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人文情懷

5月
30
2020


分類:人文
作者:朱雁綺


雲遊霞客
高鴻簡介:王高生<筆名:高鴻>,1962年生,福建漳州人。著名畫家,文藝批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榮寶齋特聘畫師,京華美術館及河北美院特聘教授,藝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美協福建藝術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先後研讀方增先、馮遠、劉大為人物畫高研班,中國美院花鳥畫研究生班。榮寶齋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高研班新聞發言人,中國人民大學人物畫高研班導師。

藝術成就:被《中國藝術報導》及收藏界評為最具學術價值與收藏潛力的畫家。中國畫作品《竹林七賢》、《飲中八仙》榮寶齋收藏,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紅精裝本《中國近現代名家高鴻》,中國文聯出版啟功題簽的《中國實力派書法家高鴻》馮遠題簽的當代中國畫名家研究《王高生中國畫作品》等。王高生先生在中國書畫創作之餘,勤於筆耕,先後在《美術報》《書法報》《書法賞評》《青少年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專業報刊發表藝術評論及學術論文近百篇。作品參加全國各類畫展並獲獎。中國畫《竹林七賢》《香山九老圖》《高士歸隱圖》等參加保利,佳德、翰海及福建等地拍賣,四尺整張分別以8萬至12萬的價位中拍。《靜靜的山崗》《閩山青》《日暮蒼山遠》等焦墨山水畫進入《中國藝術報導》每平尺3萬元的價位位居當代名家榜首。

孔子曰:「四十不惑」。誠然。

關注高鴻藝術的都可以感覺到,四十歲之後無疑是其藝術創作走向全面自覺與實現自我跨越的高峰期。如果將其於不惑之年推出《中國實力派書法家·高鴻》作品集視為其藝術創作的一個新起點,那麼,經過幾年不懈的實踐與積累,高鴻便以其敏銳的藝術觸角與滿腔的藝術激情構建起一個充滿靈性與魅力的藝術空間。

近年來,高鴻以中國水墨畫、書法、藝術評論馳騁藝壇。相繼在東南亞及國內舉辦秦皇島·高鴻中國水墨畫展、廈門·高鴻中國水墨畫大型藝術展、武夷山·高鴻中國水墨畫精品展等個人書畫展三十多場次,題材涉及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並先後在北京、南京、浙江、山東、福建舉辦作品拍賣會,中央電視台、福建電視台、漳州電視台相關欄目專題採訪播放。《美術報》、《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英才》、《跨世紀人才》均有專題報導。編著出版《中國當代水墨畫名家研究·高鴻》、《當代中國畫名家名作鑑賞·高鴻》以及《高鴻書法美術評論文集》等。

顯然,簡單的詞語已不足於描述其藝術創作與藝術思考之路,更願意借用「三駕馬車」這樣的歷史典故詞語毫不吝嗇地來表達對高鴻的書法、水墨畫與藝術評論的解讀與感受。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高高地撐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旗,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個層面進行著史無前例的深刻變革。隨著文化專制的反動與文化桎捁的削解,曾經一度遭遇冷落與忽視的傳統書法以其特有的藝術價值與人文精神魅力重新回歸國人的視野,引發一輪經久不衰的學習、創作與研究熱潮。正當年華的高鴻以其高昂的熱情與旺盛的精力,撫觸著當代書法發展的時代脈搏。從其上世紀90年代入選《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21世紀初入選《第二屆流行書風流行印風大展》,以及近幾年參加《全國首屆草書大展》、《全國首屆扇面大展》、《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大展》等作品,可以尋繹出高鴻30年不息的書法興致與創作的卓有成效。難得的是,緣於其對書法史的深刻認知與對當代書法發展的理性把握,不管是80年代的現代書法、書法主義,還是90年代的新古典主義、流行書風、藝術書法、學院派書法等等,高鴻並沒有陷於某種主義或流派,而是始終以清醒的理論意識引導著自己的書法創作。

