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詢十二藝節不少美術作品與到社會中體驗生活有關

9月
19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雁容


澎湃新聞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正在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行。展覽通過徵集、推薦和邀請等多種方式,匯聚了610件老中青幾代美術家的最新創作。其中既有靳尚誼、全山石等年過八十的藝術家的新作,也有不少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這一展覽更有著一種宏觀的藝術和社會的總體呈現。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對於此次美術作品展頗為熟悉,除了4月中旬在參與徵集作品的評審工作外,自己也有作品參展。他對澎湃新聞表示,
這次展覽的不少作品都是到社會中去、真正體驗生活創作出來的。
十二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劉海粟美術館舉行講座
澎湃新聞:你前期參與了「十二藝節」美術作品的評審看了展覽,感受如何?
吳為山:
從1987年至今,中國藝術節三年一次。藝術創作需要積澱,我認為三年的周期比較合理。這次展覽從初評到複評我一直參與其中,作為美術評審組副主任、雕塑組長,我覺得整體來講能夠反映當代美術的主流水平。
從年齡結構上說,這次老中青藝術家都有。因為他們成長的階段不同,從整體上講,他們有中國美術階段性發展的鮮明痕跡。比如八十多歲的老藝術家傾向於寫實的表現,在表現手法上體現留法歸來的一批教授對他們的影響,也體現了1950年代蘇聯藝術家的影響,當然他們當下的作品也融匯了諸多文化和當今現實,有著一種繼承。
中年藝術家(50到65歲),基本都是1978年恢復招生後進入高校學習的。他們的作品中既有傳統,也有改革開放後去歐美訪學、留學時對世界文化的認識。特別是伴隨改革開放,他們的藝術有時代特色和承前啟後的責任感。他們作品中的本體性,也就是如何把寫實的方式和現代創新、形式的創作結合,在作品中體現其家國情懷,和老藝術家是相通的。
青年藝術家(50歲以下),他們的思想和藝術性受到現代主義和當代主義影響更深,在形式創造和材料運用方面有發展和創新。他們在形式的探索方面更加出眾,在觀點和表現方式方面有同步和不同步的地方。他們突破現實主義情景化、邏輯化的表達,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融入對現實的表達,更重視主觀意識,但總的來說這些作品沒有在形式語言方面太過個性化,在創新和語言表達中還是中國當代美術的主流狀態。作為國家行為的展覽,這比較符合要求,總體上反映當代的高水平。
就整體而言,此次展覽的題材更多地專注現實。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在文旅部的領導下辦了「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此次展覽中有部分現實題材作品出自「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目前看來,這些作品都是到社會中去,體驗生活創作出來的,這批青年人的年齡在40歲左右。這些主題班的創作不僅僅體現了青年人的創作,在組織主題班的過程中,有老一輩藝術家作為老師指導,不斷的把一些有價值的經驗、技法傳遞給年輕人。
比如「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雕塑研究班」去過西藏、新疆、內蒙古、四川、雲南等地採風,一次次改稿子,其中既有自己的創新,也有在老一輩的關注和國家的扶持下不斷完善的創作。這也是過去幾屆藝術節沒有的,這其中既有個人奇思妙想的構思,也有老一輩藝術家的參與指導,更重要的是體現現實題材的創作。
十二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在「十二藝節」美術作品展中,你有一件反應草原題材的作品參展,這和你過去的作品有不同之處,為什麼選擇這樣的題材?
吳為山:
我去年夏天在內蒙古過了一段時光。內蒙古題材我一直很感興趣,也去過多次,畫過一些作品,但沒有用雕塑形式表現過。這次去看他們摔跤、表演,我大有感觸,畫了大量速寫,也用水墨寫生。我感到摔跤手的生命感,那種在自然中流露出的內在的自信,是大草原養成的坦蕩豪放粗獷,堅定不移的意志,特別是在陽光的照射下,他們的眼睛眯起來,大草原的陽光照到了他們心裡去。所到之處,我能感受到牧民的幸福,我和摔跤手也結下了友誼,他們把家人帶來和我一起吃羊肉。我畫了不少速寫,仿佛他們就在我身邊,呼之欲出。回北京後,我以摔跤手這個主題來描繪大草原,雕塑中不可能「畫」大草原,於是我描繪摔跤手的頂天立地,通過人來表現偉大自然的性格,你可以感覺到遠處有燦爛的陽光照射。自然塑造了人,人是自然的對應。
有人問我,為什麼這尊雕塑的腳做得特別大?我說我做的不是客觀世界中的某一個人,我是通過這個人表現草原。如果我沒有去內蒙古考察,沒有深入生活,就沒有這樣的感動,沒有和他們一起喝牛奶、吃羊肉,沒有和他們一起載歌載舞,就沒有對草原養育出的性格的憧憬和無限嚮往,就創造不出這樣的作品。藝術家深入生活,要從生活中吸取靈感養分,這太重要了。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現場,此件作品為吳為山《大草原》
