,但固驛鎮之名遂由此而始。清朝定鼎後,固驛鎮因地處水陸交通碼頭,物產豐富,移民眾多,與本地人互相融合,發展生產,共同建設,使固驛鎮更加繁榮起來。受移民文化影響,古鎮陸續修建了江西館、福建館、廣東館、湖廣館、陝西館,連同本地的川王宮、東皇宮等六省四鄉會館寺廟共有七八座之多,「一品當朝」的布局就基本定型。從當時集市的氣勢可知,固驛鎮已是首居邛東的繁華古鎮。邛崍三大古鎮歷來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說法,有230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平樂穩坐「一哥」位置,夾關迎頭趕上,而固驛在邛崍民間有諺語云:「平樂壩的人,固驛鎮的神。」神仙居住的地方,凡人哪有不羨慕之理?
古鎮不以「驛站」歷史自誇,而拿「戲聖故里」「千年古鎮,一代新風」的牌坊迎接四方八客。川劇戲聖康芷林生於清同治九年,就出生在固驛鎮康石橋。川戲故事大都來自於民間傳說,當然少不了各路神仙,經典川劇《白蛇傳》中的神仙打仗扣人心弦,成為傳統保留節目。聯想到諺語「固驛鎮的神」,古鎮戲裡戲外名堂很多。而驛站呢?如果找到驛站的歷史遺存,串聯起來,梳理出一個南絲路重鎮上的驛站的前世今生,或許比牌坊上的文字更為精彩。牌坊上的字更替過多次,但不變的是牌坊下兩公里長的卷洞橋街。橋沒有了,兩旁的水溝也蓋上了,想當年這條街有橋有水,通江達海。
固驛街面寬約兩米,而臨街鋪面屋檐外延卻又達到3米左右,大部分街沿被屋檐遮蓋,外柱就立在街沿上。這種設計,方便了左鄰右捨出來圍成團拉家常,也可行走在其下,免了日曬雨淋之苦。當地人把這種建築樣式叫通街沿,寬闊的街沿更利於大家物物交換,或者擺攤做買賣。這與古鎮周邊的風雨廊橋功能類似,權叫作全天候交易市場。古鎮而今還遺存十三條老街,多為明清建築,木結構、小青瓦,大都一層樓格局,兩層樓的豪華建築間或其間,雖原汁原味,但均破敗低矮。除正街、下河街、煙巷子、橫街子、大井坎街、新街子、魚市街、豬草市街等外,還有著名的烏龜凼、卷洞橋、燈棚子、榨子門。
「一品當朝」台子壩
下河街2號有一個約500平方米空空的台子壩。廖國堂老人說,這是以前的萬年台,上世紀60年代一把大火給毀了,後修此建築作為供銷社營業用房,而今拿來晾曬糧食和集會。四周有街巷連接,似台子壩長出的手臂,手指則深入到街巷的院落與房中去。當地人鍾情的巫家大茶館是一層樓格局,門口一棵梧桐樹冠頗大,茂密樹葉褪去陽光熱浪,成為炎夏攬客的一大優勢。老闆介紹說,茶鋪始於清代末期,以前樓上樓下皆可吃茶,背後還有連接正街的煙巷子街。一個存在近百年的茶館與以交易菸草的煙巷子街為鄰,不知道該有多少「沖殼子」的故事肆意飛揚。過了台子壩便是一公里長的下河街,直抵固驛碼頭的大南河。正街盡頭是魚市街,是交易魚產品集中地。而緊鄰的楠木林街,交易楠木的痕跡早已無影無蹤。
八旬老人廖國堂對台子壩的故事如數家珍:固驛鎮街道設置很特殊,可用「一品當朝」四個字概括。朝廷大臣官服上繡有仙鶴與紅日組合稱為「一品當朝」,「位高權重」用在固驛街道上,那自然也不可小覷。
「一」字是指大廟(東皇宮)前的照壁。東皇宮是古鎮最大的廟宇,位於古鎮正中。廟內東嶽大殿右側有口大鐘,為明末所鑄,上有御史王廷簡書撰「玄靈弘化」的銘文,天啟某年書等字樣。該廟始建於明朝中葉,擴建於明末清初,到乾隆年間已是擁有殿堂二十餘所,廟房五六十間,名副其實的固驛首廟。廟宇正中還有一座三層木架結構、帶有迴廊欄杆的「皇經樓」。
