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猝死的「真兇」並不陌生!

6月
17
2020


分類:科技
作者:方白真


醫學界急重症頻道
不想錯過每日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急診與重症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運動性猝死似乎像一個飄忽不定的幽靈,誰也不知道何時厄運就會降到自己頭上!
文|何金山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運動性猝死指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症狀,在短時間(有人認為是1小時,也有人認為是6小時)內發生了非創傷性死亡。近日,《心律雜誌(Heart Rhythm)》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公布了近20000例屍檢的研究結果,試圖揭秘運動性猝死的真相,跟隨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首例猝死,倒在了「馬拉松跑道」上
人類歷史上第1例有據可查的運動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490年。
那一年,希臘軍隊在雅典附近的軍事重鎮——「馬拉松」與入侵的波斯軍隊展開了一場決定希臘命運的戰鬥。希臘軍隊大獲全勝後,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奉命跑回雅典報告勝利的喜訊。但是,當他跑到雅典時,他只喊了一聲「我們勝利了」,便倒地死去。為紀念菲迪皮德斯,「馬拉松」長跑運動誕生。
菲迪皮德斯第一個倒在了馬拉松的「跑道上」,但他卻不是唯一一個,在這些年的馬拉松賽事上,發生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
2012年廣州馬拉松,一名大學生在10公里終點倒地猝死;
2014年3月31日,蘇州金雞湖半程馬拉松,一名25歲女選手在18公里處倒地,送院後不治;
2014年5月27日,昆明馬拉松賽,一名大學生在16公里處昏倒,搶救1小時後離世;
2014年7月19日,張家口•康保草原國際馬拉松比賽,一名半馬參賽者在18公里處死亡;
2014年12月13日珠海馬拉松,年僅30歲,特種兵出身的一名選手在半程終點附近倒地猝死;
2015年1月25日,一位參加香港馬拉松的香港科技大學男生,在臨近10公里終點處暈倒,送院後醫治無效死亡,年僅24歲;
2016年4月10日楊凌農科城國際馬拉松賽選手魯某在距20號醫療救護點(41公里)100米處突然倒地,最終搶救無效離世;
2018年1月25日,香港馬拉松10公里選手猝死;
2018年4月22日,江蘇省揚州馬拉松一男子15公里處倒下猝死
馬拉松本為促進和鍛鍊健康而設立,但在這追求健康的路上,卻有這麼多人猝不及防地倒下了,難免給群眾帶來了深深的恐慌。運動性猝死似乎像一個飄忽不定的幽靈,誰也不知道何時厄運就會降到自己頭上。
近七成是心源性猝死
為此,澳大利亞雪梨的一家醫學中心回顧分析了2006-2015年間19740例屍檢結果,研究者將18-65歲者納入成人組,7-17歲者納入兒童組,年齡不在此範圍的排除,在19740例屍檢中,最終篩選出12935例符合年齡的患者。
而後在這12935例患者中,以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臟驟停、運動性猝死等關鍵詞進行篩查和限定,找出其中的運動相關猝死病例,自殺、他殺和藥物過量的病例除外,共發現了201例成人運動性猝死病例,15例兒童猝死病例(圖1)。
圖1:篩查運動性猝死病例的過程
結果顯示:
心源性猝死是運動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在201例成人運動性猝死病例中,136例歸因為心源性猝死,61例歸因為非心源性猝死,4例未能確定猝死原因;15例兒童猝死病例中,11例歸因為心源性猝死,4例歸因為非心源性猝死;
心律失常是導致兒童運動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在這15例兒童猝死病例中,導致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依次為心律失常(5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3例)和未定型性心肌病(1例);
冠心病是導致運動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在成人猝死病例中,和兒童存在著明顯差異,冠心病是導致運動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其次為心律失常、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結節病、心肌炎和主動脈夾層(圖2)。
圖2:成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的病因分析
哪些運動更容易發生猝死?
既然為運動性猝死,我們勢必想了解在哪些運動因素下,更加容易發生猝死。
研究發現,成人中容易導致猝死的活動依次為健身、跑步、足球、游泳、高爾夫球、騎車、網球和籃球;而在兒童猝死病例中,足球、游泳、健身、橄欖球、籃球、騎車和跑步等活動均有發生猝死,但各組之間病例數量並無太大差異(圖3、圖4)。
圖3:成人猝死病例發生猝死的運動誘因分析
圖4:兒童猝死病例發生猝死的運動誘因分析
在澳大利亞雪梨這樣一個大的醫學中心,10年內運動性猝死病例216例,估算下來年發生率在0.5%-0.98%,應當說並不常見,但由於其帶來強大的社會效應以及它和運動之間的關係,還是給大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到底哪些運動是高危的?還要不要運動?
運動有益於健康已經得到了諸多研究的證實,事實上,對於運動性猝死的患者而言,運動在其中只是一個誘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成年人的冠心病,年輕人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病才是導致運動性猝死的幕後真兇!
令人驚訝的是,接近60%的運動性猝死發生於有計劃和組織的運動項目,50%以上的運動性猝死病例有目擊者,這提示我們,體外自動轉復除顫器和心肺復甦可能是挽救這些患者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是,為避免的猝死悲劇的發生,在日常體檢如發現存在心臟異常,應避免激烈的體育活動,在評估猝死風險後根據醫囑給予了預防性治療。
對於運動性猝死的研究,要麼研究活人,評估某些無創指標是否能夠預測未來猝死的發生;要麼研究死者,來分析這些病例都是因為什麼原因什麼誘因而死亡。筆者希望這近20000例的屍檢,216例的運動性猝死病例,可以讓我們更加充分地了解運動性猝死。
參考文獻
Mark Dennis, Alexander Elder, Christopher Semsarian, et al. A 10-year review of sudden death during sporting activities. Heart Rhythm 2018;15:1477-1483.
Semsarian C, Sweeting J, Ackerman MJ.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BMJ 2015;350:h1218.
Bagnall RD, Weintraub RG, Ingles J,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N Engl J Med 2016;374:2441-2452.
Maron BJ, Doerer JJ, Haas TS, Tierney DM, Mueller FO. Sudden deaths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s: analysis of 1866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0-2006. Circulation 2009;119:1085-1092.
Harmon KG, Asif IM, Maleszewski JJ, Owens DS, Prutkin JM, Salerno JC, Zigman ML, Ellenbogen R, Rao AL, Ackerman MJ, Drezner JA. Incidence and et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death in high
school athle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o ClinProc 2016;91:1493-1502.
Van Brabandt H, Desomer A, Gerkens S, Neyt M. Harms and benefits of screening young people to prevent sudden cardiac death. BMJ 2016;353:i1156.
Marijon E, Tafflet M, Celermajer DS, et al. Sports-related sudden deat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irculation 2011;124:672-681.
- 完 -

延伸閱讀

我們父母皆靠他生養」

探詢8個字證明秦始皇超越三皇五帝

獨家報導,敢潛入日軍軍官司令部偷盜

卻在睡覺時被打死小秘密

8個國家同時開售小米8備貨充足大家放心

熱門文章







友善連結


AAhot © All Rights Reserved.