澎湃新聞:過去大家對你雕塑的印象主要是名人雕像,比如魯迅、齊白石等,他們雖存在於現實中,也源於個人心中的勾勒,名人雕像與此次草原題材作品有何異同?
吳為山:
我過去所做的《老子》等名人雕像是從文化中尋找感覺,這次是從現實中尋找感覺,是不同的。過去的作品是把心中形象化為現實形象,現在的雕塑是把現實形象化為心中的形象。在做名人雕像前,需要大量閱讀,對他個人歷史和時代有了解,從而提煉出形象。比如創作魯迅雕像,我閱讀了大量魯迅相關的文字,也去了魯迅紀念館,而且我小時候家裡掛著很多我父親寫的魯迅的文字,我在這樣的氛圍中思考。
現在,我到現實中去,看到了這些現實人物,我也寫生,把他們的細節,把一個個皺紋很寫實地畫出來,但這不完全是我需要的。我是從現實形象升華,變成藝術形式,變成我心中偉大的自然。在文化與現實,在理想與現實,在偉大的自然和人之間找到一個切入點。
在這一次創作後,我可能今後要更多表現現實的普通人。過去是把文化和理想投射到人的身上,比如齊白石身上的線條就是齊白石繪畫中的線條,黃賓虹身上的皺褶就是黃賓虹山水的象徵。那麼今天,我看到現實的人,我就想到偉大的自然,我把現實形象化成文化境界。這是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前的雕塑我著重於線條的應用,現在用博大雄渾的體積,表現偉大自然的厚重。藝術家最重要的是不斷給自己找新的課題,而不是沉浸在自己以前固有的被承認的成就中,自己重複自己。這樣可能風格表面上很鮮明,但創作性不斷降低。要敢於挑戰自己,敢於把自己從過去已經被認可的形式中解放出來,敢於不斷創造,在心理、生理和文化思考中創造新的藝術形式。
澎湃新聞:在我們的慣常印象中,雕塑是西方團塊的形式。當然中國也有自己的雕塑形式,比如漢代石雕、佛教造像等,雕塑發展到今天,中國當下的雕塑融合了哪些東西?發展的脈絡偏東方還是西方?
吳為山:
中國雕塑實際上也是有傳統的,從三星堆、兵馬俑,到漢代寫意性很強的雕塑,再到元明清,中國雕塑逐步向工藝化發展。比如,清代的獅子已無秦代的宏大氣象,也無漢唐風範。到了民國,中國一下子轉向西方學習。中國藝術家到法國學習,把西方傳統帶到中國來,一個是肖像傳統,一個是紀念碑傳統。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蘇聯現實主義被帶到中國;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西方現代主義湧入;九十年代,西方當代主義湧入。所以中國自己的雕塑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很多院校中,將傳統雕塑放在博物館,沒有人學習,美院中沒有中國傳統雕塑的課,就算有也是「非主流」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對世界有重大貢獻,不僅是中國要做出自己的面貌,還要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對世界提供中國精神、中國面貌、中國風格、中國方式。
寫意雕塑的支點是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化身,也是一個個裡程碑和標記,他們是中國文化塑造成的,其形象自然有中國文化精神,而這種精神又能改變形象。
中國美術館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你也是中國美術館館長,通過美術館,怎麼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在網絡時代,怎樣讓更多的人能走進美術館了解藝術?
吳為山:
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的美術殿堂,收藏了十多萬件作品,同時也是大眾美育平台,所以要向大眾普及。當然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它既面對中國觀眾,也應該要將優秀中國文化(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推向世界。我們和世界上很多美術館簽訂了長期、互惠的協議,在體制上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我們現在和很多國家交換辦展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一點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作為國家美術平台,要拿出最好的作品不斷展示,提供導向,提供最高標準。多角度宣傳藏品,宣傳藝術家,在網絡等平台我們還要很好地努力。我認為,一張報紙就是一個展覽平台,一個微信平台、一個網站就是一個美術館。今天的時代是信息社會時代,媒體很重要,我希望通過各種媒體把中國的聲音傳給世界。現在,每一個手機都是一個發射台,一個接收台,也可以是一個美術展覽館。我們中國美術館願意將藏品的圖片信息向媒體開放,藉助媒體的力量向更多人普及美術。

中國美術館展覽現場
劉海粟美術館吳為山講座現場
楊佳怡對此文亦有貢獻

延伸閱讀

保存王莽頭顱到底是為什麼?

文摘,惠山腳下傳統小吃的考察日記

獨家報導,「5.19中國旅遊日」揚州旅遊優惠看這

為什麼一定要去一次巴彥淖爾!

獨特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