毋庸置疑,漢字書法是最具中華民族藝術特質與文化特質的傳統藝術形式。其中最善於達其性情、形其哀樂的書體自然非行草莫屬。就整個書法史而言,明清的行草自有其獨特的價值取向與藝術特點,其審美意趣或許更接近當代書法的審美情調。作為一個至情至性而又激情瀰漫的藝術行者,高鴻選取明清行草風格作為其書法學習與創作的定位與基調便顯得毫不奇怪,這顯然是其基於對自身因素綜合考量之後深思熟慮的選擇而不是盲目跟風的結果。在明清大家中,尤令高鴻心儀的乃筆法大氣、風檣陣馬、殊快人意、流轉自如的王覺斯與真率生拙、酣暢淋漓、勁健洒脫、纏綿縈迴的傅青主,並曾經長期浸淫於此,傾心研習,努力把握經典之作的表現手法與精神氣質。但這並不表示其囿於一碑一帖的狹窄取法,正如其所言:當代書家大都摒棄了一碑一帖的模擬,而選擇了「有容乃大」。

這也許正是其克服種種困難與不便毅然決然地遠赴杭州參加中國書法高研班以拓展書學視野的緣故。綜觀高鴻書法,行筆能縱能斂,線條枯實互應,點畫錯綜複雜,結體隨意賦形、欹正莫測,章法變化豐富,極具視覺衝擊力。對書法傳統的廣泛涉獵與經典傑作的深挖細掘,是高鴻書法個性語言形成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高鴻的書法創作實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工藝美院的美術根底引發到書法創作之中的大美術意識,比如線條的長短與穿插、結體的經營與造型、章法的布局與安排、墨色的運用與發揮等等。

但其書法創作的美術意識,又不同於當代書法為應對展覽而衍生的形式上的美術化傾向,不管是從其入選傳統書展的作品,抑或是入選流行書風展的作品,我們很難找到其形式上的造作痕跡,其作品更多的是讓人感覺到強調性靈書寫而於不經意間自然流露的率意天成的審美格調。當然,如果以更高的標準更深的層次來看,高鴻的書法自然也存在許多可理喻之處。然而,熟識高鴻的人比如我就一直以為,單純從技法層面對高鴻的書法進行解讀已顯得單調乏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書如其人」的傳統書法闡釋方式或許是切近立體的豐滿的高鴻更行之有效的有趣方法。

