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12月
04
2019


分類:人文
作者:朱安春


航航帶你看畫

曾經闢佛而悔改信佛的,古今不乏其人。舉例一二:宋朝丞相張商英,明代居士鍾大朗。
張商英最初不懂佛法,一次來到一座寺院,驚訝地看到這裡的佛經莊嚴殊勝,他不生景仰,反而氣呼呼地說:「哼!外國人的書居然搞得如此莊嚴,我們孔聖人的書倒沒那麼精緻,簡直豈有此理!」
當天晚上,張商英提著筆嘆息,卻一個字也寫不出。
夫人向氏,是個虔誠的佛弟子,聽到他在咕噥,問他什麼事這麼煩惱。
張商英回答:「我打算寫一篇《無佛論》。」
夫人開導他說:「既然都無佛了,還有什麼可論的。」
張商英一聽,愣住了。
夫人接著問他:「你讀過佛經嗎?」
張商英理直氣壯地說:「我哪能讀那種東西?」
夫人笑著說:「你都沒有讀過佛經,想論證佛經不對,依據呢?」
張商英想想也對,就暫時擱筆。
一天,他來到同僚家,看見桌子上有一本《維摩詰經》,就拿起來翻閱。
這一看,令他非常吃驚,原來佛經的詞句、義理是如此奇妙,於是請回去仔細閱讀。看了不到一半,心中生起極大的悔悟,發願終身弘揚佛法。
經過努力,張商英對佛教各宗派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護法論》得到普遍認可和讚揚,還被附入大藏經。
宋徽宗時,張商英入閣拜相,國家正遭遇大旱,張商英拜相的當天晚上,就下了大雨,徽宗大喜,御書「商霖」二個大字賜給他,用他的名字加上霖雨的意思來褒獎他。
另一位明代居士鍾大朗(就是凈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蘇州木瀆人,父母信佛,祈禱觀音菩薩生下了兒子。
鍾大朗從小跟隨父母禮佛誦經,長大讀書後,學到了儒家學問,從此再也不肯禮佛誦經,甚至還寫下不少謗佛的文字。
十七歲那年,他讀到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序》和《竹窗隨筆》,這才懺悔自己的行為,停止闢佛。
他還讀了《地藏菩薩本願經》,從此發心學佛作居士。
鍾大朗研究天台宗、禪宗的各種典籍,都有所得,二十四歲出家,禮憨山大師的門人剃度,法名智旭,字蕅益。
出家後,戒行清凈堪比冰雪,見地光明如同日月。
蕅益大師非常注重凈土法門,認為末法眾生業障深重,若不仰仗佛力,決定難以當生了生脫死。
蕅益大師一生弘法卻不作住持。由於他經常居住在杭州北天目山靈峰寺,人稱靈峰蕅益大師。
——《印光法師文鈔》

延伸閱讀

死前"不想讓人找到"內幕

8真沒料到是這種結果!

三亞旅遊與閨蜜說走就走的旅行!先讀為快

讀懂子宮內膜增生!

畫為心印——龔賢《畫抉》之藝術思想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