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止於「朋友圈」

9月
25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雁綺


華正周刊

​(網絡圖片)
除夕剛過,一張「能轉走疾病」的「佛系保佑媽媽圖」刷爆微信朋友圈,不少人接力轉發為父母祈福,熱度之高連畫作原作者都始料未及。這位作者闢謠「沒有特殊含義。希望大家過年多陪陪家人,陪伴才是最好的獻孝心方式」。
孝在中國被稱為百善之首。網際網路的發達,為很多人提供了表達孝心情感的新渠道。「朋友圈」里那些祝福和祈禱,既有國人對父母「愛你在心口難開」的親情,也包含了兒女「難報三春暉」的思念、愧疚、反思……這些情緒的匯聚、發酵,激發起更多孝心孝行。
在「隔空示孝」的同時應當明白,孝心重在身體力行。曾經,「父母在,不遠行」是為孝。時代變遷,今天,拼搏的人往往天各一方,行孝自然不可能囿於此念。從牙牙學語到奔向社會,子女每成長一步,都意味著離父母更遠。成家立業後,父母由天天在一起相伴的家人,變成了手機通訊錄里的名字;兒女對父母的孝也由時時承歡膝下,變成了一句遙遠的問候。陪伴,這種生活的必需品,成為了很多人難以執念的奢侈品。
「家裡挺好的,放心吧。」這句話很多離家的人都聽過,但它背後浸透的思念誰能體會?當你在外拼搏了一年,年邁的奶奶做好粉蒸肉等你回家,她期待的是又可以拉著小孫子小孫女的手說說話;當老爸老媽用一桌兒時的味道洗去你一年的疲憊,所求的只是與你靜靜地相聚幾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朋友圈」里的孝心可褒,走出「朋友圈」的陪伴卻更可貴。
在「朋友圈」里表達完孝心後,千萬記得要接過媽媽手裡正在洗的碗,拿起爸爸打掃衛生的拖把,或是幫他們揉揉酸疼的肩膀,陪他們坐下拉拉家常。「我愛你」不一定用嘴巴說給父母聽,但一定要用行動讓他們感知到。
「兒女燈前,父母膝下」是人生至福。每一個能用行動直接向父母表達孝心的日子,都應該成為兒女「分秒必珍」的美好時光。(新華社記者姜偉超)

延伸閱讀

和你的寶寶說說話!

臨終時還在讀年僅58歲!床頭始終放著一本書

還在發愁去龍門團建吃什麼?「龍門宴」帶給你味蕾盛

分享我市開展2018中國旅遊日銅川分會場暨櫻桃旅

懷孕之後還能繼續吃嗎?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