眾所周知,書法以漢字作為對象世界,既給書法帶來諸多獨特優勢,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先天不足。遠離社會生活,缺乏深切的現實關懷是當代書法因文化斷裂與失序而導致的主要缺陷之一。當書法筆墨表現方法的純粹性已無法充盈渴念人文情懷的藝術心靈的時候,曾經的水墨戀人再次回歸高鴻的藝術懷抱便是理所當然的事,並進而成為占據其藝術領地的重要據點。
高鴻的中國水墨畫作品,汲取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以及文人畫的風骨特徵,凸顯性靈,將詩書畫印融為一爐,兼具傳統特色、時代特色與個性特色。其作品多以歷史人物、傳說人物為主要題材,選取最具功力最見性情的大寫意的表現形式,充分運用其對草書線條的掌控能力,選擇以線條描寫為主,遺貌取神,寫意寫心寫情,突出人物基本造型與面部表情,輔以必要的皴擦與渲染,烘托臉部與手腳的精微,通過生動的手勢動作與個性化的道具渲染刻畫人物肖像的精神狀態與生命意象,其筆下人物個個神態各異,個性鮮明,性格迥然,栩栩如生。
以北上攻讀方增先、馮遠人物畫研究生班為標誌,經過幾年的頓悟與漸修,高鴻的中國水墨人物畫已日趨成熟,初步形成鄉賢造像系列、高士系列、羅漢系列及鍾馗系列等四大系列。
應該說,鄉賢造像系列傾注了高鴻的大量心血,堪稱其近年來的精品力作,高鴻也自認為,鄉賢群英譜確實是其作品中一個工程浩大的精神符號。其對鄉賢造像系列用心之極、用功之勤、用力之深尤令人激賞。其家鄉雖為山區小縣,然人傑地靈,英才輩出,俊彥紛呈,史上曾出現「明代一狀元三解元」、「一榜三進士」、「父子進士」等科舉奇蹟。如何塑造鄉賢的藝術形象,刻畫鄉賢的精神風貌,傳承歷史文脈,激發桑梓之情一度成為高鴻很長一段時期寢食難安、刻骨銘心的重點創作課題。通過對地方文獻的爬梳與檢索,和先賢一次次的精神晤對與心靈意會,體驗和揣摩鄉賢士子的足音與高蹈出塵的品性,體現了鄉賢題材創作前期的案頭準備工作之嚴謹與艱辛。
盡力迴避一般的雷同創作方法,避免人物造像「兄弟式」臉譜的類同,拒絕帶有舞蹈造型的群雕式的豐碑模式,更多的是從士子日常生活中攫取瞬間的狀態和感受,這是高鴻創作鄉賢造像系列嚴格恪守的藝術準則。長泰歷代名人館珍藏的漳州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林震等17位傑出鄉賢代表造像系列是高鴻嘔心瀝血的傑作,構圖新穎,富有創意,人物傳神,表情豐富,畫面配以山石、樹木、花卉等,襯托出疏與密、動與靜、簡與繁、松與緊、大與小等矛盾對比關係,強調宏觀氣勢與微觀精妙的視覺張力。
以書法小楷題寫文字長跋,讓人感受到文人畫的勃勃生機。衣服及背景則採用潑墨手法,通過服飾的精心選擇與色彩的合理搭配,捕捉肖像人物的精神世界,體現士子淡泊明志、虛懷若谷、高風亮節的出世情懷。台灣一位收藏家深為鄉賢造像系列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濃烈的文化內涵所感染,欲以重金收藏卻被委婉拒絕。高鴻認為,歷代鄉賢的靈魂只有在本鄉本土才能體現創作者的精神寄託,才能顯示作品特有的文化意義與文化價值。其對精神財富的守望與擁有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弘揚地方文化的高度責任意識,在物慾橫流、人心不古的當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意料之中的是,水墨人物畫已經成為高鴻最為出彩的藝術亮點,隨著其代表作《古風圖》、《高士圖》入選榮寶齋全國名家邀請展,《秋韻圖》、《深山叩杖圖》入選榮寶齋·煙臺全國名家水墨畫展,以及《竹林七賢》、《飲中八仙》被北京榮寶齋畫院永久性收藏,高鴻的中國水墨畫作品已逐漸獲得業界與公眾的認可與賞識,被收藏界推為中國水墨畫家50強,成為最具收藏潛力的中青年書畫家之一。
談到高鴻,便不能不談到他的藝術評論,因為談藝論道、撰文述字已經作為其實現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其藝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題》)。如果說書法、水墨畫以藝術的形式承載著高鴻的審美追求與藝術理想的話,那麼,其藝術評論則以一種更直接的文字方式從更寬闊的角度表達了他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對藝術的理解與感悟。近年來,高鴻樂此不彼,筆耕不綴,撰寫了近百篇書法、美術理論及評論文章,或發表於《書法導報》、《書法報》、《美術報》、《書法賞評》、《青少年書法報》等專業報刊,或入選全國性研討會,或入編各類論文集。

仔細梳理一下,高鴻的藝術評論約略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關於書畫創作的思考。如《把握書法創作形與神的關係》、《草書平面構成的延伸》等等,善於將書畫本體的基本特徵作為思考原點,以書畫史作為參考坐標,揭示書畫創作規律與價值取向。另一類是關於書畫現象的評析。如《地域書風的形成透析》等,縱橫對比,條分縷析,針砭時弊,顯示出對當代書畫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與獨特見解。再一類則是關於書畫家或書畫作品的品評。這既是其藝術評論的最大著力點,也是其評論文章中最為精彩最為動人的篇章。對當代書畫家的品評,一如其白描手法一樣精準傳神,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往往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神態畢現。
與一般藝術評論的枯燥無味、晦澀艱深、味同嚼蠟相比,詼諧幽默、暢快明朗、生氣盎然是高鴻的藝術評論引人入勝的可貴之處。其文意深,其辭簡約,其情真切,靈光閃現,可圈可點,令人擊節。

然藝、文終歸只是人的一種生命狀態。只有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高鴻的生活經歷亦頗多奇聞趣事,比之書、畫、文的精彩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題外話,恕不贅述,留為懸念,有緣者可尋他一一道來。
在這裡,期待著高鴻藝術的涅槃與蝶化,走向逍遙自在的藝術化境。

(作者簡介:鄒宗淼,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畫評論家)


延伸閱讀

燒一炷香要6000元

必讀,好吃的停不下嘴

孫權兩次求和趣味盎然

10條高大上的冷知識你能得到多少只?

解析定了!雲南這幾個低調的縣域即將爆發!讓全中國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