這座「照壁」可謂古鎮第一大景觀。固驛經年洪災,每每淹及全鎮,廟門外的「一字形」照壁也受災倒毀。洪水過後,人們清洗淹沒的莊稼時,在河灘泥沙中發現了一個呈橢圓形的高大巨石,高約2米,寬約4米,似銅非鐵,上面紋路縱橫分明,於是奉為上天派給固驛的「神」。有人建議把此巨石移到大廟門外,用紅砂石作基礎,兩旁再用火磚嵌砌成一座呈「一字形」的長方體的「照壁」,使它矗立於廟前,既氣派又可鎮妖懾魔,以免固驛連年洪災禍民。
川王宮內的玉皇樓和其前面左右對稱的鐘樓和鼓樓「三角鼎立」,形象地成個「品」字。台子壩南部的萬年台戲樓高大雄偉,從上面俯視,極像一個「當」字矗立於台子壩,威嚴端莊。集會時,人流涌動而出似浪潮洶湧,向著萬年台撲來。萬年台的前堂和後台有一雕花木屏風隔開,屏風兩側立一對聯。聯曰:人生如戲,當戲、當戲、噹噹戲;過客似潮,朝潮、朝潮、朝朝潮。這「一品當朝」於是成為對古鎮最高的讚譽,祈福古鎮萬年不衰,吉祥如意。
驛站何處 驛使何在
正街一說是當年南絲路經過的主要路線,留下了一排排前店後院中天井的清末民初建築,相比其他街巷的房屋豪華氣派些。保存至今的南華宮是固驛繁盛時期的代表,為廣東客商所建會館,是古鎮上最為重要的一條街。
在正街上我們努力尋找古驛站遺址,但街坊大都含糊其辭。有人說正街109號曾經是驛站驛使的歇腳地。因為驛使落腳,周圍有巫家大茶館、大井坎張顯成茶館、仁和茶社等旅館、茶館次第開來,生意格外興隆,旁邊還有柵門、拴馬、石梯子,形成一套完整的喝茶歇腳之處。還說這裡曾有一棵柏樹,上有三杈,刻有里程記錄,類似於高速路上的公里數。
南華宮位於正街120號,整個建築物內部僅存房梁、幾根木柱作為骨架苦苦支撐。居民說,50年前自己還是孩提時,鎮上老少常在此看戲、看電影。移步到南華宮背後的建築屋頂,俯視其破碎的瓦礫屋頂,可見重檐歇山式建築上的飛檐翹角,兩端翹角形如飛鳥展翅,曾經的輝煌畢露。此宮為廣東客家人於大清嘉慶癸酉修建,坐南朝北,兩側山牆是穿架式結構,中間是抬梁式結構,金柱直徑約30厘米,為典型的清式建築風格。遙想當年,宮門輝煌何等威風霸氣,到如今,落魄得「下嫁」給一個燒烤攤作為後廚,傷感之情一瀉千里。街坊說有200餘年歷史的南華宮,房頂上曾經有兩條龍,屋頂和梁架上灰塵蛛網少見,堪稱奇觀。專家認為大殿獨特的結構形成一種「風道」,使樑上不容易積灰塵;更有專家認為特殊結構產生的迴旋風有可能是一種獨特的聲波,使飛鳥不敢接近。
布市街在清代,便是專門進行布匹交易的場所,民國時期布市移到大廟前面的壩子,全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紡車,一派「但聞機杼聲,不聞女嘆息」的繁忙景象。有布市就有染坊,那時固驛下河街、正街還有染坊10餘家。趕場時,農戶把紡成的紗線拿到布市、棉花市去賣,多採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不過,這些自產土布最終經不住洋布的衝擊,大部分運往邊遠山區農村,或者通過茶馬古道遠走他鄉直到銷聲匿跡。
猜您喜歡
@邛崍人,全城尋找目擊證人!
邛九情緣「把脈問診」九寨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全力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就是這麼牛!邛崍新增5家「成都市森林人家」!
以後斗圖界,都是文君妹兒和相如哥為你打下的江山了!
招聘 | 威高集團,尋找不一樣的你!
好嗨哦~平樂古鎮拍抖音,萬元大獎等你來!

延伸閱讀

文摘,堪稱古代「貝爺」!景區半價優惠迎接旅遊日

引領時尚風采

這座城市吸引著無數人與他重逢光明中洋溢浪漫有圖為

必讀,你以為冰島只有極光?

一公斤足以買一棟別墅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